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的孩子(精华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与成才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浅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孩子经由父母的结合而诞生,是父母的精血所成,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是希望,是未来,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石。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爱的人,是他们的依靠。孩子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注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们那明亮宛如星辰的眼睛无时无刻的不在追随着父母的身影,他们那一颗稚嫩而躁动的心无时无刻的不在感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他们模仿父母、学习父母,无论是身形坐卧,还是举动言谈,都无不带有自己父母的痕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任由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做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堂课呢?该如何尽到第一任老师的职责呢?这是一个问题,是值得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该思考的大事,这事关孩子一生的成败。

孩子向父母学习不外乎是两种方式:通过遵循父母的教导而学习,或者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而进行模仿。

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比他们的谆谆教导要更为强大有力。比如父母让孩子不要吸烟,而他们自己每天却要抽上几根,那么孩子们就会认为抽烟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如果父母都喝酒,孩子自然而然也接受了喝酒这一个事实。

父母想要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做出好的榜样,而不需要对他不停地进行口头教导。

这一经验同样适用于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果父母整天在家里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而从来不去改善工作环境,这样只能让孩子得到这样一个事实:只需要抱怨就够了。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都是积极的,那么孩子就会获得一些积极的东西。如果父母只满足于毫无新意的行为方式,对人生职业规划到游戏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孩子肯定会继承他的这一人生哲学。

犹太《律法书》中说:

有一个人在经常有妓女光顾的市场上为儿子开了一家香料店。

一段时间以后,他的父亲来了,正好碰到儿子和妓女鬼混在一起,他气得直哆嗦,禁不住喊道:“我要杀了你!”

有个朋友来了,对父亲说:“一切都是你的错,是你使你的儿子走到了这一步。你不做其它的生意而是教他卖香料,你不在其他的地方的市场而在红灯区开商店。你希望他怎么样?”

在家庭中父母所要注意的是:孩子就是他们的翻版,不久便会继承他们对工作、对休闲时光的态度。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称他为“亚圣”。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艰苦度日。当初,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坟地,他经常看到埋葬死人的事,几乎天天都有人到那儿去上坟,烧纸,摆供品,孟子看什么学什么,便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挖坟坑、抬棺材、埋死人一类的游戏。孟母看这样不行,于是将家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住。

他们住到了一个靠近集市的地方,那里都是些竞相牟利的商人,讨价还价做买卖,邻居家是整天杀猪宰羊的屠户,街口上卖假货的小贩满嘴谎言……孟子又对商人的那一套赚钱的办法有了兴趣,便学着商人的样子做起了经营买卖的游戏。孟母想这样下去不行,就又搬了家。

这一次,她的家靠近一所学堂。这次,看到的是读书人,听到的是读书声。孟子也开始学习礼仪,渐渐懂得礼貌并要求上进了。孟母觉得这是正经路子,就在这儿长住下去了。

以后,孟子进学堂读书了,孟母就教育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有一次,还没到放学的时间,孟子就溜了回来。正在织布前织布的孟母见到这种情形就停手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在那坐不住,老想出去玩一会儿!”孟子放下书册,转身就要往外跑。

孟母—把拉住了他。她拿起剪刀,把已经织得很长的一匹布拦腰剪断了!孟子愣了,呆呆地看着母亲,觉得不可理解。

孟母叹了一口气,缓缓对儿子说:“我织的布,一下子从中间剪断,不就没用了吗?你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不就相当于我把这匹没有织完的布剪断吗?没上完课就回来,也是不能学成的,织布,读书都是一个道理!”望着散断下来的布丝,望着母亲慈祥的面容,孟子明白了。从此以后,孟子再也不逃学了,并且能够专心读书了。

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能从父母那得到最直接的指示,他们依赖父母,听从父母的话,父母的教育能给他们的人生注入成功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