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侃史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曹孟德借势竖大旗,袁本初一战入绝地

曹操不是没能力,而是干得太用力。颇为讽刺的是,一心做好官的他之所以还能用嘴巴呼吸,完全是因为他老爹花钱办事不遗余力。

对政界失望的曹操将目光转向了军界,他的目光深邃而炽烈。

……

那些年,曹袁一起干过的坏事

曾经有人问笔者:曹操是个什么角?一下子把笔者问懵了。

这个问题居心叵测!

为什么说居心叵测?因为曹操这家伙,典型的多重人格,整个三国里,就数他最难琢磨,三言两语根本没法掰扯——这难道不是有意难为我?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侃史官,笔者对曹操也有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无论说曹操是忠是奸、是善是恶,都不准确。对于一个枭雄,任何一种纯现代、纯道德的评说,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想要了解曹操,咱们还得从头开始聊!

曹操是个正经八百的阉三代,太监有孙子,奇怪不奇怪?一点不奇怪。

在那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曹爸爸为了顺杆往上爬,“大义灭亲”给太监当了干儿子,于是曹操姓什么,成了千古未解的话题。

关于曹操姓啥,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曹操姓夏侯,是夏侯婴的后代;也有说法说,曹操是曹参的后人。至于真相如何,笔者并不知道,让曹参和夏侯婴研究去吧。

夏侯婴:“参,给兄弟个解释!”

曹参:“婴,我也需要个解释!”

和很多高干子弟一样,曹操从小就是个熊孩子,放荡又不羁,品行不咋地,还不好好学习,大家都觉得他将来没出息。只有极少数人持有不同看法。

许劭:“这熊孩子长大,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啊!”

曹操的流氓秉性,从小就暴露无遗,与四百年前的老流氓刘邦有的一比。

刘邦当年斩过白蛇,曹操当年也拍过鳄鱼。

据传闻,不良儿童曹操在禁游区玩耍,突然有一条凶猛的鳄鱼想欺负他。但曹操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施展降龙十巴掌,对着鳄鱼就是一顿啪啪啪,鳄鱼从没见过这么猛的娃,灰溜溜被吓走了。

曹操的勇狠好战,最终使他成了战争惯犯,跟曹操有关的故事,几乎都与打仗有关,他这一辈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当然,也有被打的时候。

曹操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客观上,也是孀妇制造者。

曹操最出格的,是他小小年纪,竟然伙同他人抢劫人妻!

那时的曹操酷爱社交,上至各种二代,下至流氓无赖,都是他的圈中好友。其中最重量级的,就是大公子哥袁绍。

袁绍当时也是不良少年,两个人厮混在一起,好事基本不做,坏事不容错过。

当时城里有户人家,花好多彩礼娶房媳妇,小哥俩原本想闹洞房,但又觉得不够爽,一时兴起就决定抢新娘。

鉴于敌众我寡,二人商议智取猛虎山,啊不,智取新娘子,于是趁着月黑风高——

曹操:“抓小偷啊!”

袁绍:“有人偷茶鸡蛋啦!”

茶鸡蛋这么奢侈的东西,要是被偷,那还得了?婚礼顿时乱作一团。两个坏小子趁乱溜进洞房,吓唬新娘。

袁绍:“小弟今夜夜观天象……”

曹操:“姐姐你命中缺我!”

新娘:“抓流氓啊!”

那新娘喜被日后两大霸主调戏,不仅不深感荣幸,反而大哭大闹、大喊大叫,把主人、宾客全引过来了,声称要把采花大盗绑了阉掉。

哥俩一看大事不好,绑了新娘就跑。

这桩绑架案的后续发展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曹操让袁绍背着新娘子先跑,自己则拐上另一条小道,大喊:“小偷往这边跑了!”大家闻声都跟着曹操屁股后面追,虽然追了半天也没见到贼影,但仍对小少侠见义勇为的精神赞赏有加,曹操不仅诱敌走错路,还混了个好名声,简直不能再皮了。

另一种说法说,两坏蛋挟持新娘子逃跑,袁绍一不小心掉进了坑里,半天也没爬出去,曹操抽冷子喊了一句:“小偷在这里!”袁绍吓得浑身一抖,一股热流……噌地就蹿了出来。二人丢下哭哭啼啼的新娘子,撒丫子就跑。

贼喊捉贼,就是这么来的。

曹操这个恶习后来一直没改,大家都夸奖他——曹操好人妻。

坏事一件,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奸。

事后,袁绍问曹操:

袁绍:“操,问你个事。”

曹操:“爱过。”

袁绍:“你是害我还是救我?”

曹操:“你说呢?”

袁绍盯着曹操望闻问切许久,才蹦出一句:“贼喊捉贼,你最鸡贼!”

曹操笑得花枝乱颤,那嘚瑟的样子,请自行脑补周星星。

袁绍回过味以后,越想越来气,心说我名门子弟,袁大绍爷,向来都是被人宠着、爱着,什么时候让人当猴耍过,于是小脾气一来,给曹操派去了个刺客。

当时,那刀,抡得呼呼有声,结果,曹操毫发无伤。

《世说新语》扯到这里就没了。显然袁绍也不是真想搞死曹操,毕竟两家世交,真搞出事也不好,给他小子个教训就得了。

看来曹操和袁绍从小就是冤家对头,时而同流,时而争斗,最后注定是要搞起来的。

当年,他也是个有底线的人

曹操虽然皮,但起点不低,芳龄二十,就做上了曹分局。

别管当时才能行不行,他爷是曹腾。

小曹同志为了摆脱裙带关系阴影,证明自己的确有才能,任职期间,工作十分卖力,执法非常严厉,亲手把蹇硕为非作歹的叔叔送下了地狱。

鉴于此,高层领导们指出,像小曹这样的优秀干部,在京城管个分局实在委屈,那什么,去地方吧,给个县长当当!

显而易见,这是明升暗降,让人当串给撸了。

小曹同志在基层锻炼不到一年,又因为堂妹夫的妹妹宋皇后出事受到牵连,成了一名待业青年。

不久,朝中势力重新洗牌,小曹同志苦尽甘来,再次应召入朝,成了皇家礼炮(议郎)。

小曹同志依然节操很高,路见不平一吼叫,该开炮时就开炮。可喜可贺的是——其中所有啥用没有的建议,都被领导采纳了!

后来黄巾战队作乱,小曹成了军官,杀敌数万,因功升迁,管理济南。

该同志无私执政,搞得济南官不聊生。济南官场经历了一番大清扫,百姓日子过得很好,齐夸曹操的领导。

很快,上层领导就做出了反应,将曹操调离济南,派往东郡,小曹愤然辞官。

曹操这一赋闲,就是整整四年,全靠老爹四处奔忙,送车又送房,才重新进入官场,成为西园八校尉的四号首长。

他的一号首长正是死对头蹇硕,还好有二号首长袁绍从中调和。

“自”曾经曰过:所谓成熟,就是变得世故。这是“沃·兹基硕德(我自己说的)”

有鉴于多年被人收拾的经历,曹操终于告别了以往的放荡不羁、任性顽皮,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定义。

曹操原本也是个正直的人,有种的人,看不惯官场黑暗的人。

从进入政坛开始,就一心做个样板式的好官,把什么明镜高悬、不畏强权、公正无私、爱民如子等定义好官的标签,拼了命往自己身上贴。可上头非但不支持,还处处下绊子,把他当鼻涕一样甩来甩去,节操给甩了一地!

曹操不是没能力,而是干得太用力。颇为讽刺的是,一心做好官的他之所以还能用嘴巴呼吸,完全是因为他老爹花钱办事不遗余力。

对政界失望的曹操将目光转向了军界,他的目光深邃而炽烈。

你以为三国霸主这就呼之欲出了吗?不,曹在囧途远没有结束!

曹操:“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剩十之一二,是超级不如意。”

因为何进和袁绍两个二百五的自作聪明,引来恶魔董卓入京。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描写曹操以献刀为名对董卓搞行刺,笔者告诉你,根本没有这回事!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为他们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刺董卓这种二愣子才会做的事,别说曹操不会干,就连袁绍都不会干,能当上一方诸侯的,没有人会干!

顺便提一句,行刺董卓的那个人叫伍孚,行为很耀眼,死得很悲惨。

事实上,董卓进京以后,曹操压根没敢和董卓发生正面冲突。恰恰相反的是,董大佬还对曹操欣赏有加,非常希望他能够给自己看场子。

当时,董卓邀请曹操当骁骑校尉,任命函都发到家里了。但曹操心里门清,董卓倒行逆施,将来必被群起攻之。从长远看,给董卓当马仔,早晚得被人宰。

那么问题来了,董大佬的任命函都下发了,不答应等于是找死。

现在的情况是,答应了是死,不答应也是死,到底怎么能不死?

曹操想了一个好办法——跑路。

曹操当年的逃跑简直跟四百年前的刘邦如出一辙,老婆孩子一扔,只带几个随从,便偷偷溜出了城。

朝堂上,高高兴兴等着曹操上班的董卓怒火中烧,一边大骂曹操给脸不要脸,一边下令全国追打曹操。活要见尸,死也要见尸。

曹操撒丫子一顿跑,便跑到了吕伯奢家,随后便有了全民皆知的那句曹氏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这才是曹操第一次跟董卓发生正面冲突,而且还是给人家逼的,论档次,被同样逃跑的袁绍甩八条街。人家袁绍,起码还抽出佩刀,比画那么两下,留给观众一个帅气的背影。

曹操好家伙,完全不要脸面,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开颠。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曹操的心机和城府全面碾压四世三公的袁大绍爷。

曹操最后跑到了河南开封的陈留镇,投奔另一位发小张邈,在发小的帮助下,曹操终于拉起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

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一段阵痛

曹操组建队伍不久,关东诸侯建立“反董联盟”,票选袁绍为带头大哥。曹操带着自己的五千个小兄弟前去支援,被任命为代理奋武将军。杂牌将军,还是代理的……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正统掌握在董卓手中。

不过没关系,曹操是个有觉悟的人,此时的他并不在意做大官,一心只想做大事。然而身份不行,必然人微言轻,曹操现在就是这个困境。

袁绍扯嗓子喊了一声,天下诸侯纷纷响应,都说要把董卓干掉,可实际上,只有曹操、孙坚几个人在战斗。诸侯们表面上同仇敌忾,其实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皇帝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油水捞,自己有兵、有粮、有地盘,这就行了。至于皇帝苦不苦,还请您自求多福!

好在,曹操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老朋友张邈和鲍信,给足了面子与支持。

曹操与鲍信组了个团,发誓要给国贼以沉重打击,却被国贼打击得非常沉重——曹操部队在荥阳汴水被徐荣伏击,双方激战,曹操大败,本人也被流箭射中,还是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得以趁着夜色逃离险境。这一战,鲍信也负了重伤。

事实上各路诸侯通过会议期间的交流,早就确定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他们没等董卓挑拨离间,就各自拉帮结派打了起来。

袁绍作为带头大哥,榜样精神让驴吃了,大家说好了一起“反董”,他却趁乱把公孙瓒往死里捅。

于是诸侯纷纷效仿,各自寻找队友与对手……轰轰烈烈的“反董联盟”,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解散了。

曹操带着本部人马,又开始浪迹天涯。

这个时候的曹操,有官职却没位子,有部队却没粮食,最痛苦的是,他的理想还没丧失。

曹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打董卓他实力不行,打别人他实力也不行。好在适逢乱世,随便造个反都能发展到十几万人,被压制了百年的南匈奴也准备再现祖上的辉煌。曹操好歹有了捞资本的地方,铆足了劲,以少胜多,打得黑山贼和南匈奴哭爹喊娘。

袁绍现在相当厉害了,说话好使,以权谋私给曹操要来了个东郡太守的位置。曹操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当上了兖州地界上的一方小诸侯。

曹操在任期间,黄巾战队死灰复燃,兖州真正的老大刘岱被杀,在好朋友鲍信力推之下,曹操升级做了大诸侯——兖州牧。他原来的位置,留给了自己永远的副手夏侯惇。

这段时期,很可能是曹操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老伙伴袁绍、鲍信、张邈不断给他提供支持,还有不堪一击的黄巾余党供他练级,希望之光慢慢重新点燃……

然而,幸福总是来的那么慢,停留那么短。这一年,曹操“扫黄”成功,得青州兵三十万,鲍信却永远离开了他。

曹操这辈子,敌人很多,手下兄弟更多,但真正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可以说只有鲍信一个。

接下来,袁绍和曹操这对最佳损友再次搞到了一起。

袁绍对袁术,兄弟不和的隐情与内幕

当时的形势是,袁绍曹操刘表结战线,厮杀袁术陶谦公孙瓒。

不知道内幕的读者一定很费解,袁绍和袁术不是亲哥俩吗?他爹确认过的。怎么还同室操戈呢?这就要扒一扒袁绍他爹袁逢的风流史了。

袁绍与袁术是亲兄弟不假,都是袁逢的儿子,但在身份上差别很大。

袁术是嫡出,大老婆生的,名正言顺,属于原生;袁绍则是袁逢见色起意,私会婢女结下的爱情果实,属于私生。

在那个年代,有钱有势的男人可以拥有无数女人。汉朝的男人们一边抱着婢女侍妾寻欢作乐,一边又嫌弃她们生的孩子玷污士族高贵的血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婢女之子袁绍的家庭地位可想而知。袁绍虽然是袁术的哥哥,但袁术只把他视为家奴。

好在袁逢还有点良心,没有太阳升起不认人,他对袁绍的母亲感情非常深,想方设法要让袁绍摆脱万年家奴的命运。

机会说来就来。袁绍的二大爷袁成,不由分说就死了,而且还没生儿子。袁逢趁机玩了个移花接木,把袁绍过继给袁成当子嗣。

据说,袁绍一出生,他这个二大爷就尤其、格外、特别地喜欢他,所以注释《三国志》的裴松之猜测……

笔者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在跟美女侃历史的时候言辞凿凿。

总之,袁逢这个操作非常成功,袁绍一下子由袁术的家奴,变成袁术的堂兄,并顺利继承了袁成的政治资本和家产。

得益于袁逢的运作,袁绍在世人眼中还算出身优渥,有资本吹吹牛、自命不凡什么的。

但作为内部人士的袁术,对这里的猫腻当然一清二楚。原本也没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都是一个爹生的,小时候关系也还不错。

坏就坏在,不知道为什么,非正规渠道出品的袁绍,偏偏从小就比正牌货袁术更优秀,长得也要帅气一些,而且还很会讨家长们的欢心。看到哥哥样样赛过自己,而且家里人还偏向他,袁术的小心眼不舒服了。

这种感觉,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就像我们小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比你帅,比你可爱,还比你聪明!是的,我们从小都有一个敌人,叫“别人家的孩子”。

只要太阳照常升起,明天依旧继续,“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会闪耀在我们的生命里,使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说实话,有时真恨不得打“别人家孩子”一顿。袁术也是一个正常小孩,所以他有这种心态一点也不奇怪。

袁氏兄弟矛盾的真正爆发,始于“反董联盟”的形成,导火索就是谁来做这个老大。

诸侯:“袁家四世三公,我们跟着袁兄弟冲!”

袁术:“小弟不才,抬爱,抬爱!”

然而,这只是袁术的猜想,事实却大不一样。

诸侯:“袁家四世三公,我们跟着袁绍兄弟冲!”

袁绍:“小弟不才,抬爱,抬爱!”

纠正一下。所谓十八路诸侯,其实只有十路,分别是袁绍、袁术、袁遗、张邈、孔伷、刘岱、韩馥、王匡、乔瑁、鲍信。曹操参加了“反董联盟”,但当时他并不是一路诸侯,因为他级别不够。另外、孔融、张超、张杨、公孙瓒、马腾、孙坚、陶谦这七人,要么压根没去,比如公孙瓒,要么不够格称诸侯,比如孙坚。只不过,《三国演义》强行给刘关张加戏罢了。

这就把袁术气坏了:论级别,我比私生绍高;论血统,我比私生绍正,都被糨糊迷眼了吗?凭什么选他不选我?

但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一切无法改变,袁术只能对袁绍横挑鼻子竖挑眼,外加背后碎碎念:他娘是婢女!他是私生的!私生盟主吧!

袁绍被扒了底,按理说应该暴跳如雷、反戈一击,但问题是,弄出自己丑闻的是弟弟,还是实锤的。再者,自己当这个盟主,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对不起弟弟,于是选择了隐忍,没有撕起。

袁绍:“抱歉了术术,也许是我还不够好。”

遗憾的是,作为第一领导,袁绍没有管理好“反董联盟”,大家散伙后,袁绍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制造个吉祥物!

为什么要制造吉祥物呢?因为现在的皇帝是董卓立的,代表着正统,董卓排个气,都可以说成是圣上旨意,反倒把袁绍他们搞得跟乱臣贼子一样。怎么办?

袁绍说好办!——翻滚吧!汉献帝,我们不承认你!我们要立一个新皇帝,拼皇帝,董卓我们不怕你!

袁绍这个疯狂想法在朋友圈一发布,关东诸侯立马疯狂拥护,袁绍觉得自己真有才,就去和曹操臭显摆,没想到曹操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来。

曹操表示:天下人之所以愿意跟着我们干,是因为我们在搞董卓这个大坏蛋。皇帝虽然年龄小,但他不是熊孩子,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受了董坏蛋的挟持。你要是一意孤行,咱俩就分手。

当然,分不分手的,袁绍根本不在乎,你曹阿瞒就带兵五千,跟我装什么国宝大熊猫,离开你地球还不转了?

于是转头又去问袁术,想借共同言语和利益,缝补一下兄弟关系。

袁术接到袁绍准备另立皇帝的消息,心里冷笑不已:看见没,私生的就是低级,就这么点出息,立什么皇帝,有能耐你立自己啊!咱们老袁家本来就四世三公,你再弄个皇帝,了不起五世四公,还有没有点新意!

事实上,袁术也是另有打算,他也想搞个皇帝当当。此时的袁术身在南阳,和土皇帝没有什么两样,这种级别的生活过惯了,淘气的野心就开始泛滥了。

兴致勃勃的袁绍在兄弟和弟弟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小脖子一梗:呵呵……既然你们两个蠢材不肯干,绍爷我自己干!到时候老子吃肉,别怪我不给你们汤喝!

没想到,袁绍相中的吉祥物死活不干!这个吉祥物叫刘虞,放话说:如果你硬逼我当皇帝,我就收拾收拾到匈奴那里去。

剧情发展到这里,拥立新君的事只能不了了之。从此,袁氏兄弟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另一方面,袁绍因为和公孙瓒在河北抢地盘,闹得不可开交,吃饭睡觉拉臭臭,都在想着把公孙瓒干掉,可是,他又担心曹操在背后捅刀,索性大谈交情,拉拢结盟。

把可能的敌人变成队友,不就有更大的力量去对付真正的敌人了吗!

袁术当然也不甘寂寞,积极扩充,原本想拉刘表加入自己的阵营,可刘表非但不合作,还手一滑,把袁术手下的猛人孙坚给弄死了。

袁术占不到刘表的便宜,就拉拢公孙瓒一起搞曹操,没想到二对一还被反踢,让曹操撵得一路奔逃。

袁绍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很生气地说:术术,你和谁好我不管,但你怎么能找公孙瓒?如果你不离开他,我就和刘表在一起啦!

结果就变成了袁绍刘表曹阿瞒对战袁术公孙瓒,曾经的兄弟和战友,彻底成了对头。

眼尖的读者可能发现了:说好的陶谦呢?陶谦这个时候正坐山观虎斗呢!陶谦观了半天,发现曹操只顾追杀袁术,顾头不顾屁股,就在后面给了曹操一下,抢了曹操的地盘任城。曹操回手就是一个大招,十倍奉还,连下徐州十余座城池。

曹操同学这学期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已经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了。

是不是和《三国演义》讲的不太一样?当然不一样,这就好比你不能把《戏说乾隆》当“乾隆正史”来看一样。

爆个料:我们的罗先生为了尽量给刘皇叔制造美感,连带着把陶谦也扭曲成了谦谦君子,非要说曹操以报爹仇为借口先动手,强抢老实人陶谦的地盘。事实上,陶谦老实个锤子!他不仅主动打曹操,还把人家的爹扣在手里当人质。只不过,他没想到手下有两个只认钱的笨蛋,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曹嵩捅死了,因而才爆发了徐州血案。

河南宛城,一个美女引发的血案

男人有两大不能忍,杀爹妈之仇,夺妻儿之恨。

曹操操起了报复的大刀,魔鬼一样杀向徐州,一路佛挡杀佛,人挡杀人,见鸡杀鸡,见狗杀狗。

当时的情况是,陶谦虽然一度大难临头,但曹操因为粮食没带够,最后不得不在大好局面下无奈撤走。

陶谦心知自己抵抗不了曹操,曹操要是再强行来一次的话,估计真能把自己的小命给弄没了,于是跟公孙瓒借了个在部队里打酱油的当援手。

陶谦:“瓒瓒,能不能把皇叔借我?”

公孙瓒:“你一边去,我一向拒绝不良印刷品!”

陶谦:“耳朵大特爱哭,非说自己是皇叔!”

公孙瓒:“拿走,不谢,别还!”

说真的,刘备这时候就是个皮球,滚来滚去,谁拿到手里算谁的。那么陶谦为什么偏偏相中了他?

因为他怂!

毕竟,如果陶谦请了公孙瓒、吕布这样的猛人来看场子,日后徐州姓啥就很难说了!

另外,刘备这个人特别能装,走到哪都是一副老实人模样,大家都被他给骗了。

那么,是不是刘备一来,就把徐州解救了呢?罗贯中先生都不好意思这么说。

真正解救徐州的人,是张邈和吕布,哥们与敌人联手,对曹操痛下杀手。

你可知道曹操与张邈,曾经关系有多好。

当初张邈惹翻了袁绍,袁绍要曹操把老张干掉,曹操顶着巨大压力说:“让我对不起兄弟,你想多了!”

曹操征徐州凯旋,老友相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关系就铁到这个地步。

所以曹操千算万算用算盘算,也没算到张邈会要自己好看。倘若张邈是为了自己升级,倒也说得过去,可为什么要把兖州送给长期霸占貂蝉的吕布呢,这可就太气人了!

原来,就在刚刚过去的不久之前,袁绍把公孙瓒狠狠一顿操练,声望急剧上蹿,实力瞬间裂变,张邈害怕曹操被袁绍压弯,早晚会向自己发难,于是和吕布勾搭成奸,给曹操来了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叛。

这在心理学上叫囚徒困境,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悲哀地败给了猜疑链条。

曹操原本也算磊落心胸,张邈的背叛让他从此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

自己的老巢要丢,哪还顾得上报仇,曹操回师兖州,与吕布打得头破血流,双方互有胜负,谁也没把谁干服。

后来饥荒爆发,严重到了人吃人的程度,两个人说:“一二三罢战,回家陪媳妇吃饭!”

这时袁绍乘虚而入,一顿勾引,撩拨芳心。

此时的曹操,历经生活的残暴、父亲的噩耗、兄弟的插刀,心情极其糟糕,一度想就这样从了袁绍,管他江湖热闹,我自平庸到老,幸有程昱的劝阻与陪伴,才使他的斗志重新点燃。

程昱表示,袁绍这个人空有野心,但却没有大智慧,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将军要是从了袁绍,恐怕韩信、彭越的往事,就是你明天的故事。

曹操瞬间打了个冷战,仅靠手中的三个小县,玩了命与各路诸侯周旋。

当元气逐渐恢复,曹操立马再战吕布。

这一次,曹操三战三胜,兖州重新回到手中。

曹操果然没有食言,张邈三族化作飞烟。吕布向徐州逃窜,这时陶谦已经完蛋,徐州成了刘备的地盘,曹操想约刘备一战,首席谋士荀彧万般阻拦。

荀彧为何会对刘备如此忌惮?

荀彧:“忌什么惮,他就是个鸡蛋!”

没错,刘备此时好比软壳鸡蛋,江湖几位大佬,他跟谁死磕都是一个结果——瞬间散黄。

但刘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张飞:“我大哥贼能装孙子!”

所以陶谦刚一挂掉,刘备立马把脸皮一撂,主动站队袁绍。

当年江湖有个规矩:新入伙的小弟,要纳投名状表示诚意。于是刘备屁颠屁颠奔赴前线,铆足了劲去跟陶谦曾经的队友、袁绍此时的对头,已经被曹操打软了的袁术死磕。

曹操如果在这个档口去打刘备,就等于跟袁绍叫板。

袁绍现在什么状况?霸着青、幽、并、冀四大州,是天下最牛的诸侯。虽然刘备是个软壳蛋,但打狗也要看主人是吧?

所以这段时期相对平静,曹操没约架,但也没闲着,捡了个皇帝,事业从此风生水起。

转过年来,曹操代表官方招降了宛城军阀张绣。军旅寂寞再加上得意忘形,就做出了一些不要脸的事情。

曹操收编张绣以后,志得意满,于是又开始打起了别人媳妇的主意,就问左右:“这里有没有漂亮女子呢?”

老曹的侄子曹安民心领神会,说:“张绣叔叔张济的媳妇邹氏,长得相当不错。”

曹操忙命人赶快请来。眯着眼睛一看,这邹氏的确花容月貌,曹操一见色迷心窍,便强行收了,夜夜欢愉。

按理说,张绣新降,理应好好安抚,曹操应该顾及人家的面子,搞好团结,增进感情。毕竟江山要紧,美人易得,来日方长。就是真喜欢这个女人,也该和张绣打好招呼,以礼聘娶,给足张绣面子。可这时的曹操估计太得意忘形,也是欲火中烧急不可耐了,毫不顾忌地做起了坏事。再者,你做了也就做了,悄悄进行不行?可曹操偏偏要搞得人尽皆知。

这下张绣面子彻底挂不住了,就有了弄死曹操的想法。

史书上说,张绣忍受不了自己的婶子受辱,也有江湖传言,说张绣和他的小婶子不清不楚。总之,张绣觉得是曹操让他失去了做一个好人的机会,于是又是那个毒士贾诩,帮张绣策划了一出偷袭大戏。

曹操此时正忙着和张绣婶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没什么防备,被杀得丢盔弃甲,一路狼狈逃窜,一直从今天的河南南阳跑到泌阳,才得以喘息。

这一次,曹操被揍得相当惨,他是侥幸逃脱了,可折了嫡长子曹昂、一级战将典韦,侄子曹安民也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而亡,以如此代价换来的邹美人也在乱军之中不知所踪。

这还不算完,曹操的正妻丁夫人发飙了!曹昂幼年丧母,由没有生育的丁夫人抚养长大,视如己出。对丁夫人来说,自己含辛茹苦培养的宝贝儿子就这么没了,而且还是死于老公的风流韵事,这个心结怎么能解得开?

她怒骂曹操:“你害死了我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随即回了娘家。后来,曹操曾亲自去找丁夫人,他抚摸着丁夫人的背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丁夫人没搭理他,曹操走到门前又问:“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还是没搭理他,二人关系从此断绝。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修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好色的曹操,这一次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后来大家经常拿这件事取笑曹操:曹操好人妻,代价杠杠的。

贾诩,那个让曹操又恨又爱的男人

曹操此次惨败,可以说完全败于贾诩之手,贾诩这个人非常值得一提。

当初,贾诩便深知李傕、郭汜这两个土匪一般的武夫难成大器,跟随他们早晚会被殃及,便找个理由辞官而去,开始明哲保身。

后来,贾诩在他的老乡将军段煨那待了一段时间,贾诩看出段煨对自己只是表面礼遇,实则内心猜忌,怕自己夺了他的兵权。于是骑驴找马,准备跳槽。恰好这时张绣频频对贾诩暗送秋波,贾诩便转身投奔张绣去了。

有人问贾诩:“领导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这哥们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若待久了,说不准哪天他就会把我弄死。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联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张绣那边正缺谋士,我去了对他来说是如虎添翼,必然善待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张绣降。曹操地盘还没占牢呢,就开始惦记人家的婶婶,弄得张绣非常没面子,心里发狠要收拾曹阿瞒。贾诩给张绣出主意,让他跟曹操说:“我的部队需要调动防区,可是战车不够,东西装不下,只能让士兵自己带着武器盔甲,从您的防区路过,特来向你请示一下。”

曹操此间正色迷心窍呢,也没深思,大手一挥:批准了!

于是,曹操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此战也成了他惨败的代表作之一,每每有人想羞辱他,都会提及。

曹操逃脱以后,报仇心切,第二年卷兵重来,直奔张绣,而袁绍则乘虚袭取许都,曹操无奈,只能匆忙撤退。张绣欲率兵打歼灭战,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

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

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

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胜。”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得胜后,张绣向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罢了。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让雇主重视你价值的最好办法,是帮雇主的对手打败他。

贾诩也知道,张绣这个人不是枭雄之才,他对自己足够优待、信任倒是真的,但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最后一定是被淘汰者,所以为了自保,他还得跳槽,跳到一个足够强悍的领导身边。这一次他选择了曹操,那个曾经被他用计诛杀了爱子、爱侄、爱将的人。这次他不仅自己跳,还拉着张绣一起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眼看着就同意了,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按正常人的逻辑,当时天下就袁、曹两大军团实力最为雄厚,而且袁家更胜曹家一筹,不投靠袁绍还投靠谁呢?但贾诩自有算计:

第一,自己屡次帮张绣痛打曹操,让实用主义者曹操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曹操这个人喜欢沽名钓誉,如果他连有杀子之仇的人都能宽恕,那绝对是好大一块招牌,天下贤能必然趋之若鹜。曹操志在四海,一定能做出正确取舍。

于是他胸有成竹地对张绣说,将军放心投奔曹操吧,我敢断言他不计前嫌,而且还会好生优待,高官厚禄都不在话下。

果然,张绣归顺曹操后,曹操故作宽容:“让我们两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吧!”不仅如此,还拜张绣为杨武将军,又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结成了儿女亲家。贾诩则拜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

事后,曹操拍着贾诩的肩膀说:“哥们,我看好你,是你让我的名声扬于天下,这份功劳我记在心里了。”

荀彧表示:袁绍无能,可以战胜他

书接上上回。

宛城之战不久之后,吕布再次反水,霸占徐州,下放刘备到小沛,与袁绍的关系也宣布告吹。

曹操逮住机会,毫无顾忌地对徐州出手了。曹老板一鼓作气,收服皇叔,吊死吕布,成为徐州之主。如果要他发表获奖感言,他要说的一定是:“感谢吕布蠢如斯!感谢吕布蠢如斯!感谢吕布蠢如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曹操很喜欢刘备,让他做了正牌左将军,还和他一起青梅煮酒吹牛皮,说天下诸侯用筷子扒拉,算得上英雄的,你信不信,就咱俩!

然而,刘备却利用曹操对他的信任,借着带队出差的机会反攻徐州。曹操伤心之余,雷霆万击,刘备扔下老婆跑路,关羽知道曹操的特殊癖好,只好留下来为嫂子守护。

此时曹操和袁绍,号称北方双骄。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很遗憾,这二位都是雄性动物,哥俩终于在一个叫官渡的地方彻底撕破了脸皮。

当年,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好一顿修理,袁绍却借机写信讥讽曹操,可把曹操气坏了,将袁绍书信让荀彧观看,说:“我现在想要收拾他,但力量无法与之匹敌,阿彧,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较量于成败场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纵然弱小,也必将变得强盛;如果是庸人,纵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项羽的存亡,足可以使人明白这个道理。现今与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了。

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狭窄,任用人才却疑心太重,您明正通达,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在度量上胜过袁绍;

袁绍遇事迟疑犹豫,少有决断,往往错过良机,您却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拘成规,这在谋略上胜过袁绍;

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能确立,士兵虽多,却不能巧为任用,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虽少,却都奋战效死,这在用兵上胜过袁绍;

袁绍凭其名门贵族,装模作样,耍小技而博取名誉,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者大多归附于他,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荣,行为谨严克己,而在奖励有功之人时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效的士人都愿为您效劳,这在德行上胜过袁绍。

凭借这四方面的优势辅佐天子,扶持正义,征伐叛逆,谁敢不从?袁绍强大又有何用?”

顿了顿,荀彧又说:“如果不先取吕布,那河北也不容易图谋。”

曹操还有疑虑:“诚如您所说。但我所忧虑的,是担忧袁绍侵扰关中,引发羌、胡叛乱,向南引诱刘璋,那样的话我就要用兖州、豫州来对抗天下的六分之五了。那该怎么办呢?”

荀彧告诉他:“关中将帅数以千计,没有人能统一起来,只有韩遂、马超最强。他们见崤山以东地区正在争战,必定各自拥兵自保。现在如果以恩德招抚他们,派遣使者与他们通好,即使不能长久安定,但至少在您平定山东之前,足以不生变动。关西的事情可以托付给钟繇,这样您就可以放心出征了。”

曹操依言而行,收张绣,诛吕布,北渡黄河,击斩眭固,攻占射犬,控制河内郡,为抗击袁绍做足了准备。

在是否抗袁的问题上,曹操集团内部又展开了一场辩论。

孔融反对与袁绍抗争,他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谋臣替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做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啊!”

荀彧分析说:“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一席话,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官渡之战一开始,由于力量上的悬殊,曹军屡屡战败,曹操也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他写信给荀彧,说军粮完了,是不是可以把袁绍引到自家地盘。荀彧很快回信:不行。他分析了双方的优劣:“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

曹操采纳其建议,继续坚守待机。

田丰乱我军心,绑起来关禁闭

曹操稳住关中,袁绍很难再联合其他诸侯剿灭曹操。但是,他有数十万兵马,而曹操仅有三四万兵马,论实力,袁绍仍然更胜一筹。于是,袁绍命大将颜良、文丑为先锋,刘备为后阵,自己带领主力,直奔许都讨伐曹操。

关羽秒杀颜良,报答曹操知遇之恩,一人一马一把刀,千里送嫂嫂。

曹操和袁绍相比,本就差点硬实力,却以博大的胸怀放任敌人如虎添翼。英雄惜英雄,这是曹操身上的一抹亮丽。但刘关二人的接连背叛,无疑寒了他的心,使他在被迫害妄想症的路上越走越远。

袁绍本来优势相当明显,可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坏就坏在他有儿子,还是亲生的。

官渡之战伊始,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决定和袁绍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曹操知道刘备不简单,如果不趁他羽翼未丰之时除掉他,任由他做大会对自己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决定先领兵攻打刘备。

此时,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对他说:“曹操东击刘备,一时半会儿不会罢兵,大哥你如果能举兵偷袭曹操后方,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定可打得曹操屁滚尿流。”但袁绍却因为孩子生病,不肯出兵。田丰气冲冲地退了出来,边走边说:“猪队友啊!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可惜啊,可惜啊。”袁绍听说以后,恼羞成怒,从此疏远了田丰。

等曹操打败刘备还军官渡后,袁绍孩子的病好了,他才匆促决定出兵,田丰认为战机已失,不可贸然出兵,再次进谏说:“曹操既然打败了刘备,现在许都必有重兵把守,已不再空虚了。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常能以少胜多,不能轻视他,需要从长计议。”袁绍不仅不听,还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田丰拘了起来。

白马一战胜利,曹操将城中百姓全部迁出,沿着河边往西撤退,准备加强延津方面的防御。袁绍大怒,下令即刻渡河追击曹操,沮授极力劝阻却毫无作用。沮授失望地说:“掌权的狂妄自大,每个人只求贪功。唉!黄河悠悠,我还有机会返回河北吗?”沮授心灰意冷,于是称病告假。袁绍非但没有批准,还剥夺了他的兵权,将他的部队全部拨给了郭图。

延津之战,袁绍命大将文丑率军先打头阵渡河,自己和刘备紧随其后。曹操利用袁军轻敌冒进的心态,诱敌深入,结果把袁军杀得落花流水。大将文丑也被诛杀。颜良与文丑是袁绍麾下的两名大将,二人被杀,袁军士气大减。

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之后,曹军与袁军进入相持阶段。袁绍仗着人多势众,在官渡北面的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与曹军隔水对峙。曹操虽战胜了两仗,却没有扭转弱势的局面,袁绍兵多粮足,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扳倒。

袁绍率领大军继续向前推进,渡过黄河,在紧靠沙滩处筑营,连绵数十里。曹操则将大军两翼分开,构成独有战地。就这样,双方遥遥相望地僵持着,曹军的粮食也越来越少,士气逐渐低落。

不听沮授言,祸事已不远

这种情况下,曹操下令,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袁绍则修筑壁楼,堆起土山,从高处向曹营发箭,一时箭如雨下,曹营招架不住,将士们只得架起盾牌走路,但壁楼、土山不久就被曹军的“霹雳车”轰毁了。一计不成,还施一计,袁绍又暗凿地道通往曹营,不料,曹军早有准备,在营中挖掘长沟进行防御。曹军虽然处于守势,但还是派兵袭扰了袁军的运粮车。

两军就这样处于胶着状态,持续了一百多天,河南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背叛曹军,投靠了袁军。局势对于曹操来说越来越不利。

于是,曹操写信询问留守许都的荀彧,想讨教个权宜之计,荀彧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逐条为曹操分析了利弊,再次鼓励曹操坚持下去。

然而,这种有利于袁绍的态势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当时,袁绍派淳于琼带领万余人北迎运粮车,粮草关系全军安危,沮授特别提醒说:“小心曹操偷袭!”

沮授这个人作为一名谋士,是非常有才的。

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时,沮授曾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而这个计谋被曹操用了一辈子,而且用得相当成功,次年曹操就在荀彧的建议下迎献帝迁都许县,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命长子袁谭为青州都督,沮授反对,认为是祸胎,但袁绍坚持是要令三子各据一州,以观察其能力。袁绍死后,三子因争位而大战,自相残杀,曹操没费多大力气就消灭了他们。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集合宗族,散尽家财,并说:“袁公在官渡胜利的话,我们就会跟着一起无限荣耀,但战败的话,我们估计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真是悲哀啊!”

沮授的弟弟沮宗不认同,说:“曹操的兄弟没我们多,战马也没我们多,哥哥你何必惧怕呢?”但沮授看得出曹操的雄才,他说:“以曹兖州的大略,又有挟天子的资本,我们虽然攻灭公孙瓒,但军士疲倦,将军骄横,军队的破败正在这一举。”

官渡相持时,袁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沮授劝说:“颜良性格狭窄,虽然勇猛但不可独自任用。”反对任用颜良独自领军,袁绍不听。曹操救刘延,斩杀颜良。

袁绍将渡河之前,沮授又认为袁军应该留守延津,分兵进攻官渡,如果战胜,再增兵官渡也不迟;否则,兵众也可以安全撤离,但袁绍不听。沮授叹息,称病不见,袁绍因此对他怀恨在心,将沮授所余部队交由郭图统领。

袁绍领军行至阳武,刚刚下定寨栅,沮授出谋划策,他认为袁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不如操兵英勇;曹军虽然精锐,但粮草储备不如袁军。曹军因为粮少,只求速战;袁军粮食充足,应该坚守不战,跟曹军相持,早晚拖垮曹军,取得战争胜利。

袁绍大为光火:“田丰慢我军心,我正想得胜回来拿他是问。怎么你也这样去做?”他命令人将沮授监押起来,等打败曹军后跟田丰一块治罪。从整个三国历史来看,沮授的这一策略与后来司马懿熬死诸葛亮的方法不谋而合。但当时的袁绍正踌躇满志,怎么能听得进去逆耳良言。

沮授被软禁,仍心忧袁氏。他担心粮草基地乌巢有失,连夜求见袁绍,说道:“适才我看天象,太白逆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斗、牛之分,恐有贼兵劫掠的危险。乌巢是我军储备粮草的重地,应该提高戒备级别。主公速遣精兵猛将,在山路不间断巡逻,防止被曹操算计。”

袁绍怒斥沮授:“你是待罪之人,不思悔改,还一味放言惑众。”他一怒之下,杀了放出沮授的监押人员,重新安排人员看押沮授。

沮授叹道:“我军亡在旦夕,只怕我的尸骸都将不知落到何处了!”

官渡,官渡,为何我输得一塌糊涂

与此同时,许攸则提出偷袭许都的建议,因为此时许攸意识到,曹军倾巢而出,许都定然守备不足,此时若能派轻骑奔袭许都,能既快又省地结束战斗,而且许攸还料到此时的曹军粮草已然不足,若能攻下许都,则断了曹军粮草的来源,到时曹军自会不战而降。

然而,刚愎自用的袁绍没有听进去分毫,无所动作。

这时,袁绍的第二批运粮辎重车队的一万多辆也已到达。袁绍把这些粮食和军用物资都堆积在前线大营的北后方,也就是距离四十里路远的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命令大将淳于琼率军一万余人在乌巢驻扎守护。

事有凑巧,此时有人告发许攸的儿子犯法,袁绍决定要严加惩罚,许攸感到事情不妙,一则自己的儿子犯法自己必然难逃罪责,二来袁绍刚愎自用,败绩必然,不如趁早开溜的好,于是投奔曹操。

曹操光脚迎许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许攸带着曹操直接烧了袁绍的秘密大粮仓乌巢,没有粮食还打个什么仗,袁绍在实力明显高出好几筹的情况下,被曹操扭转了局势。

袁绍听闻粮草被烧,大怒,而后听了亲信郭图的意见决定攻打曹操大营。张郃冷静地说:“曹操大营十分坚固,我们恐怕一时半会儿攻不进去。万一淳于琼再被擒,我们全体都要被俘。”

可是,袁绍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他命令张郃、高览带重兵去官渡攻击曹营,只派少数人马去解救乌巢。结果没有料到,曹操的士卒死中求生,奋力搏杀,一鼓作气攻下淳于琼营寨,斩杀淳于琼等将士,还把所剩军粮焚烧一空。随后又击败袁绍的增援部队,俘虏了袁军一千余人,割下了每个人的鼻子;俘获的牛马,割下了每头牛马的嘴唇或舌头,然后驱逐他们回袁绍大营。

张郃、高览攻打曹军大营,遭到曹军奋力抵抗。左边杀出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杀出曹仁、李典,三路夹攻。袁军正想撤退,却遭到曹操人马从乌巢赶回,四下围住厮杀。张郃、高览不敌,只得夺路逃回。

袁绍不解,分明是自己兵队占优势,为何会被打得如此惨败。袁绍身旁的郭图谗言进谏,想要拿高览、张郃问罪。高览大失所望,对张郃说:“袁绍听信谗言,迟早会败,不如我们去投奔曹操吧!”张郃看到袁绍这样对待自己,也只好同意投奔曹操。

二人带着自己的兵马投奔曹操,留守大营的曹洪对张郃、高览两位的投降,不敢相信,荀攸倒是一眼看穿其中的原因,便说:“张郃足智多谋,在袁绍麾下确实屈才。况且,他的计谋并不被采纳,这才是他归附的真心,你不必担心。”曹洪这才放心让他们入营。曹操回营后,听说张郃、高览两位大将前来投降,十分高兴,立即封他们为将军。

袁绍大军连连失利,几名大将被斩杀,几名谋士投降曹操,使得袁军上下惊恐,不知所措,军心动摇。许攸劝曹操趁机火速进攻。张郃、高览打头阵,曹操采纳了这样的建议。当天夜里,曹军兵分三路出兵,袭击袁军,袁军被打败。

而后,曹操又同荀攸商议,扬言曹军已兵分两路,一路去夺取酸枣,直接进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另一路取道黎阳,断了袁军的归路。这消息传到了袁军大营中。顷刻间,袁军士兵崩溃,四散逃命。不得已之下,袁绍只好与袁谭慌忙逃走。慌乱之际,甚至没有披上战甲,只得用丝巾包住了头发,率领剩下的八百余步骑兵,北渡黄河。而曹军一路追杀,直到袁绍渡过黄河为止。而后,曹军又把袁绍大营中的贵重物品全部占有。

此次官渡之战,虽然曹操只有三四万人马,袁绍有十万余人马,最后,曹军却杀死袁兵七八万人马。

沮授没来得及追随袁绍渡河,结果被曹军俘虏。不过,他不仅没有示弱,反而大喊:“我不是投降的,我是被俘的。”曹操念在自己与沮授是老友的份上,亲自出帐迎接他,说:“当下兵荒马乱,我们无法相互联系,想不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你了。”沮授无奈地说:“袁绍不能听信良策,自取其辱;而我没有投到明主,使才智不能施展,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袁绍没有军事和政治智慧,不会欣赏你的谋略。但天下大乱,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希望能跟你共同磋商。”曹操恳切地说。

沮授只好又说:“我叔父跟兄弟的性命都握在袁绍手里,我若是投奔于你,他们就会被杀。所以,请您尽快杀了我吧。”

曹操叹息说:“我要是能早点得到您的帮助,天下的事都不必担心了。”说罢,便命令部下把沮授给释放了,还给予了他特别厚待。但是不久之后,沮授想要偷偷逃回北方,曹操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位一心逃走的好友处决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从而更加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及北方的地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年,他四十六岁。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曹操想利用袁绍刚刚被击败,不会轻易兵下南方的机会,借机攻打南面的荆州刘表。还把大军移到了大丰收的安民(今山东东平西南)一带,以解决军粮问题。

荀彧认为曹操的这一策略不够缜密,便十分冷静地分析了当前形势,说道:“袁绍刚刚被击溃,军心势必不稳,人心涣散。我们应该就此机会一举歼灭,以除大患。如果南征,路途不仅遥远,运输粮食也是个问题。要是袁绍再重整大军,乘虚而入,我们将陷入被动的状态啊!”

曹操听罢,觉得十分有道理,便搁置了攻打南方的计划。当年夏天,曹操为了震慑袁绍大军,沿着黄河示威,并击破驻防仓亭(今山东东阿)的袁绍部队。

到了秋天,曹操回到都城许县。却闻讯刘备受袁绍之命,侵扰汝南,曹操便亲自率军进攻汝南。刘备不是曹军的对手,难以抵挡猛烈的攻击,弃城去荆州投奔了刘表。

次年正月,曹军在河南谯县整顿三个月,再次北上,进驻官渡,准备向袁绍的大本营邺城进军,意图一举歼灭袁绍。

老子这次打仗,就是为了帮你抢甄洛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而归,曹操迅速整顿军马,渡过黄河,紧追袁绍。袁绍与曹操的兵马实力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一筹,因此,袁绍败北之后,心有不甘,认为自己仍然据有大片土地,为了一雪前耻,召集了河北四州之兵,在仓亭扎寨,打算与曹操决一死战。

前面说到,曹军乘胜追击,与袁绍军队摆开阵势,交锋厮杀。曹军的徐晃军团出战,袁绍的幼子袁尚英勇善战,将曹军的部将史涣杀于箭下。

曹操尚未击溃袁军,反倒被杀一名大将,心中十分烦闷。他对众谋士说:“像这样的厮杀对阵,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样消耗下去,对我军不利!”

程昱趁机献计:“以往有秦末楚汉之争,高祖皇帝十面埋伏之计,让项羽乌江自刎。我们何不效法?”曹操来了兴致,让程昱继续讲下去。

“我们就将军队退到黄河边上,背水为阵,伏兵十队,引诱袁绍前来。”

曹操大惊道:“这不是太危险了吗?”

程昱笑道:“兵法上讲,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没有退路,自然拼死求生,众将士一定稳胜袁绍。”

曹操仔细思考过后,觉得程昱的计谋可取,便采纳了他的意见。他下令将全军分为左右各五队,左列,一队夏侯惇,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列: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许褚为中军先锋。

次日,十队人马先行,预先埋伏起来。到了半夜,曹操伙同许褚率军前进,佯装偷袭袁军大寨。袁绍见曹操率兵前来,便大笑道:“曹操这下可是自投罗网。”于是,下令所有五寨人马,全力迎战许褚大军。

许褚一战便退,佯败逃走。袁绍率军追赶,厮杀之声四起。等到天亮,袁绍将许褚逼到黄河边。曹操趁机大喊一声:“后面有袁绍的追兵,前面是黄河,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大家不如决一死战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活着的机会!”曹军众将士一听,瞬间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杀向袁军。许褚一马当先,挥刀斩杀袁军十来个将领。袁军方寸大乱,只好撤退。

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支兵马冲出追击,袁绍带领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但没想到,跑了十来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又跑了数里,左边李典、右边徐晃两支人马截杀过来,袁绍父子胆战心惊,休息之时,奔入寨门,埋锅造饭,正要吃时,左边张辽、右边张郃,径直前来冲寨。袁绍顾不得吃饭,慌忙上马率领剩余士兵冲出仓亭,人困马乏,曹操又率大军赶来,袁绍拼命逃离。又被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惇,挡住去路。袁绍大叫:“如果不拼死一搏,我们都要被活捉了!”袁绍和儿子们奋力杀出,侥幸逃跑。

而后,袁绍痛苦地大哭,长叹道:“我一生经历战事数十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过!”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令各部将回各地整顿军务,自己则带着袁尚回冀州养病去了。经此一战,袁军溃败不堪,曹军声威大震。曹军趁着自己士气正足,一鼓作气追击北部,直到打败了强大的袁绍,这为统一北方扫清了极大的障碍。

官渡一战之后,袁绍一蹶不振,心里觉得自己输得太窝囊了,最后窝囊死了。

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坑爹儿子自相残杀,曹操坐收渔翁之利,顺便又收了个人妻,不过这次没便宜成自己。

这个人妻叫甄洛,袁绍的二儿媳妇,据说一下子就迷倒了曹操爷仨。

《世说新语》上说,曹操打下邺城第一件事,就是找甄洛,至于目的,还用细说吗?谁知,让曹丕这小子抢先了!曹操只得改口说:“老子这次打仗,就是为了帮你小子抢甄洛!”但对甄洛的特殊感情,老曹一直压抑在心中,有生之年对自己的儿媳妇可好了。

在这场战役中,袁绍错过了多次成功击败曹操和挽救战局的机会。比如说,田丰和许攸偷袭许都的建议,都是天赐良机,尤其是许攸提出袭击许都的想法条件更为成熟,又如张郃建议先救乌巢的想法也是可以扭转战局的意见,但是袁绍都没有采纳,结果一败涂地。

回眸三国那段铁马金戈的历史,官渡之战的刀光剑影犹在眼前。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这场战争时说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在这里,诸葛亮指出了袁绍的名气比曹操大,资本也比曹操雄厚,但曹操最后却得胜了,得胜的原因是“人谋”。诚然这场战争的胜利和曹操善于谋划分不开,但是袁绍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糊涂无知也是重要原因。

有了四世三公的名望,有了庞大的军队,对于成就一番事业来说,是多么好的机遇啊,但是袁绍没有把握住,于是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曹操,历史的轨迹也不再是以袁绍为主线了。

至于那个许攸,立功之后就忘了自己算是老几,大庭广众下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被曹操弄了个人首分离。

几年后,曹操横扫北方,一家独大。哦,对了,西北还有个老马家,但老马家典型的有勇无谋,难成大器,不着急收拾他,让他继续窝在山里撸串吧!

此时的曹操虽然年龄已老,但老当益壮,他的目光盯着远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两个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