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演讲的人,前程一定不会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怵场:切除心理恐慌,扔掉情绪紧张

演讲恐惧,你、我、他人人都有,演讲恐惧面前人人平等。就连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都说过:“我们唯一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不过,跨越演讲恐惧,也不是靠明白一个理念就能办到的,关键是要善于把自己放到一个不得不锻炼的场景中,逼自己不断地完善自我,习惯并克服这种恐惧,这才是有效的做法。

存在沟通心理障碍,一样能演讲

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演讲,是因为他们本身存在沟通心理障碍。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有必要就某件事情跟别人交流,但自己首先会想象到一个令自己难受的结果,并以此结果作为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取消或者延迟这次交流。往往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以后你需要花一倍甚至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原本很简单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其实并不是对方令你难受,而是自己令自己难受;并不是对方在拒绝与你交流,而是你自己拒绝与对方交流。

这就是沟通的心理障碍。

谭维重点大学毕业,文静端庄,在别人眼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做事认真,为人朴实,就是有些面浅害羞。其实谭维自己也为此感到苦恼。早在上学时,谭维就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担心说不好别的同学会取笑,一开口就紧张,脸也红的像苹果一样,讲话也不利索了,如果有个别同学嘲笑她,她就更紧张,因此她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发言。大学毕业以后,谭维进入了一家前景不错的公司,经过努力,当上了部门经理,但老问题又出现了。一遇到重要的社交场合需要当众发言,她就开始担心自己不会说话又脸红,怕当众出丑,有时只好找借口推掉。因此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机会。上司对此颇为不满,谭维也很痛苦。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被看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人与人相处的社会,如果你不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并相处,那么你在社会中就不会有立足之地。所以如果你存在沟通的心理障碍,必须马上消除它,这是当务之急。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套测试题,看看你是否存在严重的沟通心理障碍。

(1)我是不是只要与人交流就会出现紧张和不安感,不敢与人交谈,甚至对视?如果迫不得已要面对面交流,就会面红耳赤,心慌心跳、不停出汗,明知没必要,却不能自控。

(2)我是不是连熟悉的人也害怕和他说话?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拒绝参加这类聚会。平时极少与人闲聊和攀谈,甚至不愿主动与人通电话。

(3)我的性格是不是偏内向,从小就胆怯,过分注重自身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不是容易感到自卑?

(4)我是不是感到非常痛苦?虽然在人面前,我极力掩饰自己的缺点,却越掩饰越让自己显得不尽人意。

如果这样的情况在你身上出现,那么可能你需要寻求心理治疗。

其实,有沟通心理障碍的人,只要做好心理调节,一样可以从容自如地进行演讲。大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借助榜样力量

多阅读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如:林肯、福特、诺贝尔、拿破仑等),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树立起愿意改变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人的事迹会产生一种榜样效应,使人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们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行为。

(2)积极的自我暗示

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自己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我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谈!”“我一定能够拥有一副好口才!”

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说至少1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

不要间断,每次激励自己时,都要细细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些话。

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内心中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说话的信心。

(3)正确的自我评价

有的人患上沟通恐惧症是因为自卑,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会夸大,以偏概全地来否定自己。其实,每个人资质不同,尽己所能即可。

(4)靠运动缓解紧张情绪

例如,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两三次,可以用来消除心神不定的情绪。另外,也可深呼吸,以便缓解紧张的心情。

(5)情景练习

想要缓解恐惧心理症状,可以选择一些有把握的、不会使自己难堪的熟人交往,然后缓解忐忑不安的感觉,循序渐进地尝试着让自己适应,在接受和忍耐中学会适应。

每个人都怯场,你只需放宽心量

一只羊遇见一只老虎,它第一反应是逃跑,为什么?

因为羊有恐虎反应,它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这家伙很危险,自己很可能会受到攻击,甚至小命不保,这个恐惧叫应激反应。当我们演讲时,我们面前突然出现很多陌生人,我们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你不按键,它也会马上自动开启,恐惧反应不请自来,其实这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会有,只是呈现出的程度不同而已。

相信很多演讲者都有过怯场的经历,大家因此懊恼非常,认为自己胆子太小,非常没出息,为了战胜这种恐惧,很多人采用脱敏疗法来克制这种情绪。比如疯狂英语的李扬,他为了让自己上台演讲不怯场,曾蓄长发、打耳洞,强迫自己成为公共场合的“焦点”,强行去适应陌生人的目光。想来,用过类似方法的人也不在少数,那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事实上,我们不必太过忧心忡忡,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怯场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怯场。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世上有两种演讲者,紧张的和故作镇定的。”怯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正确面对它。

陈墨从小就不爱说话,因为母亲性格比较温和,所以只是与母亲沟通的多一些。陈墨的父亲比较强势,只要陈墨犯了错,非打即骂,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父亲对陈墨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小小的陈墨在外人面前总是忍受着一种压抑退缩的情绪。

陈墨上学时的成绩普普通通,因为性格内向、腼腆,所以一般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也很少得到表扬,可以说没有多少人关注他。

陈墨毕业以后就进入了这家公司,工作任务不重,没什么压力,但陈墨的心理却放不开,总觉得自己很幼稚不成熟,没有自我感和思想,和同事们总是格格不入,不能融入他们;陈墨尤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遇到一些困难总是容易退缩,不敢放开自己去面对,在人多的场合很不自在,每次遇到开会和当众发言的情况,就无法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很多人都和陈墨一样,每每当众发言前都会非常担心,内心恐慌不安。他们害怕即将发生的事情出现最坏的结果,他们似乎时刻都在等待着不幸的到来。具有这种消极心理的人,总是有很强的挫败感,会认为某些尚未发生的事存在威胁。这种情况属于心灵成长退缩后引起的恐惧症,常表现为会议恐慌预期焦虑和当众演讲发言恐惧,这种怯场心理不仅会妨碍人的发展,还会损害身心健康,不过却并不难调节。

(1)控制住紧张源

心理学上将引起心理紧张的事物称作紧张源,要控制住怯场心理,就应该消除或制止导致怯场的外界刺激物。用豁达的心态、高度的自信来对待,还可以偶尔运用阿Q精神弱化紧张情绪,只要别把事情看得那么重,紧张源的作用就会被弱化。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怯场心理出现时,及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鼓励、安慰自己不要心慌。做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抑制自己回避那些紧张源。这就容易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机能得到调节,使得心理趋于平和,情绪得到稳定。

(3)适当的辅助调整

在临场前,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如散散步、听听音乐等。如果之前情绪急躁或睡不好觉,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点镇静药。

其实,每个人面对紧张和怯场,或许都有自己的处理方法,对于消除紧张心理,戴尔·卡耐基先生可以说最有经验,而在他的众多演讲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你也可以试试,挺胸抬头站直身体,然后信心十足地开始演讲吧!好似在座的每个人都欠你钱似的,你的演讲是在说服他们“还债”。这种心理暗示对我们会大有帮助。

总之,让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做足功课,并不断地尝试。先为演讲做好充分准备,再为自己建立足够的自信心,然后使用一些特殊技巧,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有声有色的演讲家。

想一想,演讲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多大收益

集中全力,时刻不忘自信与谈笑风生的说话能力对你的重要性。只要你想做好,你就能做好。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所做的事情,而不会枉费心思地胡思乱想许多不相干的杂事。

萨特先生曾说,他所掌握的当众说话的技巧带给他莫大的快乐,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国家现金注册公司理事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艾林在《演讲季刊》中写了一篇题为《演讲与领导在事业上的关系》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在从事商业这行的历史中,有不少人是借着讲坛上的杰出表现而蒙受器重的。许多年以前,有位青年,当时是堪萨斯州一处小小分行的主管,去做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演讲之后,成为了公司的副总裁。而现在他已是当今国家现金注册公司的总裁。

能从容不迫地站起来面对听众侃侃而谈,会使人的前途无可限量。美国汉弗公司总裁亨利·伯莱斯通认为:“和人们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合作,是每一个正在努力追求上进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想一想,当你充满了自信地站起来与听众共同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时,是多么满足和舒畅。其实,用语言的力量影响全场听众的那种愉悦感,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比拟的。它能带给人们一种力量和强劲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发表演讲的最初两分钟即使挨鞭子也无法开口,但到临结束前的两分钟,宁可吃枪子儿也不愿意停下来。

现在就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面对着很多的听众,充满自信地迈步走上讲台,听听你开场后全场的鸦雀无声,感觉一下你深入浅出、一语中的对听众的全神贯注,感受你离开讲台时掌声的热烈与温馨,并微笑着接受大家对你的赞赏。

学习有效面对人群讲话,其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做正式的公开演讲。事实上,即使一个人一辈子都不需要正式的公开演讲,但接受这种训练的好处仍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当众演讲的训练,是帮助人们培养自信的方法。

大西洋城的外科医师兼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澳莫博士,曾为当众演讲的好处,开列了如下处方:

为了能够让别人走进你的脑海和心灵,一定要培养一种能力。试着面对单独的人或者在众多人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当你通过这样的努力而不断进步时,便会发现:自己正在塑造一种崭新的形象,这种形象会让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从这个处方中,你会得到双倍的好处。当你开始对人讲话时,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而性格也会越来越温柔和美好,这将意味着你的情绪已渐入佳境。既然情绪已渐入佳境,身体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当众讲话。他十分清楚它给健康带来的好处。只要有机会便对几个人或更多的人说话,这样就会越说越好,同时也会感到神清气爽,感觉自己完美无缺。这些都是训练之前体味不到的。这是一种畅快、美妙的感觉,没有任何药物能给你这样的感觉。

集中全力,时刻不忘自信与谈笑风生的说话能力对你有多重要:想想因此而结交朋友,在社交上对你的重要性;想想自己服务人群、社会、教堂的能力将会大增;想想它在你事业上将会造成的影响。简言之,它正为你未来的领袖群伦而铺路。

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写过6句话,这6句话很可能对你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6句话是阿里巴巴勇敢的开门口诀:“几乎不论任何课程,只要你对它满怀热忱,就可确保无事。假如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达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假若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心无旁骛地一心盼想,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许多不相干的杂事。”

因此,想象自己成功地做着目前自己所害怕做的,全心全意地想着自己能够当众说话,并获得接纳时会有怎样的利益。牢记威廉·詹姆斯的话:“倘使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成功。”

只有选择相信自己,你才能激发出勇气

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没有信心,这是当众说话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

很多政要、名人、艺人、知名企业家,第一次站上演讲台,开口的第一句都是:“其实,我很紧张,很没有自信。”可见,当众讲话没有自信并不是个例,这是几乎人人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可是你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因为这对你的人生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拿破仑·希尔指出,很多思路敏锐、天资聪慧的人,却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并不是他们不想表达,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公司会议中沉默不语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不但不会被采纳,还可能被别人取笑愚蠢,我还是保持沉默吧。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自欺欺人地对自己许下诺言:“等下一次找机会再发言。”但事实上,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到了下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沉默寡言。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他会越来越丧失信心。

自信和勇气很容易丧失,其实也很容易获得。这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少数的天才,就像炒菜的技巧一样,只要你愿意盯住目标去做出努力,你就能够把它们发展出来。

美国著名演讲家基恩先生,小时候因为自己是个黑人而十分自卑,他从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那天,他遇到了一位卖气球的小贩,这个小贩每当生意不好时,就向天空放飞几只氢气球,借此吸引周围的小孩子,小孩子们会争相来购买五颜六色的气球,不一会儿,生意就好起来了。

有一次,在小贩放飞气球时,基恩在一旁围观,他一直注视着天空中一只黑色的气球,一言不发。聪明的小贩立刻明白了,他知道,在黑人小孩眼中,黑色代表肮脏、卑微和低贱。小贩走近基恩,对他说:“孩子,黑色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气足够,它就一定能和其他颜色的气球一样飞上天空,做人也是一样,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行。”

小贩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基恩,他开始相信,只要气足够,就一定可以像黑色气球那样飞上天空。在以后的岁月里,基恩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能行,渐渐地,自信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引领他走向人生的巅峰,成为美国极负盛名的演讲家。

如果我们愿意赋予自己自信,我们就能够自信起来。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当众说话的勇气。

(1)提高你的声调

不自信的人说话声音都很小,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似乎觉得那不是他们的权利。你应该把自己说话的声调提高,这会使你渐渐相信,你有说话的权利。

(2)大胆正视对方

人际沟通不能没有眼神的交流,与人说话时非常忌讳眼神飘忽不定,一直飘动在对方之外的东西上。不自信的人往往“忘了”这一点。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这是很不好的信息。当然,你也不能瞪着对方看,最主要的是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真诚与自信。

(3)强调自己说话的权利

在你说完话以后,别人如果没有给予回应,那么一定要再重复一遍,以此提醒他,你正在和他说话,即便出于礼貌,也必须做出回应。别人打断你的话时,要继续把话说完,千万不要以此为借口,又回到沉默寡言的状态。

(4)练习当众发言

从心理学来说,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强信心,下次当众发言也更容易。所以,就算是强迫自己,也要让自己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生素”。

如果你是公司职员,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请每次争取主动发言,评论也好,建议、提问也罢,最重要的是敢于让自己把话说出来。而且,不要做躲在最后随声附和的那个,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也不要担心别人会认为你无知、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等下一次找机会再发言。”用你的发言吸引会议领导的注意,你的机会想必离你就不远了。

实际上,就是这么的简单——正确看待自己,大声说话,看着对方,让别人注意自己,反复练习……就像改变其他行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难为情,但慢慢的,当你逐渐克服讲话时的自卑心理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愿意强迫自己,你就能克服演讲恐惧

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的大众演讲家,所以对于当众讲话,很多人都心怀忐忑。调查表明,95%的人都害怕当众说话。

沃伦·巴菲特,没错,就是那位股神,他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糗事。

巴菲特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给他们设置了一系列课程,他当时特别想选修“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和很多人一样,存在人际沟通障碍,最后,还是因为人际沟通障碍,他不得不放弃了这门课程,他坦白,放弃是因为自己实在缺乏上课的勇气。

后来,他甚至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选课时,尽量选那些不需要在人前发言的课程,没错,是巴菲特,是他在逃避。

21岁那年,巴菲特在奥马哈从事证券工作,工作性质使然,他每一天都要当众讲话,那个时候他真的非常难受。但硬着头皮周而复始的演讲,他竟然硬生生把自己给锻练出来了。

很多年以后,巴菲特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这件陈年糗事,他说自己年轻时真的特别害怕当众说话,尴尬极了。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他:“您觉得在20岁到30岁的时候,养成的哪些习惯是您获得成功的基石?”

巴菲特回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演讲能力,是我在这一时期获得的最大的宝藏。”他表示,自己很感恩当年工作中的“不得不”,居然硬是把演讲能力给练了出来。

所以说,恐惧面前,当你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你就会发现,演讲其实真的没有那么恐怖。

实际上,任何害怕的理由都是虚幻的,你以为面前荆棘丛生,实际上都是纸老虎。想获得自信、勇气和面对公众发表演讲时冷静而清晰思考的能力,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甚至可能不到其想象的十分之一的困难。有了豁出去的勇气,你就可以在没有门的情况下打开一扇窗。

卡耐基先生从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众说话很容易,你只要掌握一些简单而重要的原则就行了。

刚开始时,他也一样无知。那时人们所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他在大学中教授们教他的方法。但很快卡耐基就发现用这种方法教那些商界人士根本就行不通。即使用当时一些演讲名家,如韦伯斯特·伯克彼德、奥卡纳尔等人的一些方法也不行。因为这些学生是一些商界人士,他们需要的只是有足够的勇气在商务会议上站起来,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卡耐基只有抛开所有的教科书,用一些简单的概念,首先教他们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叫哥尔特。他曾经有许多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机会,但在潜意识中十分恐惧,他总是试图躲避与人正面交流。可现在他是大学的董事会主席,这个职务要求他必须经常地主持各种会议。哥尔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对能否学会演讲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后来他掌握并逐步尝试了克服恐惧的方法,终于成功获得演讲的能力。他所负责的教区曾经邀请英国首相来做公开演讲,而负责向听众介绍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人就是哥尔特自己。

几年前,一位家庭医生克狄斯大夫,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假。度假地离著名的巨人棒球队的训练场地不远,克狄斯大夫是一位铁杆球迷。他经常去看球队练习,渐渐地他就和球员们成了好朋友。一天,他被邀请参加一次球队的宴会。吃饭前,宴会的主持人请他就棒球运动员的健康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克狄斯是专门研究卫生保健的,他行医也已30多年。对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他根本不用做任何准备,就可以侃侃而谈。可是,在这种场合下,他还是第一次。当听到主持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时,他的心跳立刻加快,简直不知所措。他努力想使自己镇静下来,可无济于事,他的心脏仿佛就要跳出胸膛。这时参加宴会的人都在鼓掌,全都注视着他。怎么办?再三思虑之后,他摇摇头,表示拒绝。但却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听众也自发地呼喊起来。

克狄斯心里清楚,在这种极其沮丧的情绪支配下,自己一旦站起来演讲,肯定会失败,更有甚者可能连五六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出来。他只好站起来,背对着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心中充满了难堪和耻辱。

他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正是这种迫切性,使他毫无怨言地通过刻苦学习来建立当众说话的自信心。慢慢地,他的紧张情绪消失了,他已成为班上的演讲名家,并开始接受邀请,到各地去演讲。

现在,克狄斯说他非常喜欢演讲时那种欣喜的感觉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更让他高兴的是,在演讲中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纽约市共和党竞选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在听过克狄斯大夫的演讲后,马上就邀请他到各地为共和党发表竞选演讲。

当众演讲的恐惧大多数人都有,这极大地抑制了人们自身具备的语言潜能的发挥,也使其公众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实际上,恐惧只是一层窗户纸,如果我们能像哥尔特和克狄斯先生那样勇敢地捅破它,当我们面对再多的人侃侃而谈时,也就无所畏惧了。

紧张心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紧张,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当众讲话紧张,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我们这些普通人。

前些年,纽约举行了一个世界演讲学大会,参会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讲学教授,他们将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当时,有个教授因为害怕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同行认可,影响学术形象,心里非常紧张,刚上台还没有讲话,就晕倒在了台上。排在他后面的教授,本来正在心里反复酝酿着自己的发言,一看到他晕倒了,还没登台呢,也晕倒了。这显然都是过度紧张造成的。

戴尔·卡耐基毕生都在从事口才培训工作,他认为,当众讲话最大的障碍就是心里紧张。他说:“我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登台的恐惧,增强勇气和自信。”显而易见,对于想拥有良好口才的我们来说,紧张心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回避令你紧张的目光。人在与陌生人对视时,最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所以当众讲话时,如有必要,你可以转移目光,或者采取流动式的虚视方法,有意识地回避目光对视,这样将有利于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让身心松弛。在当众讲话之前,运用深呼吸松弛紧张情绪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以放松的姿势站立,将目光随意地伸向远方,全身放松,做深呼吸。这个方法对调节讲话前的紧张情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转移注意力。如果你在讲话前大脑异常的紧张,可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个具体事物上。比如,可以欣赏会场婀娜多姿的礼仪小姐,也可以与身边人闲谈,借以冲淡紧张的情绪。

(4)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当众讲话之前,可以这样暗示自己:“就像和家人聊天一样,没必要紧张。”“我准备得很充分,很有信心。”通过自我的暗示,从而缓解紧张的情绪。

期望强度,能帮你弱化当众讲话的难度

无论任何人,如果他希望迎接语言的挑战,使自己能言简意赅地讲话,就必须具备坚强的决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当众说话当然也不例外。无论它对于你来说有多大的难度,你都应该积极地去设想:“有志者事竟成”。你一定要对自己在听众面前说话的努力成果保持轻松乐观的看法。你一定要把决心印记在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语上,落实在行动上,竭尽全力地来培养这种能力。无论任何人,如果你希望迎接语言的挑战,使自己能言简意赅地讲话,就必须具备坚强的决心。

在美国商界,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在读大学时,有一次老师规定5分钟演讲,可他还没讲到一半,就脸色发白,匆匆走下讲台。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讲,结果失败了。但他不甘心被这次失败击倒,于是立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位优秀的演讲家。他没有食言,最终他成为了美国政府的经济顾问,为世人所敬仰,他就是克劳莱斯·毕拉德。毕拉德的故事说明,演讲成功的关键是要有成功的决心。

约翰·哈佛斯狄是美国西部一个口才培训班的学员。他第一次站起来就信心十足地说,他要做“全美房屋建筑商”的代言人。他最想做的就是能在全国从事宣传工作,告诉人们他在房屋建造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成功。约翰·哈佛斯狄真的做到了。他是那种让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的学生,有着对理想的狂热追求。他还说,他想到全国各地做巡回演讲,演讲的内容不只是地方性的问题,还包括全国性的问题。于是他十分详细地准备演讲,上课也认真地练习,即使是遇到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他也从来不耽误一次课。结果他进步的速度连自己都吃惊,两个月以后,他已经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一年后,他的照片经常出现在当地的报纸上,他的演讲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许多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他。

有一次,在一个广播节目上,主持人要他向大家讲述一下他成功的经验。约翰只用了简短的3句话来说明他人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他说自己学到的最大的教训是:一个人的所思所想非常重要。你若能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就能了解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思想造就了一个人。借着改变自己的思想,每个人也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以欲望提升热忱,以毅力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那么,当你面对听众心里恐惧时,就应想起不朽的恺撒精神——征服,前进。把你的眼睛只盯在增强信心和做有效交谈的目标之上,你一定要积极而非消极地想着,自己的这番努力终会成功。

心理学有一个叫“期望强度”的概念,意即一个人在实现自己期望达成的预定目标过程中,面对各种付出与挑战所能承受的心理限度,或曰其期望的牢固程度。克服恐惧也是如此:要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如果一个人期望的强度太脆弱,最终会因无法应对残酷的现实或自身缺点的挑战而半途而废。只有那些一定要成功的人,他们因有足够牢固的期望强度,所以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到成功。

成功不是来源于想要,而是一定要。如果仅仅是想要,可能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那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得到。成功来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100%的意愿,100%的期望强度,强烈的成功欲望,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证明: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只有决心,才最终决定成功。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现在,去拿陌生人做强化训练吧

如果你很难开口大胆地当众演讲,或是你觉得无论到哪里都很孤独,没有人想跟你说话,以下就是一些帮助你建立自信的练习方法。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做练习。

(1)练习在电梯里和人谈话

你有没有注意过,在电梯里人人皆是噤声站着、直视前方?这似乎是个不成文的规定,限制我们在电梯中彼此交谈。其实这是谁定的规矩?难道是大楼的管理办法吗?

其实,电梯提供了一个让人简短招呼的绝佳场所。只需要简单的眼神接触、微笑,同时说“嗨,今天天气真好”或“这电梯真慢”,无论什么话都能打破沉寂。这是一招零风险的练习,你大可以满怀自信地去做。因为你很明白,待在电梯里就那么一分钟,或许你永远不会再跟这些人碰面。这个点子是针对“与陌生人交谈”做简单的练习,不是叫你一定要去做和人家接洽生意或是结成终身莫逆(虽然这也可能发生)。

下次你进了电梯后,可以来一个最大胆的“亮相”尝试:你不要直着走进去、立刻转身背对众人——把你的背紧贴着电梯门,脸正对着整个电梯里的人。大家会以为你发神经了,但是你可以直接告诉大家:“我正在上一门名为‘如何克服羞怯’的课,其中有一项作业就是要在电梯里练习面对众人。”我保证你能博得众人一笑,而且你会充满自信地离开电梯。

(2)练习长一点的会话

从今天起,请在银行或超市排队时跟别人说话。在超市结账时,你可以指着画报上的小道消息说:“我前几天在一家自助洗衣店看见过某位明星。”有时候交谈也可以仅止于一声“嗨”,当然,你可能不会以这种方式找到你所爱的人或是你梦想的工作,但是经常做这种练习,会让你习惯与陌生人讲话。

(3)练习和比较不胆怯的人谈话

你可以在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承办宴会的服务生或是修车厂技工的身上,练习你的胆量和口才。这些人由于职责所在,理当很有礼貌,你可以和他们做有趣的交谈。他们和你生活中的任何人一样重要,同时也可以变成你珍贵的伙伴。

(4)请尝试单刀直入的方式

为何要躲开那些胆怯的人呢?你可以大胆走向他们,说:“我一直想跟你说话,但是我很怕接近你。”此语单刀直入,切入对方的自我中心,他们会无法抗拒地问你何以如此。这不仅让你开始了一段谈话,还是种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省了一堆繁文缛节。

(5)练习学会去冒险

多去参加艺廊的开业典礼,并向艺术家道贺。在商场上一旦你听到什么人做了什么有趣的事,请拨打个电话给他(你可以从期刊上得知消息)。你也可以去听一场你熟悉的主题演讲,主动向主讲人介绍自己。尽量接近成功的人,向他们表达赞美恭维之意,如此就能为你开启机会之门。

(6)从谈话中去寻找乐趣

生命充满乐趣,没有什么事必须严阵以待。我们生而为人,是为了要拓展自己、自由思考、全心相爱,这个过程满是乐趣。

积极把新朋友带进你的生活,其收获是让生活得以扩展。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将满是新点子、新朋友和新机会;如果你不开金口、不说一声“嗨”,是无法得到的。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地运用你的沟通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