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德
儒家认为,人天然具有上天所赋予的光明德性,但为私欲所障,明德不明,人同禽兽,奸恶并起,世道陵夷。要救时弊、序人伦、匡社稷,根本在于恢复人本之于天的德性。被视为孔子学说“初学入德之门”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为学纲领,教导后学要发扬内心光明正大的德性,践行仁义之道,并推己及人、教化四方,实现“身修” “家齐” “国治” “天下平”的理想境界。
典型案例
案例1 “托举哥”勇救悬空女童
2012年6月3日,广州中山大道怡东苑一个3岁女童悬挂于4楼阳台,一名黄衣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女童获救后该男子悄然离去。几天后,这位被网友称为“托举哥”的黄衣男子被找到,他叫周冲。
周冲说,当时看到那个女童的时候,女童一直耷拉着,花架正好卡在她的喉咙上,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嘴巴开始有点吐白沫,好像快不行了。于是,他爬到窗户上,数度尝试,终于成功托举女童,为营救争取到了时间。对于自己的善行,周冲说, “这只是举手之劳”。不过,回想双脚悬空、徒手爬窗的一幕,他还是心有余悸的: “刚上去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后来回头再想,还真是有点怕。因为小孩在4楼,我要从3楼的防盗窗往上爬,都不知道那个防盗窗安不安全。”当问到会不会因救女童的事改变自己的生活,周冲称: “这个真的没想过会改变,刚开始想到小孩子(情况)那么危急,就没想到自己的安全,只想着能把孩子救下来再说。”
案例2 探究婴儿道德倾向的“登山者”实验
21世纪初,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的研究员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婴儿道德倾向的研究。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实验是“登山者”实验。研究人员设计了这么一个情景短剧:有一个“登山者” (圆球)努力攀登,一个“好心人” (三角形)会协助“登山者”,还有一个“搅局者” (方块)处处使坏。研究人员让婴儿观看短剧,然后将“好心人”和“搅局者”放到婴儿面前的托盘里,看看婴儿会伸手去够哪一个。研究发现,6个月和10个月大的婴儿对“好心人”的偏爱远多于“搅局者”。
为了确保婴儿不是因为喜欢某个形状而选择某个角色,他们又设计了其他实验,用毛绒玩具来扮演“好心人”和“搅局者”。情景短剧结束后,婴儿可以自己选择伸手拿哪个玩偶。基本上所有婴儿最后都会选扮演“好心人”的玩偶。
研究人员又对3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因为这个年纪的婴儿还不能完全控制伸手这个动作,所以仅记录了被试婴儿的眼部运动。结果显示这些婴儿同样对“搅局者”表现出厌恶。
阅后思考
1.如果你看到女童悬挂在四楼防盗网外,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2.“登山者”实验带给你什么启示?
经典文本
明德在我
◎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五性(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天之赋于人物者谓之命,人与物受之者谓之性,主于一身者谓之心,有得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
◎澄问: “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 “然。”他日,澄曰: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 “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奸邪蔽德
◎子曰: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孟子曰: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ni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zhuó)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 ”曰: “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茍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
◎人本来皆具此明德,德内便有此仁义礼智四者。只被外物汨没了不明,便都坏了。所以大学之道,必先明此明德。若能学,则能知觉此明德,常自存得,便去刮剔,不为物欲所蔽。推而事父孝,事君忠,推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只此理。
◎或曰: “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 “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为政以德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 “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诗》曰: ‘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
经典故事
1.虞舜恭行孝悌
舜父瞽(gǔ)叟(sǒu)顽,母嚚(yín),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lǐn),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hn)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 “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 “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 “我思舜正郁陶! ”舜曰: “然,尔其庶矣!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故事大意: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昧,后母嚣张跋扈,后母所生的弟弟象桀骜不驯,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当舜的父母弟弟想杀他的时候,总是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 “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与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 “舜娶的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于是,象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 “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郁闷啊! ”舜说: “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 ”舜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2.即此就是良心
有一野老问先生曰: “先生日讲良心,不知良心是何物? ”先生曰: “吾欲向汝晰言,恐终难晓,汝试解汝衣可乎? ”于是野老先脱袄袍,再脱裳至裤,不觉自惭,曰:“予愧不能脱矣。”先生曰: “即此就是良心。”——《韩贞集·乐吾韩先生遗事》
故事大意:有一个在乡野间的老人家问韩贞: “先生你每天都讲良知之学,不知道你所说的‘良心’到底是什么东西? ”韩贞回答说: “我想向你详细地解释,但怕说得太深奥了你会听不懂,要不这样,你先脱下你身上所有的衣服吧。”于是,老人家先脱下了上身的衣服,再把套在裤子外面的裳也脱掉了。这时,老人家很羞愧,说道: “我觉得很惭愧,决不能把裤子也脱掉。”韩贞说: “这就是你的良心所在。”
拓展阅读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 ”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地答道: “为的是求学问。”再问: “你为什么要求学问? ” “你想学些什么? ”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替你们回答一句罢: “为的是学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成个人还是个问题。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作“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 ——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食,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到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的学识。例如我想做农吗,怎么的改良土壤,怎么的改良种子,怎么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它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都各有它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它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都各有它的专门学说,也是如此。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智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刻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它,叫它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它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混浊的脑筋,着实将养它,叫它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地去判断它,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的。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 “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 “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作“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们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作“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因为在这永远不会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 “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 “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所以老子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俗话说得好: “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件。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论语》记:子曰: “吾未见刚者。”或对曰: “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钢也会变成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做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必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孔子说: “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时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微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都没有,嗳哟!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做不成。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吗,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所讲的总体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也没有。这种“贩卖智识杂货店”的教育,把它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它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方法自救,没有人救你呀!
诸君啊!你千万不要以为得些断片的智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你不信吗?试想想全国人所唾骂的卖国贼某人某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试想想全国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代,意气横厉,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的田地呀?屈原说: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地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啊!现在你所厌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车之鉴了。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成功。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翻一部史,到处都可以发现诸君的良师呀!
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资料来源:林文光选编.梁启超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有删改.)
行为训练
1.每天诵读《大学》一遍。
2.请依据《弟子规》中关于“孝” “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的文本,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用以下表格每周记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