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廿年逐梦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饮水思源 感恩奉献

王立力(2013级)

半个月前微信上俞老师发来的征文消息把我的思绪拉回了2013年,那时候我刚刚进入ACM班,十周年的《携手》也才刚刚出版的,还记得曾经用了一个晚上通宵读完,少年意气,心潮澎湃。时光荏苒,当年刚毕业的高中生如今成了快毕业的老博士,顿有恍如隔世之感。ACM班给我带来太多成长与收获,心中感恩拙笔难书万一。ACM班群星璀璨,作为一个没啥天赋的普通科研人,我想分享一些成长中的小事,来表达对ACM班还有俞老师的感激。在二十周年班庆之际,祝ACM班再续辉煌,携手超越!

科研新手的“一站式入门”

经过了读博这几年的洗礼,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ACM班的基础课程设置和各类科研机会。首先是基础课程设计得十分科学且系统,几乎是科研人必备“工具箱”,数学分析,概率论,科学计算,线代和抽代都大有用处。这几本本科时的教材我甚至至今还放在书架上,看论文时遇到什么忘了的概念还要去翻一翻。不过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学子讲坛》这门课,科研无时无刻离不开presentation,两年来自己讲了4次听了上百场同学们的演讲,受益良多。

如果说全面和课程设置扎实了科研的基础,那ACM班的各类机会便是给了我们腾飞的舞台。在大三的暑假,我其实没有想好以后要不要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在去MSRA实习之前其实自己找学长内推了国内三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结果便第一次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其中一家公司的面试时,我洋洋洒洒给出了一道算法题的解法之后,面试官怎么也不相信KMP算法(没错,就是那个字符串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无比坚信是O(nm),最后当然是毫无意外的都被拒了。经历了这些“毒打”之后,MSRA的实习机会我便格外珍惜。当天晚上微软的刘老师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吃饭住宿。第二天的“面试”更是轻松愉快,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跟微软各个组聊聊各自的研究兴趣,做个匹配。我心里非常感激俞老师给的这个机会,相较于自己以个人身份去面试时的经历,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业界对于ACM班这个金字招牌的认同和信任。大二的暑假跟着安排进了吕老师的实验室实习,大四的时候跟着安排进了MSRA,“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博以后认识了更多的人,跟他们交流了更多的事,才知道这些机会的来之不易。事非经过不知难啊,俞老师的用心良苦,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一生。

毕业后的读博体验

开始读博,压力山大。和国内相比,美国读博的体验有其“残酷”的一面,也有“自由”的一面。“残酷”之处在于,本科以后,美国的学校基本把研究生看作雇员而不是学生。学生宿舍是肯定没的住的,住宿通勤等一应生活问题都得靠自己解决。导师跟学生之间也比国内更像“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就我所就读的学校而言,如果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导师就有可能停掉RA(research assistant)的资助,这时候就得自己去联系学院的各个授课老师去找一份他们课上的TA工作(teaching assistant)的工作,一边当TA一边搞科研。那是不是一直当TA也就安稳了呢?也不是,每学期结束都会由老师给每个TA打分,如果拿到两次低分那就再也做不了TA了。如果既没有RA也没有TA,那基本上只有退学一条路了。而自由之处也在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没有特别紧密,所以如果发现研究方向不感兴趣换导师更为容易,基本跟新旧导师说一下轻轻松松就换了,一些学校在低年级还有滚动机制,让学生在每个导师实验室里都体验一下,如果实在不想读了,只要把相应的学分修完然后拿硕士学位毕业,算是学生和导师之间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但有一点和国内是相通的,那就是一切科研基本全部要靠自己,是一个前期要耐住性子不断积累然后厚积薄发的过程。导师的职责一般在于拉经费,买设备,维持整个实验室的运行,基本上如果能RA管够,能在科研大方向上给出建议并且帮着改一改论文就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导师了。

既然是积累的过程,那前期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每天看文献,做实验,但是都不work,投入很高但是却几乎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任何正反馈。最焦虑的时候是在博三上学期,我一篇论文都还未发表,而同期的其他博士生已经两三篇在手。那段时间我一度反复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不如干脆拿个硕士退学去工作。而无奈的是解决这一切也没啥捷径,否则人人都是科学家了,只能是再多看看文章,跑跑数据,思考思考以及和别人多交流交流,总结一下就是多学,多试,多思,多问。而当第一篇文章出来之后,往往意味着“修成正果”,在某一个小领域已经算是“小专家”了,后面的研究便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这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点点感觉非常开心,之前经历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结 语

在ACM班,在交大还有在读博期间学到最多的不仅仅是怎样做学问,更多的是怎样做人。就像俞老师从前经常说的那样“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从孩子,学生,到助教,intern的小“mentor”,甚至以后再到老师、父母,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身不由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也渐渐意识到,即使事情不是我的错,那也不代表我没有责任。再拿前文里我本科时候的遇到的面试来举个例子,那时候的我会吐槽一下遇到的神奇面试官,然后归结于运气不好。但若是现在,我在发现对方某些知识理解不了的话,我会立刻再想种解法,猜猜他所期待的答案是什么,毕竟我是要面试而不是算法教学。其他的问题也是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得扛起责任,主动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为每一个问题找到现实可行的解。伟大的科学发现固然惊天动地,三尺讲台亦可书写人生。俞老师、带我本科实习和毕设的吕老师,微软的谢师兄还有现在读博期间的导师,他们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曾经给过我很大的触动,也一直在我最艰难的时刻鼓励着我。饮水思源,在对受到的所有帮助永远心怀感恩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能力把这份帮助传递下去,让世界变得更好那么一点点。

简介:王立力,男,ACM班2013级。高中毕业于江苏省金陵中学。现在Dartmouth College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图表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