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秋和战国,紧紧相连却又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常常被人们误会成同一个时代,那么如何区分这两个时代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地列举两个时代的不同。
首先,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阳是东周开始的标志。东周又被划分为两个时代,分别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至公元前476年,这一名称来自《春秋》这部著作,也就是《春秋经》,它是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鲁国史书,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战国时期则是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的得名就容易理解,因为在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期。
我们一般把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末年,当时主政晋国的霸主晋文公分设六卿掌管军事大权,到了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权力日益壮大,矛盾加深。先是韩、赵、魏、智四卿联手将范、中行氏赶走。公元前455年,智氏在韩、赵、魏的打击下也灭亡了,韩、赵、魏毫不客气地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代表向周天子要求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当时三家掌握着军事大权,实力强大,周天子已是无可奈何,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韩、赵、魏三家封为诸侯,之后三家成为中原大国,加上其他四个大国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之后,齐国国内也发生了政变,这便是发生在战国初期的田氏代齐事件。齐国是东部的大国,为姜太公后代的封地。公元前672年,当时齐国的霸主齐桓公从陈国招收了公子陈完,意欲让陈完负责齐国的建筑工程,让他以“田”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陈完便在这里扎根,到了公元前489年,田氏第五代田乞官位到大夫,发动政变,使用心狠手辣之计迫害了当时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扶持齐悼公作为新一代的国君,田乞的官位也一跃成为齐相,将朝政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到了田和这一代,他干脆把当时的国君齐康公赶到齐国的海边,自己做了齐国的国君。公元前386年,田和成为周天子的诸侯,仍继续使用齐的国号。
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区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不同。春秋时期,周朝君王的势力不断削弱,诸侯势力日益壮大,矛盾激化,开始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春秋战国的战争都是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民,支配其他的诸侯国,但两个时代的战争性质并不相同。春秋属于奴隶主阶级的争霸战争,而战国属于地主阶级的统一战争。
政治上,春秋时期的政治矛盾在于各诸侯国争霸,井田制开始瓦解,私田制取而代之,所以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国力,争做霸主,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调整税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就是征税的多少取决于你自家拥有多少土地且质量如何;也有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就是公平公正地按亩收税。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在经济、军事方面,尤其是在赋税制度上,其性质属于维护奴隶主统治、富国强民的政策改革。战国时期的政治矛盾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法家思想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确立封建制,建立地主阶级统治,便立法废除井田制和封建贵族的特权,不再实行分封制,改为推行郡县制。这一时期的变法涉及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历史上著名的魏国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包含这些方面。到了战国时期,周朝的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等基本上已经土崩瓦解,而战国变法的性质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下的春秋时期多以集体生产为主,铁犁牛耕刚开始出现;而到了战国时,井田制逐渐衰弱,最终确立了私田制,铁犁牛耕也普遍推广使用,家庭式农业兴起,封建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水利方面,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建芍陂;战国时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成都也因此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手工业渐渐与农业分离,手工分工更加明确细致,手工技术也得到巨大进步,特别是在冶铸业、漆工艺、煮盐业、酿酒业等方面有很大的技术突破。商业也日益发达起来,在中原地区的市场可以买到各地的特产,同时出现了铜币类的货币。在春秋时期,人们更加崇尚金银珠宝,到了战国时,人们将拥有更多的金属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此时城市也繁华起来,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都等,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春秋时各诸侯国单纯地控制属于自己的城邑及其附近地区,城邑之间有大量荒漠地,诸侯国只有“点”的片面概念;到了战国时期,大片的荒漠地得到人为开发,城邑之间建立起了联系,诸侯国之间实现从“点”到“面”的进步。
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激荡,出现大批名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其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还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时百家争鸣的场面更为盛大,对政治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各诸侯国为了吞并其余各国,统一天下,纷纷采用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如魏国的西河之学和齐国的稷下学宫。教育上,春秋时期主要以官学为主,“学在官府”,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学子;而春秋末期孔子带来了私学的思潮,到战国时期私学已经取代了官学成为教育学的主流,教育的对象与阶层范围更为广泛。
春秋诸侯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是这两个时代的主要政治局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社会大变革下导致的“百家争鸣”局面也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为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