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禹传子家天下
相传,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他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始祖,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他的传说故事,从古至今流传于民间。
禹的传说,原来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部分被“历史化”了。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渐渐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禹的传说中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等。人们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逐渐离开了他的本来面目。然而,在民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鲧布息壤
禹的父亲鲧,是尧时期封在“崇”(在今陕西祁县东)这地方的“伯”,所以又叫他作“崇伯鲧”或“有崇伯鲧”。鲧与三苗同样都是颛顼的臣子,三苗被贬去南方,而鲧也被罢免。直到洪水泛滥时,帝尧才重新任命他。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好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然而过了九年,滚滚洪水并未因此退却。帝尧认为鲧治水不利,就将鲧殛于羽山。
但在神话上鲧却是一匹白马,这白马,是黄帝的孙儿。他的父亲叫骆明,骆明的父亲便是黄帝。我们知道黄帝羽化成仙,做了天帝,鲧当然是上界的一位显赫的天神了。
滔天的洪水是怎样发生的,神话上并没有讲清楚,推想起来,大概因为下方人民不信正道,造作种种恶事,触怒了天帝,这才特地降下洪水来警告世人的。
但是不管人们造作了多少罪恶,他们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总是很可怜的。他们在水潦和饥饿的熬煎中,吃没有吃的,住没有住的,还要随时提防毒蛇猛兽的侵害,还要用衰弱的身体来和疾病抗战。在大洪水的时代,那一串悲惨绝望的日子是多么可怕呀!
天上有众多的神,可是真心哀怜人民的痛苦的,只有一个大神鲧。他要把人民从洪水中救拔出来,使他们仍旧过快乐平安的日子。他对他祖父这种严酷的措施,丝毫不感到满意。我们推想,也许起初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向他的祖父祈请过、谏劝过,想得到他祖父的恩准,赦免人民的罪恶,把洪水收回天廷,但是在愤怒中的天帝,并没有理会鲧的这些话语,或者反而给他一顿申斥,认为他是丧心病狂呢。
恳请和劝谏无用,大神鲧决心自己想法来平息洪水,为人民解除痛苦。可是滔天的洪水,泛滥了整个世界,能用什么法子去平息呢?这使他忧愁而烦闷,以他的神力,似乎还难以办到。
正在愁闷当中,恰巧有一只猫头鹰和一只乌龟互相拖拉着走过来,问鲧为什么闷闷不乐,鲧就把愁闷的缘故告诉它们。
“要平息洪水,并不是难事啊。”猫头鹰和乌龟齐声说。
“那么怎样办呢?”鲧急急地问。
“你知道天廷中有一种叫作‘息壤’的宝物吗?”
“听说过,却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息壤’就是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看去也没有多大一块,但只要弄一点来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加多,积成山,堆成堤,用这宝物来堵塞洪水,还怕洪水不能够平息吗?”
“呵,那么这宝物藏在哪里,你们知道吗?”
“这是天帝的至宝,它藏放的地方,我们哪能知道!——你难道要想偷取它出来?”
“是的,”鲧说,“我决心这么办了!”
“你不惧怕你祖父严酷的刑罚?”
“让他去罢。”鲧说,然后忧郁地一笑。
被当作天帝至宝的息壤,不用说是封藏得极其秘密而严固,并且定然还有猛勇的神灵看守着。可是不知道怎么一来,终于给专心致志要想拯救人民出灾祸的大神鲧偷取到手了。
鲧得到了息壤,马上去到下方,替人民堵塞洪水。这东西果然灵妙,只须少许一点,就可以积山成堤,叫汹涌的洪水没法逞凶,还叫它在泥土中干涸。大地上渐渐看不见洪水的踪迹了,看见的只是一片高低不平的新的绿野。住在树梢上的人民从窠巢里爬出来,住在山冈上的人民从洞窟里走出来,他们枯瘦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他们的心里都腾跃着对于大神鲧的感谢和欢呼,他们又都准备在这苦难的大地上重建新的基业。可是不幸的是,到洪水快要平息的时候,息壤被窃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了。我们可以想到那统治着全宇宙的威严的天帝会怎样的发怒啊:他痛恨天国出了这样的叛逆子孙,他马上毫不犹豫地派了火神祝融下来,把鲧在羽山地方杀死,夺回了剩余的息壤。正所谓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因此洪水又漫延回来,泛滥在大地各处,人民的希望成了泡影,仍然遭受到寒冷和饥饿的威胁。人们既痛惜大神鲧的牺牲,更悲哀他们自己的不幸。
禹王生于乃父中
传说中,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说就是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说时迟,那时快,鲧腹刚被剖开,突然从中蹦出一条虬龙,龙头为长了角的男孩,嘴中鼓气,手指前方,远观似龙,近观为童,生机勃勃,直冲云天。天神吓了一跳,望着小龙,满脸惊恐,目瞪口呆。这条从鲧肚子里横空出世的龙形男孩,就是以后的治水英雄大禹。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飞走了;一说是化为黄能,所谓黄能是一种已经绝迹的动物,类似于熊,但是有三只脚,在《山海经》中有记载。
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治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仅没有从中捣乱,还派了大神应龙相助。这位应龙也是非常著名的龙神,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代表了雨神的意思。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的样子,就可以招来雨水。这时他则帮助大禹挖河开山,在治理的过程中,伏羲、河伯也纷纷襄助大禹,后来在东汉几乎成为国学的谶纬学鼻祖的河图洛书,传说也是在这个时候由神龟所献的。依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
凿破龙门泄水去
传说大禹带领万民挑走了积石山的乱石,疏川浚河,经历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终于来到龙门山。龙门山像屋脊一样横亘绵延,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大禹登上山顶,看到了他的父亲鲧错开河道的遗迹,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山脚下广大的农田,便决心开凿龙门,让滔滔的河水从龙门奔流而过。大禹在龙门山相公坪召集能工巧匠商议开凿龙门之事,大家纷纷赞成大禹的主张。
大禹一声令下,臣民一起动手,大家挥舞起石斧、石刀、骨铲、木来,齐心协力,开山凿石。大禹身先士卒,奋力大干。他足踩之处,立即下陷,手到之处,坚石变软。他们辛辛苦苦挖了一天,好容易挖了个大缺口,想不到隔了一夜,第二天又长平了。大家并不气馁,继续狠挖。这天挖的缺口既宽又深,但第三天又长平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大禹只好暂时停工,打算向附近居住的百姓了解情况。
这天,大禹刚刚回到相公坪,迎面走来了一个身穿黄布袍的老人。大禹向老人深施一礼,问道:“请问老者,这龙门山却怎么挖了又能长平呢?”老人神秘地向脚下一指,说:“此山乃龙门山也。”老人把“龙”字咬得特别重。大禹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阻挡黄河入海的大山是一条巨龙,大禹刚要拜谢,那老人却不见踪影了。大禹这才知道是见了山神爷。
大禹又召集臣民,说明真情,发动大家不分昼夜,不避风雨,连续不停地开凿,不让巨龙有一分一秒的喘息机会。这样一来,巨龙终于被拦腰斩断了,黄河之水像久困的猛兽一样,冲出石门,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从此,黄河流域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龙门山黄河古道两侧刀劈斧削般的石崖就像两扇石门,大禹给它取名“龙门”。后人为永记大禹凿龙门的绩功,管它叫“禹门”。禹门口河心巨石上的坑坑洼洼,据说就是当年大禹凿龙门的遗迹。
擒锁龙蛟入玉壶
禹王凿龙门那会儿,把那条恶龙拦腰斩断了。恶龙临断气时,唤来了它那恶贯满盈的“蛟儿”,要它毁坏黄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滥成灾,让它伺机兴风作浪。
六月到了,黄河又发大水。只见那黄浪滚滚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突然间,河水掀起几丈高的滔滔巨浪,浪头却不再前进。本来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东西两岸横冲直撞,直冲得岸边的高土崖大块大块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个个村庄淹没在黄河水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父老兄弟,叫苦连天。
同百姓患难与共的大禹和难民们一块儿站在黄河岸边。他望着眼前这片凄惨景象,脸上罩满愁云。于是,他就向身边的一位白须老石匠打问黄河崩崖的缘由。老石匠说:“保险又是恶蛟作怪。”大禹问他如何制服恶蛟。老石匠抬头一看,认出他面前站着的人就是万民爱戴的大禹,便说:“禹能治水,必能锁蛟。”大禹一听,即向老石匠深深一拜,说:“若要锁住蛟,还需当地佬。”老石匠也拜倒在禹王面前,说:“锁蛟急如火,我愿献石锁。”言罢,二人相扶同起,共同商讨锁蛟大事。这时,虽然有了大石锁,但用什么缠缚蛟身呢?要知道,那时人还不会种麻搓绳呀!正在作难时,难民中有人说:“龙门山上长的葛条,可以绑蛟。”时至今日,还有人用葛条抬大老瓮哩!
大禹辞别众人,到龙门山请当地人割来葛条,又命水手把木排放入黄河洪水中。他第一个跳上木排,带上十几名水性好的壮士,乘风破浪,直奔向恶蛟掀起的几丈高的浪峰上。这恶蛟一见大禹带人破浪而来,气得像蛇吞了蛤蟆一样,肚子圆鼓鼓的。它使尽全力,一甩尾巴,只见滔滔恶浪向大禹所乘木排冲打而来。恶蛟张嘴伸舌,正要伤害大禹,大禹却利用靠近恶蛟的机会抛出九十九条葛条,冷不防把个恶蛟缠绑得死死的。恶蛟还想挣扎,哪知葛条湿水,越勒越紧。这阵儿,黄河的巨浪便“哗”的一声退了下去。河岸不崩了,良田村庄保住了。禹王和水手们把这作恶多端的孽蛟用大石锁锁在龙门出口河心的巨石上。大禹上岸后,要拜谢献石锁的白须老石匠,可到底再没找见这位老人,他想:这大概是山神显灵,便朝龙门山三拜九叩。
天长日久,葛条腐烂,恶蛟便被锁着流入大海。后来,听人说蛟长成了庞然大物,但仍被锁在海底,这就是古小说中所说的“海底蛟龙”。
鲤鱼自此跃龙门
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风流毓秀之才管护龙门,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
还没望见龙门的影子,那一条条灰眼鲤鱼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就拐过头来,顺流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又游回黄海。不幸,正碰上张着大口的鱼鳖海怪,便呜呼哀哉了。
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玉柱。玉柱上雕着活灵活现的石龙。龙身缠着玉柱,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背景是蓝天白云,映衬着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朝。”这景色胜过那蓬莱仙境。
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一见,大喜,说:“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
鲤鱼们一听,立即鼓鳃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去,没想到刚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来,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们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日夜苦练甩尾跳跃之功。就这样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跃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跃上那百丈龙门,还差得很远。
大禹见鲤鱼们肯苦练硬功夫,就点化它们说:“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听了禹王的话大有所悟,对群鱼说:“禹王说‘好大一群鱼’,不是启发我们要群策群力跃上龙门吗?”群鱼齐呼:“多谢禹王!”
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一条条瞪眼、鼓鳃,用尾猛击水面,只听“膘膘”的击水声接连不断。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条为一条垫身,喘口气儿,又是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两丈了,禹王用手扇过一阵清风,风促鱼跃,众鱼一条接一条地跃上了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
却说有条为众鱼换气垫身的金背鲤鱼,眼看同伴们都跃上了龙门,唯独自己还留在龙门脚下。它寻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恰巧黄河水正冲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溅几十丈高,这金背鲤鱼猛地蹿出水面,跃上浪峰,又用尾猛击浪尖,鱼身一跃而起,没想到竟跃到蓝天白云之间。一忽儿又轻飘飘地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霎时,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一条吉祥之物——黄金龙。大禹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怪道老人传说,过去在黄河上捞鱼的人如果捞到头顶有红的鲤鱼,就立即放回黄河中。学校招生出榜,姓名上点红的做法就来源于此。
韩城自古读书人多,便把“童生进仕”喻为“鱼跃龙门”。韩城城里还设立过“龙门书院”。文庙大门照壁上有砖雕的“鱼跃龙门图”。
禹北埋下锁蛟井
禹州市北关村东头,有一口锁蛟井。传说那是大禹治水征服水怪,恶蛟就锁在这眼井里,故名锁蛟井。
相传古时候,这里住着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膝下无儿无女,收养了一个五年前被颍河水冲下来的孤儿。孩子倒也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老两口儿娇生惯养,视若掌上明珠。只是这孩子的性格很是怪僻,他不学文,也不习武,生性好耍水。自从到老汉家这几年他啥事也不干,天天都跑到河里戏水玩耍。老两口儿日夜为他操心,生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对不起街坊和他的亲生爹娘。很多事情,只好顺着他的心愿。
有一年,寒冬腊月三九寒天,刺骨的北风刮着,满河上下都结了冰,他还跳在水里玩。正好大禹察看水情发现了他。当初以为是孩子落水了,脱下鞋子就去救他。他救起孩子定睛一看,发觉这孩子不是人,是蛟龙变成了孩子模样。他立即派人看好孩子,然后去找孩子的父母亲。
大禹扮作一位过路行人来到老人家里,与老人攀谈起家务。谈到儿子,老汉长叹一声,说他半辈子收养了一位义子却啥事不干,天天泡在河里。说话期间,已到中午。老汉留大禹在家吃饭,大禹也没有客气。当饭端上桌子动筷子时,孩子从门外走回来。他看见大禹,二话没说就往门外跑。大禹使了个定身法,遂即又从碗里抽出一根面条,叫了一声“变”!面条立即变成了一丈二尺长的铁链,将小孩儿脖子缠了起来。大禹厉声喝道:“小畜生还装什么样子,快快现出你的原形吧!”话音刚落,小孩眨眼间已变成了约两丈长的蛟龙盘踞在院子里,口如血盆,眼似灯盏,张牙舞爪,腥臭难闻。此时老两口儿也瘫软在地上不会说话。
大禹忙上前搀起老人说:“老人家不必惊慌,有我在此,它不敢吃人,也不敢耍花招。我实话告诉你们,它不是人,是天上银河里的一条草蛇,故意咬伤了铁拐李,还咬伤了玉帝的女儿,怕坐天牢,逃到凡间已经数百年。它心狠手辣,变化多端,有七十二个心眼,八十二根转轴,又能呼风唤雨,聚水成湖,淹没村庄良田,祸患百姓。它怕我捉拿它,因此变化成人,躲藏在你家。”
说罢,他把锁住的蛟龙押到一口八角井边。临入井时,那蛟龙苦苦哀求说:“叫我啥年啥月出来呢?”大禹说:“太阳西出,石头开花,玉皇大帝来请你!”
不知过了多少春秋,有一位新上任的州官来到锁蛟龙的井上,一心想看看井里的蛟龙是什么嘴脸。他一弯身子,乌纱帽掉在地上,他顺手拾起挂在井边石柱上。蛟龙在井里看见帽上的红缨,以为石头真的开花了,两眼圆睁,心花怒放,浑身抖动,水花乱翻,仰头使劲往外出。在场的人都听到了井里呼呼的响声。州官一看,吓得魂不附体,瘫软在地上,衙役们忙上前去摘下石柱上的帽子。蛟龙一看石头花没有了,才又老老实实缩下身子蹲在井里。
从此,洪水再也没有泛滥成灾。颍河千里一派丰收景象。
饮马湾畔拔利剑
龙洞山下有水湾一处叫“饮马湾”,传说是大禹的马饮水之处。马喝足后扬蹄一踏,在石上留下了一方蹄印。此蹄印奇怪得很,不管天多旱也常年有水,不管水多大也不外溢。叫作饮马湾的地方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平台,上面有一道很深的石沟和一个马蹄印,但是它的传说却十分迷人。当年大禹治水时为了追赶蛟龙路过这里,因为追龙心切,日行千里到了龙洞山脚下,大禹骑的马又累又渴已无力登山。大禹只好到小河边饮马,可是河水太浅,大禹的马喝不够。大禹情急之下拔出利剑,对着河中的一块巨大的平石用力劈去,这样平石就留下了一道槽型的沟。水临时流入其中供马喝,故旁边刻有“临流”二字。马在槽中喝足了水,力气大增,奋力一跃,便在石槽旁边留下了大大的马蹄印。因大禹在这里饮过马,后人便称这里为饮马湾。更神奇的是,这块平石上的石沟深地势低,但河水流经石沟却从不存水,而平石旁边的马蹄印中,不管天有多旱,它都“印中有水”。有人戏说,是因为大禹的马将沟里的水喝干了,所以沟中无水,而马蹄印中之所以常年有水则是马的汗水。
天下尽归夏王朝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与他的家庭有关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表现了大禹的公而忘私精神,可是他的妻子的结局却不好,传说中,大禹经常叫他的妻子涂山氏在中午去送饭,有一次她去得早了,却发现一头巨大的熊在用爪子开山,原来这就是她的丈夫,涂山氏大惊之下往回逃去,大禹发现后紧紧追赶,涂山氏却变成了一块山石,不愿再与大禹生活,当时她已经怀孕了,大禹无奈之下叫道:“归我子。”石头裂开,大禹的儿子从石头中蹦了出来。于是他的父亲便为他取名为启,就是开启而生的意思,这个启就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开国之君。
关于启接替禹为王,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
一说禹临死前,把益选为继承人。禹死后,益假意把帝位禅让给禹的儿子启,认为大家也会拥护他为帝。谁知启不按常理出牌,见益把帝位禅让给他,就毫不客气地接受了,而别的部落首领则纷纷去朝贺启。益很委屈,大骂启不按剧本演戏,率部去攻打启,反倒被早有准备的启给杀死了。启这种有违禅让的做法引起了有扈氏的不满,他联合其他部落组成六军攻打启,同样遭到失败。
另外一种说法是,禹统治下的中国日趋繁荣起来,这时的禹已不想将自己辛苦开创的繁荣盛世拱手让与他人,尤其是看过尧、舜的子嗣因没有继承父业而穷困潦倒、境况凄惨以后,禹更加坚定了“为子孙谋福”的想法。
不过,禹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他不想落人口实,他要让儿子顺理成章地接替自己的位置,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于是,禹精心运作了一番,他先是推荐素有名望、年龄颇高的皋陶接替自己的位子。禹此举自有他的算盘——皋陶年龄那么大,或许自己还没死呢,他便死了,天下人自然说不出什么。果不其然,皋陶先于禹辞世。随后,禹又推荐与自己同朝为官的老臣伯益接位,另一方面却在不动声色地为自己的儿子培植势力。
最后,禹突然间让位给伯益。伯益仓促接位,根本没有任何过度时间。在当时,信息传递得极为缓慢,伯益没有准备,是故根本无法建立足够的威信。威信不足,自然无法让民众心悦诚服,聪明的禹无疑又给儿子启铺下了一条后路。
结果,如禹所愿,伯益因为没有治理的资本,而被启取而代之。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大夏王朝,中国历史正式进入继承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