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紫茵
曾经无数回听人说,紫茵,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干吗不出一本书?这个问题,早先从未想过,真的,哪有功夫去想。现在,可以想了。
1992年正式走上职业记者岗位后,大大小小的音乐活动报道不计其数,形形色色的音乐人物采访不计其数。无论担任记者编辑、主任编辑、副总编辑,我的脚,从未停留;我的笔,从未歇息。永远冲在音乐新闻第一线,我的理想我的梦。勤奋,这是我听到最多的一条评语。偶然看到江苏读者、博友“罗密欧”发文,《音乐界应该注意的一个名字》:“长期的阅读使我清楚地看到她(陈志音)的笔杆何其勤奋,她的艺术感触何其敏锐,特别是她的文笔,更是连我这样中文出身又生性挑剔的人也由衷钦佩。……而且,这不仅是态度的勤奋,如果没有出笔迅捷这样的心智和技能,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一个默默用功的人,非常需要鼓励。鼓励就是鞭策,长期身处音乐周报采编合一、业务与管理双肩挑的状况下,仍然坚持月均出稿一至三万字,如果加上外稿,一年文字量大约20万到30万。因为“量”的积累,而发生“质”的超越。
我采写过的中外音乐家,可以拉出一份长长的名单,保守估计,数百人;其中,深度采访的,近百人。大家谈论我的这些“人物”类文章,经常会异口同声地肯定:“已将新闻采访上升到人文采访的高度。”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自觉追求:新闻的客观、理性固然重要,但文字中理应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的色彩。而我这些文字,本身就是受访音乐家其深层内涵、原生特质与人格魅力投注与反射出来的光彩!从个体到群体,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我和音乐家一次次的交谈,就如同经历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从中我获得无穷的启示与感悟,并为人生储备更多的养分和能量。
我常想,十个媒体记者群访一位音乐家,写出十篇报道文章,应该具有十种角度十种风格十种味道。正如我的家乡驰名世界的川菜,岂能用一个“麻辣”以偏概全?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那才是川菜真正的特色与妙处。所以,我对那些“机械”化的访谈,坚决不接受;我对那些“通稿”式的文章,坚决不接受。写“人”,真不容易;写“名人”,更不容易。因为,大多数名人都很忙,他们没有空闲的时间静下心跟你聊天;大多数名人都很有个性,他们高度敏感极端纤弱且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大概,全世界全中国的记者大多喜欢问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名人渐生厌倦不胜其烦,那就套用既定格式应对敷衍媒体采访屡试不爽。很多情况下,中国的“名人”基本就是“完人”;很多情况下,中国的“名人”基本就是“先人”。我多么希望,“紫茵”写出的“人”,独具一格,别有神韵!
虽然深知大多数音乐家绝非“完人”,他们身上也难免存在着普通人的人性弱点、人格缺陷。但,我自有我理想化的精神追求。我希望我笔下的音乐家,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鲜活生动的。通过我的眼睛、我的心灵,读者更多看到音乐家的正面、正派、正直,阳光、主流、积极。而某些负面、阴影、瑕疵,颓丧、沉沦、迷失,尽可能模糊、省略、淡化、回避……我坚持一个原则,即,绝不搞八卦新闻,绝不要耸人听闻;绝不向受访者挑衅挑战,绝不去伤害受访者,哪怕是无意识或不小心。我首先将受访者视为朋友,一定要使他们充分地信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诚意、善意、敬意。关键是做好功课有备无患,深谙某些敏感问题注意回避,不追问、不深究,他们才会放心、甘心、交心。再大的腕儿,再红的角儿,初次过招,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相识相知,君子之交随遇而安。我希望我写音乐家,尽可能不带成见偏见,不仰视俯视侧视;尽可能平视透视多角度全方位。但,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相当距离,有时甚至产生冲突撞击裂变。有时,我感到平衡、理性、控制、调整,很难、很难……
那些年,经常四处奔波采访报道,经常静守书案改稿编版,还有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永远理不清干不完,大量自写文稿基本都是带回家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有多少个午夜、有多少个凌晨,独自挑灯点蜡伏案写作。人看我,自讨苦吃;我看我,苦尽甘来。采写音乐家的过程,我非常享受!他们的创作、成果,他们的烦恼、痛苦,那些伴随成功的点点滴滴……我努力要求自己:感悟体会、心领神会。面对面的“访谈”已经结束,心连心的“对话”即将开始。我希望我的笔触,深及音乐家的精神层面与灵魂境界。我希望和所有的受访者,思想有碰撞,情感有交流,见解有差异,审美有追求,从而在文章里完成彼此之间的互动共鸣。我要求自己的“人物”写作,必须用心、用情、用功、用力!曾经有位前辈音乐家语重心长:紫茵的文章,可不是一篇篇新闻稿,而是一件件艺术品。我以为,这是读者对我最高的奖赏。虽不能说受之无愧,但我想说,讲究,讲究文章富于应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永远是我自觉企及的目标。
紫茵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