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男孩爸妈怎么当:和孩子一起成长,进入高阶教养
没有人天生就是教育者,所以养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
你给孩子的爱并不需要理由,但它需要技巧。原生家庭的影响,关键时刻的引导,润物无声的管教,考验的全是父母的功力。
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男孩生命里的摆渡人。
请注意!你和孩子的内在关系
我们经常会说,人是社会性动物。事实上,这样说根本不能表明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准确地说,关系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与我们密不可分。我们对关系的渴望,就像必须拥有衣食住行一样。
所以,不管童年经历了什么,长大以后,每个人都会尝试努力去建立完美关系。
但是,一个孩子只有拥有好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他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健康美好,他才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才能比较轻松地把自己的社会关系,变得和亲情关系一样。
相反,如果孩子拥有一个非常差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他与父母的关系一直非常糟糕,那么可以预见,他基本会将这个关系模式带入到社会关系中。
比如说,假如一个父亲崇信棍棒教育,经常对孩子呵斥打骂,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要么“受虐成为习惯”,变成一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要么“认同暴虐的父亲”,变成一个性格急躁、有暴力倾向的人。前者令他容易成为别人的伤害对象,后者令他容易对别人做出伤害行为。总而言之,都会导致一点:他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通常,孩子在家庭中起码会与一个人关系不错。比如,爸爸不好,但妈妈很好;妈妈不好,但爸爸不错。这样一来,在决定孩子生长的亲情关系中,总有一个是比较稳定良好的,那么孩子还有机会步入成长的正确轨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运。扪心自问,你与你的爱人都合格吗?或者至少有一人是合格的吗?如果这个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那么孩子的内心一定非常糟糕。
美国FBI心理分析专家调查过100多名暴力重罪犯,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这些人不仅普遍有一个暴力型的父亲,还有一个非常差劲的母亲。这种糟糕的家庭关系导致他们内心混乱阴暗,他们在父母身上学到的主要是攻击和仇恨,而不是温暖和宽容。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被改编成多部电影,比如:《惊魂记》《德州电锯杀人狂》《沉默的羔羊》。这几部电影的原型人物叫艾德·盖恩,是美国犯罪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连环杀手之一。我们知道,被搬上大荧幕的真实犯罪很多,但同时成为两部好莱坞一级大作原型的,只有艾德·盖恩一人。
日常生活中的艾德·盖恩被大家认为是安静、内向、害羞的,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生遭遇,让原本内向害羞的小镇农夫裂变成如此可怕的一个人?我们试着走进艾德·盖恩恐怖而脆弱的内心世界。
艾德·盖恩的父亲是个酒鬼,酒对他来说才最重要,而不是孩子。
艾德·盖恩的母亲是个极其苛刻而且狂热的教徒。
他还有一个哥哥。
在艾德·盖恩很小的时候,他们举家搬到威斯康星州的平原镇,在一处偏僻的农场定居下来,这里隐秘性很高,平常不会有人来。
艾德·盖恩的母亲一再恐吓自己的两个儿子:“女人是非常危险的!沉浸女色是极不道德的!”她想方设法压制儿子们对异性自然而然的兴趣,艾德·盖恩因此终身未娶,也未亲近过任何女人。
进入学龄,艾德·盖恩被允许去学校读书,但母亲明令禁止,不许他结交任何朋友。孤独的艾德·盖恩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学校对他来说只不过比家更大一些、人更多一点,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年幼的艾德·盖恩本能地认为母亲的话是对的,他只好孤立自己。
没有任何朋友,对异性毫无感觉,艾德·盖恩的内在关系里只有酒鬼父亲、严苛的母亲和与自己一样孤独的哥哥,他因此形成了异常孤僻和不谙世事的性格。
艾德·盖恩的生命前期还算平静,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家农场工作,偶尔去镇上打打零工,在小镇居民的眼中,他只是个非常安静、非常害羞、有点古怪的年轻人。
平静的生命最终被接连的变故打破,他的父亲、哥哥、母亲相继离世,艾德·盖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的生命里再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同伴,更没有妻子和儿女,他此时唯一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空虚和孤寂。
艾德·盖恩无法承受这一切,他把母亲的尸体保留在家中,好像她从未死去。与母亲尸体朝夕相伴的日子,触动了艾德·盖恩对女性的原始渴望,在这种畸形欲望的驱使下,艾德·盖恩开始挖掘坟墓,将那些刚刚离世的尸体带回家中,让女孩们以另一种方式与自己相伴。最终,艾德·盖恩一步步走上了“屠夫”的道路。
由于患有慢性精神障碍,艾德最终被判无罪,但是被送到了精神卫生研究院,直至走完余生。据说,那才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艾德·盖恩是令人恐怖的,也是令人同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只是个可怜人。他从小就被糟糕的父母建造了一个硕大的心理囚笼,阻断了他与正常人的情感交流,他即使没有犯罪,也如同生活在地狱中。
然而,这不是特例。
亨利·李·卢卡斯的父亲因为事故导致双腿残疾,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开始酗酒。他的母亲则是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女人,亨利和父亲成了母亲发泄怒火的对象。
亨利是在母亲的咒骂和殴打中长大的。他遭受的残酷虐待恐怖得令人难以想象。
有一次,亨利在游戏中不小心被刀戳伤左眼,伤势非常严重,但母亲却无动于衷地任他挣扎好几天才带他去看医生,最后医生只好以人造眼球来代替他的左眼。
还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母亲用木棒狠狠敲击亨利,头骨破裂的亨利整整昏迷了三天,才被母亲带回家的男友柏尼坚持送医而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大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有可能是导致亨利以后精神分裂以及其他冷血行为的原因。
在母亲高兴的时候,她会把亨利打扮成一个小姑娘的样子,让他穿上女孩的衣服去上学。毫无疑问,亨利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就彻底摧毁了一个男孩的自尊和自信。亨利后来的双性恋倾向,大概可以从这件事上找到原因。
亨利的生活中没有娱乐,只要是带回家的小动物都会被母亲用各种方式杀死,大概是从这时起亨利开始觉得生命很不值钱,所有的快乐都是不真实的……在爸爸去世后,他开始偷窃。
在亨利23岁的时候,似乎有了一个成为正常人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个叫莎拉的女孩,不久之后,他们订了婚。可他的母亲反对亨利和任何一个女孩交往,她希望儿子永远是自己的玩具。但亨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反抗了。最后的结果是,莎拉认为自己日后难以和性格如此怪戾的婆婆友好相处,于是主动离开了亨利。
这件事成了亨利一生的转折点。在警方的档案上,这是亨利的第一个犯罪记录——由于女友的离去,愤怒的亨利失去了理智,而且从此再没有恢复过来。在和母亲的争吵中,亨利杀死了她。
在这桩案件里,法官和陪审团接受了辩方精神病专家的意见——亨利患有精神分裂症。法庭宣布,亨利将在精神病院里住上40年。
渐渐地,亨利被人们淡忘了。他仅仅在精神病院里待了10年,医生们相信他已经恢复理智。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亨利并没有从疯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尽管表面上看他似乎正常了。于是,亨利获得了假释。
这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错误诊断,从此,亨利·李·卢卡斯开始了他疯狂的犯罪。
几乎所有病态的犯罪者,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在艾德·盖恩和亨利·李·卢卡斯那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一个孩子如果能保持心理正常,那才是奇迹。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些耸人听闻,自己并不会这样糟糕地对待孩子,但不要掉以轻心。英国剑桥大学犯罪学专家大卫·法林顿博士这样提醒父母们:
——人如果在童年受到任何虐待和忽视,长大以后都有可能会有犯罪倾向!
——无论何种程度的肉体暴力或精神暴力,都会给儿童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就是:人会以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哪怕只是自认为的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伴随而来的逻辑就是:我们今天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可能会是将来他们对待我们或其他人的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童年不幸的孩子往往都有心理障碍。
尽管一些饱受孤独与摧残的孩子长大后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他们大多带着隐藏的伤疤,其形式有时候是无以复加的孤寂,有时是根深蒂固的自卑,有时是潜藏心底的愤怒,会隐晦地表现出儿时的伤痕或孤独。在成年以后,他们之中一些人会竭力对自己进行心理补偿,方式就是:让自己更冷漠无情、更愤世嫉俗、更霸道暴力、更容易随心所欲做坏事,并且倾向于心怀怨恨,寻求报复或暴力征服。
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在童年时期,那么他们有能力以后,会竭尽所能确保别人重视和尊重自己,哪怕是无底线取悦或强迫,哪怕这种“尊重”和“重视”里包含了厌恶、恐惧和憎恨。
教养的秘密
对于亲子教育来讲,家庭是树根,孩子是果实。
如果果实有问题,基本上树根也有问题。
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男孩有问题,一定要先反过来在家庭中寻找问题的根源。
换而言之,你一定要先审视自己,到底有没有问题。
你必须为了孩子,提高自己的修养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的行为习惯和处世态度,对其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的品质、人格,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的行为榜样出现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将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从而也使他失去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机会。
秋收的时候,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打算悄悄跑到别人家的田地中偷一些豆子。
“如果我从每块田中偷一点儿,谁也不会察觉到。”他心想,“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加起来数目可就非常可观了。”于是,一天晚上,他就带着6岁的儿子去偷豆子。
到了一块田里后,他压低声音说道:“孩子,你得给爸爸站岗,如果有人来就赶快告诉我。”
然后这人就手脚麻利地开始偷豆子。不一会儿,就听到儿子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一听,吓了一大跳,马上紧张地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偷来的豆子放进袋子里,走进了第二块豆地。
没想到刚偷了一会儿,儿子又大声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又低头干起来。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儿子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可是仍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他十分生气,责问儿子:“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你太调皮了,不帮忙还捣乱。”
“爸爸,”那孩子委屈地说,“我不是人吗?我看到你了呀!”
闻言,这位父亲惭愧地低下了头,放下了手中偷来的豆子。
不要认为自己是自己,孩子是孩子,其实,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实施家庭教育的同时,父母要让孩子自信乐观,自己就要自信乐观,父母要让孩子诚实,自己就要诚实,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遗憾的是,家长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一项针对幼儿的心理调查显示,53%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以自己父母为认同的偶像。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男孩品行优秀,那么就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事实证明,以身作则比给孩子讲道理要有效得多。因为没有判断力的孩子很难理解你的长篇大论,但却会积极模仿你的行为。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爸爸去接7岁的儿子放学。在公共汽车上,一个身材魁梧的胡子青年莽撞地挤进了车厢,身材瘦弱的爸爸被他撞到了一边。
儿子马上冲过去拉住爸爸,并关切地问:“爸爸,你没事吧?”同时,他恼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你怎么这么无礼?”
爸爸连忙制止儿子,说道:“可不能这么说,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这时,那位青年也不好意思地连连向他道歉。儿子听到这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了几天,爸爸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接儿子回家,结果发现儿子走路姿势很不自然,挽起他的裤子一看,膝盖磕破了一块皮,血还在流呢。爸爸心疼极了,赶快找来一些纱布,将他的伤口包好。然后就去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也很奇怪,因为她既没有看到他来报告,也没有听到他哭过。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课间时被同学碰倒摔伤的。
爸爸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他笑着说道:“爸爸,小朋友不是有意弄伤我的呀!为这事,他已经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诉老师,他会更加自责的。”
爸爸听了非常高兴,他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孩子,你已经学会了谅解别人。”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爸爸是男孩的领路人,爸爸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儿子不自觉地效仿。好的行为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习惯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因此,爸爸的言行举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引向歧途。
这位年轻父亲就给他的儿子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他在孩子面前做出了谅解别人的示范,所以当儿子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也注意体谅别人,和爸爸一样的明白事理。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这完全可以用来比喻父母对孩子的身教。
在这个世界上,孩子通过模仿而学习,他们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正是父母。因此,父母要求儿子相信的,自己必须相信;要求儿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儿子全面发展,自己先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求儿子少年早立志,自己的人生就不能没有奋斗目标。我们很难想象,那些终日喝酒、打牌、“筑方城”的父母,能给孩子做出勤奋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很难想象,那些连自己父母都不愿赡养的家长,能教会孩子关心和爱;我们同样很难想象,整天琢磨怎样占人便宜的父母,能培养出孩子健全的社会属性……所以,请为了孩子检点自己的言行,为了孩子提高自身的修养,为了孩子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为了孩子努力去拓展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学会做人,父母必须先修正自身,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养的秘密
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我们可以选择让孩子跟自己一起领略火冒三丈,情绪难以平复的焦虑心情,这样的做法他也会效仿;也可以选择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正确做法,跟着我们学习。
好爸妈,就是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孩子行为的表率,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正看着我呢!
孩子需要你展示出真实的自己
很多家长常抱怨很难和儿子沟通,其实不是孩子难沟通,而是父母的要求是不公平的:他们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却不愿意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教育学家认为,如果父母能够多向孩子袒露真实的自己,那么孩子一定会被父母打动,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
一些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会说:“你到底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或者干脆说:“不要那样做,听我的不会错!”
事实上,父母的这类说教往往让孩子难以接受,他们会想:“你们高高在上,只懂得对我说教,你根本就不理解我!”父母们应该明白,这种单向的交流、单向的沟通是不够的。一些家长总是习惯在孩子面前藏起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和孩子产生距离感,如果父母能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更愿意接受你的教导。
有一个孩子读书不用功,甚至连作业也不愿做,父母无论责备或鼓励,都是徒劳。孩子总是将爸爸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每日放学回家,不是躺在床上睡觉,便是玩手机。
一天,妈妈又是苦口婆心地劝孩子专心做作业,孩子仍然是一边做,一边玩。妈妈看到孩子爱理不理的态度,越说越气愤,越说越失望,最后,无奈地对孩子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有用,妈妈以后不会再向你唠叨了。”然后默默地返回自己的房间。
想不到孩子听到妈妈这番发自内心的话后,反而感动起来,走到父母的房间,低着头对妈妈说:
“妈妈,我错了,我以后会很用功地读书,不会再让你和爸爸难过了。”
显而易见,有时用这种表现内心难过的真挚态度教诲孩子,比说教或责骂会来得更有效。
和孩子交心,就得让他知道,他的喜怒哀乐也就是父母的喜怒哀乐,这一点在亲子沟通中极为重要。
其实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们不必刻意去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可以将自己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向孩子坦言相告:自己曾有过什么抱负、梦想与目标没有实现,曾经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付出过多少代价,怎样由许多失败、痛苦,而累积到经验,终于走向成功的道路,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向孩子尽情倾诉。
有一位父亲,幼年时代家境清贫,最后凭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大学课程,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他这样告诉孩子有关自己的奋斗史:
“爸爸中学毕业后没有机会再继续读高中,只能一边工作,一边自学,有时假日和晚上的睡眠时间也要用来温习书本。爸爸还要储备一笔生活费给家里人,然后辞去工作,专心应付考试,最后才读上了大学。”
孩子很专注地听了父亲的经历,并从中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沟通应该是相互的,不要以为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说给孩子就是沟通,你还应该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你。
其实你完全可以让孩子看到难过的你。
让孩子懂得,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软肋,而是万千困难依然一往无前。
尤其是爸爸,在孩子面前偶尔展现一下软弱,会让孩子懂得,男人哭吧不是罪,没有必要把自己撑到濒临崩溃,但难过之后要马上振作起来,勇敢面对未知的困难。
你还应该让孩子看到你在困境中的努力,而不是让他一直生活在童话里。你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不易,倘若他能体谅你的压力,一定会更爱你。你同时要以你对待困难的态度让孩子明白,积极的心态和绝对的努力,足以让困难销声匿迹。
作为父母,我们在顺境中的所作所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举止;而在困境中的风度与努力,更能给孩子带去震撼与影响。
向孩子敞开心扉,多谈谈自己的梦想、成功和失败,这样做不会降低你身为父母的威严,只会让孩子更尊敬你,更爱戴你。
教养的秘密
我们总希望孩子看到一个“伟光正”的自己,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你。
这个真实的你也许有缺点,也许会犯错,也许正在经历困境……但这些真实的情境才能传授给孩子最宝贵的人生经验,才能教孩子活成一个真实的人。
摆正教育和督学之间的正确关系
现今有许多家长,虽然对子女的教养问题非常关心,但却不得其法,而且他们关心的重心也只在于“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好大学”。结果导致很多孩子存在童年恐慌,面临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的巨大压力,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心态,甚至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高三学生坦言,虽然现在教育条件良好,家里提供的物质生活也很不错,但是自己并不真正快乐,更不轻松,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了。
学校和父母出于各自的考虑,都对他们有非常高的要求,“有时真感觉受不了,有一种要解脱的冲动。”学生们表示,“父母还天天在耳边唠叨不停,要考上个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很多学生表示,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自己一到考试之前就感到很恐慌,情绪非常不好,特别烦躁,“晚上总是睡不着,早上又醒得很早,感觉记忆力下降的特别厉害。”
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少数人能够上顶级学府,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父母如何高期望,孩子如何拼命学,少数还是少数,很多父母是必须面对失败的。
所以我们必须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成功之路有很多,不只“985”一条路。现代社会已经开始由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成功也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况且,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通往幸福的路更是千万条,父母干吗要限定孩子的选择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选择,孩子完全可能实现幸福的追求。
有个男孩小学毕业时,不愿去重点中学竞争,选了一所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普通中学,父亲坚定地支持儿子的选择。如今,三年过去,孩子生活得很愉快,因为是学习日语,已经能用较流利的日语打电话了,还担任了某报的学生记者。这位父亲的感悟是,一个人应先生存而后发展,以生存为基础,发展的路子也就宽了,何必将自己逼上绝路呢?
人生的道路是复杂而五彩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读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可。孩子如考不上“985”,读普通高校也可以,考不上大学,把一门技术学精纯,也能生活得不错。事实上,只要愿意学习,孩子未来的道路总是很宽广的。
教养的秘密
“路是无限宽广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条路让孩子去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方向都有它的生机,一窝蜂地挤窄门,只会造成无谓的伤害。
不一定每个男孩都能成为翔龙,让孩子做个在草原奔驰的驯鹿、活泼快乐的猕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吗?
在利益和孩子之间,请做正确抉择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关于95后对未来就业的意向”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孩子将“网红”“明星”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个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但真的让人感觉不太好。
近年来,网红文化和流量文化越演越烈,很多孩子都进军了“自媒体文艺界”;很多电视台播放综艺节目,也会找不少小朋友上台去模仿明星;父母们也喜欢仿照某个明星的样子,把孩子们打扮得像明星一样,让他们在台上哼着属于成人世界的歌,学着明星的动作、神韵……
大环境的渲染,父母的鼓励,媒体推波助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导致很多孩子认为,只要想方设法出名,有流量、受欢迎、赚钱轻松,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但事实上,孩子过度沉迷于“明星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据说,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学不如整容,高考不如网红”,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靠什么音什么手就可以名利双收,还读什么书呢?他们觉得自己有了明确的人生梦想。
但是,这种梦想靠谱吗?当然,我们无意诋毁任何一种职业。但人红能几时?更何况,这种如流星般一闪即逝的“红”,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孩子把这样一种梦想当作毕生追求,合不合适,您自己说?
而且,明星经济、流量经济应该是成人世界的活动,真的不太适合孩子。
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发展是不成熟的。在他们的心中,并不清楚那些明星、网红的成功需要怎样的运作,更不知道别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巨大代价,他们只知道,父母同意甚至鼓励自己去参与,同时自己还会获得别人的称赞。所以,孩子轻而易举被带偏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
辽宁省沈阳市曾经有一个知名小网红,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尊重,我们不提及他的网名和姓名。
这个孩子两岁时被妈妈将他的日常生活分享到平台上,因为长相极好,很快就赢得了一大批网友的追捧。
2015年,这个两岁半的孩子受到贵州卫视邀请,参加《爸爸请回答》;
2016年,这个孩子受邀参加《CCTV家庭幽默大赛》;
2017年,这个孩子参加了《2017CCTV网络春晚》;
……
看上去,这个孩子似乎成功了。一大批的商业运作给这个孩子带来了与其年龄不匹配的财富,孩子的父母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这个孩子真的成功了吗?
事实上,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为什么呢?
随着这个孩子的走红,孩子的父母在得到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大量质疑,各种针对孩子的流言蜚语也铺天盖地,甚至有人恶毒地对孩子发起了人身攻击。
现在,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关于这个孩子“长相变化”的揣测,不少人以“整容”为题将孩子贬得一无是处。
你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站在商人的角度上说,孩子的父母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将自己的孩子“商业化”,并通过孩子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然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对父母显然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给孩子带来了其年龄无法承受的非议和攻击。
在这里非常有必要提醒父母们一句,当你萌发了让孩子当网红、成为流量明星的念头以后,有几件事你必须考虑清楚:
第一,如果孩子成了网红、流量明星,在热度退去以后,倘若他因此荒废了学业,那么,孩子将来还能做什么?
第二,走红必然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多成年明星都无法妥善处理的舆论压力,一个孩子怎么承受?
第三,被剥夺童年的成功,其背后的代价与伤害,你了解吗?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迈克尔·杰克逊的一生。细品一下,他到底有多么痛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非要把孩子打造成“小明星”呢?就是因为父母的“自私”!
这其中有一些父母,他们努力把孩子营销成“明星”,只是出于自己的喜好,他们可能自己很喜欢表演,或是小时候就有想当明星的愿望,所以,把自己的夙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未达成的愿望。当然,也可能是父母对某一个明星特别喜爱,所以就鼓励孩子去学习、模仿这个明星。
另一方面,名与利的巨大诱惑,驱动着很多人费尽心思想成为明星,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就把这种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一心希望将孩子打造成“童星”。提前进入“演艺圈”,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投资”。
作为父母,你必须明白,你们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孩子成人,而不是倒过来指望孩子能为自己挣大钱,或者满足自己未能达成的夙愿。现在,许多娱乐节目为了电视收益,都在盲目鼓吹“每个孩子都是明星儿童”,导致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明星,能够成为王俊凯。如果成不了王俊凯,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而孩子,在根本弄不明白什么是明星、什么是名利的情况下,就被莫名其妙地硬塞了一个明星梦,过早地背负起与年龄不符的压力。
其实,我们应该理性些,毕竟,“走红”的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小时候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天赋,不一定是适合他终身发展的方向所在。如果过早将孩子限制在某一领域,并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固执地向着这条路线培养孩子,孩子就失去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无法朝着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发展。当然,父母可以适当秀一秀自己的孩子,或带孩子参加一些大型文艺活动,但心态一定要客观端正,要提醒自己,这么做只是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或者只是去玩一玩。
而当孩子对某个明星、网红或某个角色很崇拜和喜欢模仿时,父母应该设法转移孩子对明星的注意力,把孩子对偶像的崇拜心理转移到对自身更清楚的认识上,或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上。
教养的秘密
其实,不管是追星也好,想成为网红也罢,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不可避免要接触、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东西,都只能由父母去了解,去辨别,去引导。
如果我们三观正确,并通过言传身教,帮孩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正确三观,让孩子自己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那么,孩子也就不会被轻易“带偏”了。
当孩子“孺子不可教”,你该怎么做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健康、聪明、漂亮,但是事实上不圆满的时候也很多,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孩子呢?
而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有些天生的缺陷,再加上淘气不听话,除了痛心以外,甚至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种被嫌弃的感觉。
前几年的报纸曾经报道过一个中学生自杀的新闻:
那个自杀的男孩是一个中学学生,他天生比较迟钝,但是性格倔强,而他的弟弟却长得大脸大眼,一副聪明相。
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与弟弟同班。也许正是由于他读书读不进去,长得又没有弟弟好看,所以父母有了些偏见,每次看到他作业总是错误满篇,就会情不自禁地唠叨起来:“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我不知前世作了什么孽。”
这个孩子虽然迟钝,但是对这样的话还是听得懂的。他因此对自己的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他竟吃安眠药自杀了。孩子死后,父母据说也十分伤心,但悔之晚矣!
其实,做父母的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正是这种心疼与忧虑使他们对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无奈与怨愤,因而在生气时,或孩子不听话时,这种对上天不公的怨愤就发泄了出来。
对于这种行为,或许在情感上可以理解,然而它无意间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待有天生缺陷,包括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加耐心和细心,使他们时时感到温暖和帮助,并且克服和战胜那些缺陷给生活和学习上所带来的不利与不便。同时,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奋斗的勇气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还应该更加细心和热情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挥其长处。
一句话,父母绝不能嫌弃自己的孩子!
教养的秘密
父母应该时刻记住:你的一句话能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
我们常听到的“你怎么这么笨”“你的脑筋真差劲”这些责怪词的副作用很大,会使孩子自认为“脑筋差劲”,于是心灰意懒,什么事都不想做,更不想读书,对读好书没有信心。所以不论是头脑还是容貌方面的缺点,都不应成为父母责骂孩子的题材。
也许正是因为你,才导致孩子蛮不讲理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的情况: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别人的立场;不管自己有没有道理,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这些问题往往让父母头疼不已。
其实,孩子的不讲道理就是儿童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因此父母一定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对孩子不讲理的行为决不纵容姑息。
爸爸给了了买了一个漂亮的玩具车,准备下午带孩子到姑姑家做客,了了非常高兴,决定向表弟炫耀一下自己的新玩具。但是到了下午,忽然下起了大雨,了了趴在窗户前看了好一会儿,跑来问爸爸:“爸爸,这雨会停吗?”爸爸知道,如果了了不能去姑姑家,他一定非常失望,于是安慰孩子:“再等一等看,也许会停的。”
一个小时过去了,雨还是没有停,甚至还刮起了大风。于是了了开始吵闹起来,一边吵闹一边哭泣。爸爸安慰了了:“姑姑家我们都去过多次了,也不在乎这一次。等大雨停了,爸爸再带你去,你看好不好?”了了吵闹着对爸爸说:“谁知道雨什么时候能停!你都答应我了,现在又反悔,我不干!我不干!”了了越吵越厉害,连邻居都惊动了!
爸爸很为难,又拿他毫无办法,于是就向他保证说:“爸爸明天带你到商场去,再给你买一个玩具枪,能射子弹的那种,以前你不就想要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一哭一闹,自己就慌了手脚,马上对孩子又疼又哄,对孩子的不讲理百般迁就,或者很多时候,孩子因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吵闹一阵子后,差不多快要停止下来了,忽然,又因为父母或其他人对孩子说了些安慰的话,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变本加厉,越发吵闹得不可收拾!
了了对爸爸的吵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一个孩子来讲,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参加原来计划好的活动,一定会感到很失望,但孩子因此而纠缠不休蛮不讲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爸爸的同情把这种失望的感觉扩大了。
父母们常常会低估了孩子对失望与挫折的承受力,总是不知不觉地以父母的角色,心甘情愿地替代孩子“受罪”。在这个例子中,爸爸对了了表示了怜悯,了了自己就越加觉得自己可怜,越加觉得“去不了姑姑家是难以承受的事”!
更糟糕的是爸爸提出的“补偿”办法使了了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失望的事情都应该由别人来给予补偿。如果任何事情不能按他的愿望实现的话,了了就会感到生活亏待了他,他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当爸爸的认为孩子的失望太大了,是了了不能承受的,他的这种态度,实际上低估了了了可能有的承受力。爸爸认为了了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应付生活中的现实,他的这种态度将使了了也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我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打击,没有能力应付了。”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往是由于父母过多地在意孩子,才使得孩子得寸进尺,甚至于发展到无理取闹。而父母在处理孩子的这种行为时,通常会大声斥责,甚至大打出手,以达到使孩子改变行为的目的。父母的这种做法行不通!如果我们真是希望孩子能够改变那些蛮不讲理的行为,那么,父母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适当地采取不理睬孩子的态度,至少应当保持相当程度的沉默。
教养的秘密
父母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不妨采取置之不理的办法,即所谓的冷处理。
这样,孩子才会在你冷淡的态度中反省自己的做法。
千万不要过多地在意孩子,你的在意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
做太阳式的父母,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不知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寓言:
北风和太阳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它们决定比试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先来。它鼓起劲,呼呼地吹着,直吹得寒冷刺骨,可是越刮,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越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接下来是太阳。太阳高挂在天上,轻柔温暖,行人觉得春暖上身,渐觉有点热,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太阳获得了胜利。
人们把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称为“太阳效应”。太阳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太阳效应”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宽容有时比惩戒更有效。
为什么宽容谅解会产生如此奇效呢?这是因为,当一个人不慎犯错时,首先他自己也会感到痛苦和内疚,孩子亦是如此。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而宽容,恰恰能够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满足,继而使人认真反省,痛改前非。
有这样一则故事,对家长们来说,应该是一种启迪:
一天,乔治先生回家刚打开房门,就听见楼上的卧室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了,是阿马拉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乔治先生快速冲上楼,果然,一个十几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
他头发蓬乱,外套口袋还露出两个金烛台。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小偷。乔治先生用结实的身躯挡在了门口。
这时,乔治先生看见少年的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表情。
于是,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他亲切地问道:“你是乔治先生的外甥阿瑟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乔治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这么早就到了!”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不在家吗?那我先出去玩一会儿,待会儿再回来。”乔治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乔治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路过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乔治先生的半身像,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乔治先生确信那位少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没有哪一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三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乔治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年轻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评判时,他一直觉得这位选手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颁奖大会结束后,这位选手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乔治先生的面前,神情激动地问:
“乔治先生,您还认识我吗?”乔治先生摇摇头。
“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年轻人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当您出现在门口时,我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宽恕了我,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琴匣打开了,乔治先生一眼瞥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拉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这个激动的年轻人,三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乔治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那个少年!乔治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宽容,使乔治先生成功地唤醒了孩子的良知,让孩子彻底改正错误,走上正途。这个故事应该让父母们有所感悟。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是容不得孩子有过失、犯过错,认为必须严厉地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改过。
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甚至就越骂越皮,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犯了某种错误时,如果他自己对错误或过失的严重性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深深地感到后悔和内疚了,这时,爸爸妈妈们不妨宽容一点,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信任,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更好地反省自己,改正错误。
教养的秘密
孩子往往会在自觉、不自觉中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孩子犯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只想着惩罚,而应宽严相济,甚至可以用宽容去“惩罚”,这样的效果有时反而会更好。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宽容孩子的过错才是最有效的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