会计学基础(第四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具体的问题是向谁提供信息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下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为例说明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

每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许多利益主体打交道,图1-1列示了与企业打交道的主要利益关系人。

图1-1 企业相关利益主体

从图1-1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服务于下面两个层面。

(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没有投资者提供资本,企业不可能存在,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持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比如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者卖出企业的股票或者股权,他们还需要信息来帮助其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等。由于现代企业主要采用公司组织形式,公司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投资者还需要借助会计信息来及时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履行情况和经营业绩,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所以,向投资者提供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必尽之责和首要任务。

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信誉、资产与负债情况、资产的质量、获利能力以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等信息,借此来评估企业能否如期支付贷款本金及其利息、能否如期支付所欠购货款等。所以,企业若要获得贷款或商业信用,必然要向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债权人进行贷款决策和信用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必须关注经济资源的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信息的真实可靠等,有关政府机构,如财政、税收、审计、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代表国家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企业应及时向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

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他们会关注企业的实力、形象、服务,关注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等,也会关注企业对所在地经济做出的贡献等信息,因此企业提供有关发展前景及其能力、经营效益及其效率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另外企业的顾客、员工等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以上这些信息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是共同的,由于投资者是企业的出资人,通常情况下,如果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从投资者需要出发,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来源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并据以做出理性的决策。

(二)企业内部管理层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会计信息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所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也是会计的重要目标。

上述第一方面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第二方面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侧重。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又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他们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系统侧重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故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其信息载体是财务报告。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详细信息,侧重为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服务,其信息不对外公开,故又称为对内报告会计。

本教材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涉及管理会计。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要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方面。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必须能确切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本来面貌,必须是真实的、可核实的。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歪曲的,没有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其危害性很大,甚至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财务报告的内容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因此,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但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如果将两者对立起来,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具备可靠性,或者会计信息是可靠的但与决策无关,对决策者都没有实际意义。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要对使用者有用,前提是应能够被使用者理解,不能理解的信息,质量再好也没有用。而信息的可理解性,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特性,而且与使用者的理解力有关。我们不能假设信息使用者都精通会计专业知识,也不能假设他们对一般经济常识一无所知。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那些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并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企业也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目的是便于信息使用者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但是,满足这一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永远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同时应将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可比性还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信息相互可比,该信息的有用性会大大提高,可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比较、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便于他们更好地决策。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向某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了20架飞机,虽然这些飞机在租赁期间内从法律上来看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但实质上由该航空公司控制,所以应当按照经济实质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繁复杂,不分轻重主次地将所有经济数据全部转化为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企业将应提供的会计信息省略、遗漏、错报,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则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必须提供。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当保持谨慎,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考虑应收款项可能收不回来,企业应估计坏账损失;考虑售出产品可能发生返修等情况,企业应对售出商品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责任加以估计。

谨慎性要求与可靠性要求从表面上看有些冲突,但实质上它是对风险的充分考虑,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谨慎性要求也不是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入,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有违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性是指在失去对决策的影响能力以前将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也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为了避免原本与决策相关可靠的信息失去效用,应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一方面,企业对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要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另一方面,要把会计信息及时传递给信息使用者。

上述八个方面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同步思考

1.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你认为不符合上述哪项要求?

2.企业有100台电脑,原始购入成本是50万元,按目前市场价格并考虑其新旧程度,它们的价值已经大幅降低。你认为会计上要核算其减值损失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