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五百年(套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三家分晋

一、战国序幕

没有谁是永远的强者。

春秋史证明了这点,曾有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大地是晋国与楚国争雄斗霸的舞台,其余百十个诸侯国只是在背后摇旗呐喊,充当小喽啰的角色。然而当春秋的大幕徐徐落下之时,吴、越两国却令人瞠目结舌地异军突起,令老牌强国黯然失色。楚国差一点亡于后起之秀吴国之手,晋国命运虽不至于如此惨淡,却也狼狈不堪,不仅众叛亲离,失去霸主的宝座,甚至后院起火,自相残杀,遂使国力一衰再衰。

高傲且自尊的晋国人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有着一流雄心与军力的大国,岂可沦为二流的混混儿呢?带领晋国走出低谷的关键人物,正是内战英雄赵鞅。

如果不是赵鞅,晋国恐怕早就四分五裂了。晋国的强大得益于独特的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并不掌握在君主手中,而是在几大家族手中,即所谓的“六卿制”。到了春秋晚期时,执掌权柄的六卿分别是知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六大家族轮流坐庄。这种灵活且富有竞争性的制度确保了晋国的政治活力与领袖的才能,在历代晋国元帅或执政中,几乎没有谁是庸才。不过这种制度却难以称得上尽善尽美,它的副作用是各大家族间相互倾轧与血腥内斗,每积蓄一定时间便有一次大爆发,每次爆发势必有一个或数个大家族从权力舞台上消失。

公元前497年,晋国陷入大分裂的危机,六卿中的中行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与其余四大家族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晋国的内战很快演变为中原的大战,试图摆脱晋国控制的齐国、郑国、卫国等联手支持叛乱的中行氏、范氏武装集团,对他们来说,这是削弱晋国实力的良机。树倒猢狲散,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幸灾乐祸地看晋国的洋相,可是他们却低估了赵鞅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晋国政府军以一己之力挫败叛军与齐、郑、卫等诸国联军,捍卫了军事大国的荣誉并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凭借着无人可及的功勋,他当之无愧地在知跞去世后,成为新一任的晋国元帅与执政。可是要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任重而道远。一来是齐国缓慢地复兴,虽然国力不如晋国,但也足以领袖东方;二来是小喽啰见风使舵,一旦察觉到晋国没有以前那么强了,便纷纷扬长而去,寻找新的靠山;三来是吴国在东南不可遏制地崛起,大有称霸中原之志。

赵鞅心里十分清楚,晋老大一呼百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内战的巨大损耗与创伤必须用时间去恢复与愈合。显然,晋国的对外政策要做出调整,称霸已经不是首要的目的,休养生息与积蓄力量才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事实证明,没有晋国领导的中原成了火药桶,“弭兵之会”后的和平局面渐渐被打破了。宋国与郑国爆发了十四年战争(前495—前482年),在此期间,宋国还顺手牵羊灭了曹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实力不算强大的鲁国也偷偷摸摸,攻破邾国并俘获其君主。最有雄心壮志的,当属后起之秀吴国,吴王夫差显然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东南一隅,他野心勃勃,要驾驭马车凭陵中原。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终于迫不及待地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兵分两路从海、陆齐头并进。被吓破胆的齐国人借国君的人头乞降,他们杀死齐悼公以换取吴国的退兵。以“仁君”自诩的吴王夫差慷慨地放齐国人一马,可是齐国人还没来得及庆幸,就从边疆传来消息:晋国的战车已轰隆隆地开到了。

自从平定内乱后,赵鞅除了两次象征性地讨伐卫国与鲜虞国之外(此两国在晋国内战中均支持叛军),在对外关系上,晋国始终保持低调。其实卫国与鲜虞国都只不过是小角色,在中原敢于叫板晋国的重量级对象,只有齐国。在赵鞅平定内乱的八年战争中,齐国不仅一而再地出兵干涉晋国内政,而且在叛军失败后,又收容了叛军领袖中行寅与范吉射,扮演着反晋联盟领袖的角色。赵鞅早就想报仇雪恨,好好教训一下齐国人,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晋国实力的恢复尚待时日,另一方面敌人也太多了。如今机会来了,齐国在吴国的猛轰下,俨然成了落水狗,赵鞅也会做这种落井下石的勾当,此时不揩油,更待何时呢?

当被视为“蛮夷”的吴国人高举“不伐有丧之国”的传统道德旗帜时,长期领袖中原的晋国人竟然抛弃了这一文明的价值观,礼的原则遭到践踏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实际、更加残酷的时代即将到来。晋国的战车长驱直入,在齐国境内横冲直撞,占领犁丘、辕邑后,又摧毁高唐城,一直攻打到赖邑才尽兴而回。

尽管这次复仇行动十分解气,但是赵鞅的风头很快便被吴王夫差盖过了。一年后的公元前484年,吴国大军又一次兵临齐国,并取得了艾陵之役的伟大胜利,齐国军队战死三千人,损失八百辆战车,前线五名大将成为吴国人的俘虏。凶悍的吴国兵团又一次证明了他们是天下至强,三大传统强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成为其手下败将,只要再力压晋国,吴王夫差便可以实现号令天下的梦想。

晋吴的交锋不可避免,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谈判桌上。

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既是吴王夫差人生的顶点,也是他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晋、吴两国代表在嘴皮子上你来我往,争夺盟主宝座,双方僵持不下。低调隐忍的赵鞅差点失去了耐心,愤愤地说道:“我们干脆击鼓列阵,跟他们干一仗,这样就可以分出谁先谁后了。”然而与吴国反目并不利于晋国恢复元气,在关键时刻,赵鞅强行咽下一口恶气,把盟主宝座让给了吴王夫差。

事实证明,赵鞅的隐忍是对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心情来享受盟主的快感,因为在黄池之会的同时,越国人乘机倾巢而出,进攻吴国的首都。吴国的命运由是开始直线下滑,一直到被越王勾践将其版图从地图上抹去。原来“以退为进”可以是一种战略,原来隐忍是为了等待强大对手遭到致命一击。

元帅赵鞅在外交战线上全面收缩,也是因为他预感到了晋国新一轮的内斗很快就会到来,赵氏家族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历史上,赵氏家族就曾经遭遇灭顶之灾,并成就了“赵氏孤儿”的不朽故事。赵鞅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他怎么会忘了家族的痛史呢?按道理说,如今赵鞅掌权,赵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为什么他会有一种深深的担忧呢?尽管他见惯了大风大浪,可是每当他看到一张脸时,就会有几分恐怖感,这是一张英俊的脸,也是一张邪恶之脸,他有一种预感,这个人将是赵氏最大的敌人。

这个人名叫知瑶。

在那个时代,“知”与“智”是可以通用的,故而他又被称为智瑶,也称为智伯、智伯瑶等。提到知瑶,不能不说到知氏家族,这个家族在晋国根深叶茂,是从荀氏家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知氏从荀氏中独立出来,始于荀首,他曾经担任晋国中军副帅,这是国家第二把手。知氏家族出过两位元帅(执政),一位是知(又称荀),另一位是知跞(又称荀跞)。

晋国内战爆发时,作为元帅兼执政的知跞权衡利弊,抛弃了与自己出自同门的中行氏家族,而与赵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老奸巨猾的知跞一方面拉拢赵鞅,另一方面又压制赵氏势力,试图在几大家族之间保持自己的优势。然而老天爷帮了赵鞅的大忙,知跞在公元前493年一命呜呼,秉承轮流坐庄的传统,赵鞅顺理成章地成为晋国执政。

内战改变了晋国的政治模式,“六卿制”由于中行氏与范氏的叛乱而被“四卿制”所取代,此时的晋国权力集中到了赵、知、韩、魏四氏手中,其中又以赵、知二氏最为强大。在执政十几年后,赵鞅渐渐老去,权力的轮盘要转向哪儿呢?谁是下一任的执政呢?知氏家族的知瑶便是不二的人选。

知瑶是前任晋国执政知跞的孙子,他的父亲知申才能平平,在知跞去世后继承卿位,成为晋国四卿之一,赵鞅当政期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由于晋国四大家族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因而在确定家族继承人选上,必须相当谨慎,否则可能危及整个家族。知申十分喜爱儿子知瑶,因为知瑶身上汇集众多优点,时人称他有“五贤”,就是有五大优点。

哪五大优点呢?

第一是相貌堂堂,是个美男子,春秋战国时,对人的长相是比较重视的;第二是武艺高强,无论是射箭还是驾马,都是一流的好手;第三是才艺超群,唱歌跳舞样样精通,不要小看这个,春秋战国时代外交礼仪中,经常要进行才艺表演的;第四是文思敏捷,能言善辩,头脑反应很快很灵活;第五是坚强刚毅,果敢而有决断心,有领袖才能。

这么一个人简直是完美的化身,知申当然很满意,打算把知瑶立为家族继承人。可是这个决定引起族人知果的强烈反对,知果说:“知瑶不如知宵!”知宵是知申的另一个儿子。知申听了很奇怪,知宵无论长相、武艺、文才、心智上都不及知瑶,这是尽人皆知的事,知果为什么偏偏要反对知瑶呢?

知果斩钉截铁地说:“如果立知瑶为继承人,知氏必定灭亡!”这个结论骇人听闻,他接着解释说:“知宵虽然能力不及,但有仁爱之心。知瑶有五大优点,但心术不正,用这些才能来做坏事,又刻薄寡恩,试想想谁愿意服从他呢?”可是这种危言耸听之论根本无法改变知申的决定,仁义的传统正在一点点地消失,不是吗?吴王夫差为了所谓的“仁义”,放勾践一条活路,事实却证明这是自找麻烦罢了。

精于识人的赵鞅并不想把赵氏的命运押注在知果的预言上。就算知果的预言成真,知瑶有一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前程,可是赵氏会不会比知氏更早毁灭呢?

与知瑶的聪明才智相比,赵鞅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出类拔萃,至少表面上看去缺少了点领袖气质,这不得不让赵鞅为家族的命运深深担忧。他预感到赵氏与知氏两大家族之间势必要有一次你死我活的较量,他必须要未雨绸缪,特别在挑选接班人上必须要下足功夫。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赵伯鲁与小儿子赵无恤。依照传统,长子继承父业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今晋国政坛步步惊心,各大家族都不约而同地立贤不立长,以确保家族的航母能在有才能的船长手中平稳航行。

赵鞅设计了一道特殊的考题:他写了一篇家训诫言,一式两份刻在竹板上,分别交给了两个儿子。这是赵鞅数十年从政的心得与总结,他希望儿子们能牢记在心中。只要遵循这些法则,赵氏家族无论遭遇何等困境,总还有一线生机。他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切记在心。”

他只说了一遍,在以后的三年里,只字不提这份训诫竹板。三年后的某日,赵鞅唤来赵伯鲁、赵无恤,他要以考官的身份来对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首先应考的是长子赵伯鲁,严厉的父亲要他背诵出刻在竹板上的文字,赵伯鲁两眼发直,愣是一个字也诵不出来。背不出来也就罢了,当赵鞅要看他的竹板时,他都不知扔哪儿去了,找不着了。这样的表现,令赵鞅着实沮丧,赵伯鲁明显是扶不起的阿斗,希望只能寄托在赵无恤身上了。

所幸的是,赵无恤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对竹板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当赵鞅要检查他的竹板时,他从宽大的袖中取出—这或许是出自他的勤奋,或许是得到高人的指点,但不论如何,他的表现堪称完美,赵鞅完全满意。就这样,赵无恤成了赵氏家族的接班人。他的最大优点是坚持与耐心,他身上没有知瑶那么多亮点,唯一能胜过之处,便在于他的坚持不懈,他不以精巧见长,却能靠笨拙来取胜。

知子莫若父。赵鞅心里明白,倘若以才华相比,赵无恤完全不是知瑶的对手。知瑶成为下一届执政,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尽管晋国是四卿制,但赵氏与知氏是耀眼的红花,而韩氏与魏氏只是陪衬的绿叶。野心勃勃的知瑶必定成为赵氏的心腹之患,深谋远虑的赵鞅要在自己去世前安排好退路,于是他唤来心腹尹铎,派他去镇守赵氏家族的封邑晋阳。

八面玲珑的尹铎心知赵鞅用心良苦,他直言不讳地问道:“派我前往晋阳,是为聚财呢,还是为求一个保障呢?”赵鞅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尹铎,深信自己没有看走眼,只是简单地回答道:“要求一个保障。”尹铎心领神会,不再多问,便动身前往晋阳。到了晋阳后,他实施惠民政策,减轻税赋,讨好百姓,并把这一切功劳记在赵鞅身上,故而晋阳百姓对赵氏家族是举双手拥护的。

公元前475年,执政十七年的赵鞅终于迎来死神的召唤。临终前,他把赵无恤唤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倘若有一天晋国有难,你一定要回到晋阳,尽管晋阳距离首都遥远。你要信任尹铎,不要因为他年轻而看不起。”其实赵鞅心里很明白,他在位时,知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可是此人掩藏不住其野心,终究有一天会张牙舞爪向赵氏开战的。

赵鞅去世了,知瑶无可争议地成为晋国执政。这一年(前475年)是传统史学界所认为的战国元年。春秋的背影远去,战国的大门开启了。

尽管都是诸侯争雄斗霸的演义,但春秋与战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春秋时代还坚守着仁义的底线,传统的精神仍被奉为圭臬,残酷战争表面上还披着一层文明的袈裟;相比春秋,战国时代多了几分冷酷与血腥,实用主义兴起对抗道德主义,思想突破传统的界限,更加自由奔放与丰富多彩,平民阶层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登上原本属于贵族的政治舞台,中国大地的巨变进一步加剧着……

在赵鞅执政的十七年里,晋国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最初那几年,内有叛军,外有数个国家武力干涉,可是雄才伟略的赵鞅在刀锋上从容起舞,逐一打败各个对手。在他执政的后期,宁可息事宁人,对外低调,甚至在黄池之会上把盟主头衔丢给了吴国,从而避免了与强大的吴国兵戎相见。这种低调无疑是有远见的,盛气凌人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得意多长时间,在越王勾践的频频打击之下,吴国已全面落败。

在赵鞅去世的这一年,越王勾践的大军包围吴都,吴国的灭亡已指日可待。吴王夫差举目四望,才发现自己早已树敌过多,大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是他的敌人,只有晋国还勉强算得上盟友,毕竟他与赵鞅在黄池之会上签过盟约啊,盟约上还有“好恶同之”的字眼。于是夫差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晋国身上,这时赵鞅已经去世,赵无恤会不会因为父亲的缘故出手相救呢?

出手相救?

简直是笑话!当年吴王夫差与赵鞅为争个盟主头衔,差点打起架来。虽然赵鞅最后忍辱负重,勉强做出让步,可这毕竟是丢脸的事情。赵无恤原本可以义正词严,甚至幸灾乐祸地回绝吴国人的要求,可是他偏偏要摆出一副道义的架势,又是节食,又是派出使者慰问吴王,做足了面子后,一兵一卒也没有派出。

赵无恤在这个时候如此做作地表演,自然有其用意。如今知瑶春风得意地登上执政的宝座,人又帅又有能力,自然有不少的拥护者。相比之下,赵无恤不论武功还是文艺,都不及知瑶,更糟的是,他长相丑陋,跟知瑶站在一起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赵无恤有自己的本领,他不比武、不比文、不比美,而是觑中知瑶的最大缺点:狂妄自大、缺乏仁爱之心。因此他在吴都被围时,假惺惺地张扬自己的“道义”,捞了国际名声,却没有半点实际行动。我们必须说,这位丑陋的赵氏宗主确实有老奸巨猾的一面。

最能说明赵无恤老奸巨猾的一件事,莫过于他用下三烂手段灭了代国。

说起代国,那还是晋国的友好邻邦,特别是与赵氏家族关系很好。代王的夫人,就是赵无恤的姐姐,可是弟弟居然打起姐夫的主意了。当时赵无恤服丧期还未满,可是他已经盘算着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把代国收入囊中。于是他北登夏屋山,摆下酒宴,邀请代王前来。你想想,代王是赵鞅的女婿,如今岳父去世了,前来表示一下哀痛之心也是应该的,他没有丝毫的怀疑,一口答应了。

可是谁会想到这竟然是一出鸿门宴呢?身着白色丧服的赵无恤摆了酒席,款待代王一行人,在席上用一种叫铜枓的器具来盛饭。餐具有时候也可以成为杀人凶器,在侍从斟酒之时,早有装扮成厨师模样的刺客不动声色走到酒案边,抓起沉重的铜枓,冷不防地朝代王的脑袋猛击过去。那效果就是石头砸在鸡蛋上,代王的脑浆迸出,当场气绝身亡。与此同时,代王的随从们也纷纷被埋伏在一旁的武士所击杀。

杀死代王不是目的,鲸吞代国才是目的。服丧中的赵无恤丝毫不顾忌血光之灾,大开杀戒,以武力强行征服代国。赵无恤实在算不上是有道义之人,只能说是厚黑高手,厚时则摆出道义的架势,黑时则六亲不认。有这样的弟弟,当姐姐的算倒霉透顶,代王夫人得知自己的夫君竟惨死在弟弟手中,她对着苍天大哭一场后,用尖头簪子插入自己的喉咙,追随夫君的亡魂而去。她的遭遇得到了代国人民的同情,后来人们把她死难的地方称为“磨笄山”。

赵无恤用卑劣的手段吞下代国,并导致姐姐之死,这至少令他遭到族人的非议。他很明智地用借花献佛的方式来挽回声誉,把代国之地慷慨地封给自己的侄儿赵周。赵周的父亲赵伯鲁,本是赵鞅长子,没有通过父亲的测试,最后丧失了继承权,因而心情郁闷以致英年早逝。赵无恤把代地封给了赵周,无疑是对当年抢走赵伯鲁继承权的补偿,同时弱化逼死姐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吞并代国一事来看,赵无恤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本领,但此时晋国呼风唤雨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新任执政知瑶。

知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赵鞅的时代,吴国的威胁是可怕的,由伍子胥、孙武调教出来的吴国军队无敌于天下,连晋国都不敢与之争锋。可是如今在越王勾践凶狠的报复之下,吴国从一头壮老虎变成一头病老虎,而且病得奄奄一息了,神气的勾践正准备对吴国发动最后一击。无论是中原的晋国、齐国,还是南方的楚国,都幸灾乐祸搬着凳子来看勾践的表演,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时,吴国的命运被终结了。

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越王勾践有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呢?此时的越国,把吴国都吞下了,其军力之强,殆可称为天下第一。勾践灭吴后,会齐、晋诸侯于徐州,泥菩萨周元王特地给勾践封了“侯伯”的头衔,所谓“侯伯”便是诸侯之长,是领袖。面对勾践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即便是盛气凌人的知瑶也不得不收敛其锋芒。所幸的是,勾践灭吴只是为了报仇雪恨,并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这是出于明智的考虑。越国偏居东南,文明落后,虽然在勾践的铁腕与卧薪尝胆的精神鼓舞下,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但这种军事上的强大并非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坚实基础之上,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勾践很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他把吴国所侵占的楚地、宋地、鲁地分别还给这三个国家,明明白白昭示天下,他无意征服天下。

越国军队无意染指中原,这对知瑶来说,真是个好消息。他上台三年以来,之所以延续赵鞅低调的外交政策,便是要等待吴越战争的结果,评估一下东南两强对中原政局的影响。如今一切水落石出了,吴国已粉身碎骨,越国明哲保身,晋国再度雄霸中原的日子来了!

如果我们把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视为春秋时代的谢幕,那么公元前472年知瑶伐齐则可视为战国时代血战天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