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道路:弯柳树村奔小康纪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有的人为财富而奋斗,有的人为仕途而奋斗。

而有的人,一生就是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宋瑞就是那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良好的家教家风,让年轻的宋瑞有了一颗善良而忠贞的心;共产党的引领,让共产党人的宋瑞,选择了一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路。

在弯柳树村,她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住进村子,访贫问苦,146户贫困户,14个自然村,她走了个遍。

记得驻村后,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连续走访了37户贫困户。看到不少卧病在床、生活困顿的贫困户,有的家庭破屋烂院,简直无法生活;有的人家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连吃饭的碗都是烂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村里竟有这么苦、这么穷的贫困户!她当时就忍不住心酸落泪。

那天晚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她住在贫困户邓学芳的家里,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想到走访贫困户看到的情景,内心就突然涌出无限的酸楚,竟忍不住默默地哭了。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之初,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穷苦人谋幸福,就成为她的使命、坚定的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么多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还有这么多生活清贫的老百姓。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这场脱贫攻坚之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多么伟大的战略部署啊!它对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太重要了,它将改变中国,亦将影响世界。

目睹贫困户的艰难,体味老百姓的疾苦,宋瑞的内心翻江倒海,思绪万千,难以平静。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受到了一个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肩头的千钧重担。

她的内心,甚至为此感到隐隐的羞愧和疼痛。

扶贫的路上,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省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宋瑞下定了决心,她要在这里投入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到底,奋战到底,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宋瑞在弯柳树村一把火都没有点着!

弯柳树村的扶贫咋扶啊?

宋瑞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和痛苦之中。

最终,宋瑞顿悟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她深刻地意识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贫瘠和麻木,是村民文化的丢失和价值观的混乱。如果不改变贫困户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懒”的思想,不引导他们内心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不激发他们内心沉睡的内生动力,再好的扶贫政策也扶不了根子上的贫,单靠政府的帮扶,即使贫困户脱了贫,也还会返贫,而且得不偿失,难拔穷根。

痛定思痛,迎难而上。宋瑞说:“扶贫必须先扶心,扶贫必须先扶志。”

她毅然决然,在村小学的教室里,创立了息县第一个村级传统文化道德大讲堂。一开始,村民不愿意去听课,都在观望。她给村民发毛巾、挂面、牙膏、洗脸盆儿、暖水瓶等礼品,想方设法把他们拉进讲堂里。宋瑞向村民讲古今孝道,讲积德行善,讲邻里和睦,讲做人之道,讲家和万事兴,讲幸福靠奋斗。

宋瑞不仅自己讲,她还把时任息县县委书记余运德、县长金平、宣传部部长余金霞,都请到弯柳树大讲堂来讲,把北京“致良知四合院”的名家请到弯柳树村讲王阳明的“致良知”。

就这样,把传统文化一点一滴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党和国家制定的每一项扶贫政策,让弯柳树的村民越听越想听,听的人越来越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瑞讲传统文化,在息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企业家深受感动,捐资30万元,为弯柳树村建了能够容纳200多人的“弯柳树村道德大讲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弯柳树村通过开展道德大讲堂,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化育人心,“天理、良知、人心”逐渐成为村里人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慢慢形成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氛围。村民从开始的观望、不听课,发展到后来的占座位听课。

在不知不觉中,村民开始不打麻将了,把老人接回家赡养了。对层出不穷的这些好现象,宋瑞会通过村里的高音喇叭进行表扬,把他们的故事和照片,张贴在村文化墙上,号召全村学习。

宋瑞激动地说:通过“开讲堂、讲孝道,树孝风、定孝制”,开展弯柳树村“好婆婆”“好媳妇”“好村民”“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村民都积极参与,全村的正能量被激发出来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升起来了,村民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富”,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富”。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宋瑞和老百姓成了最亲的人,她也成了老百姓最信任的人。

她说:“在弯柳树村,在弯柳树村的群众中,我终于找到了扶贫的智慧,找到了脱贫的力量。我一次次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磨砺自己,在脱贫攻坚中锤炼自己的党性,纯粹自己的心灵,共产党员的党性在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净化和提升。”

宋瑞还说:“乡亲们把我当亲人,我把弯柳树村早已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