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记住那么多植物的?我该如何认识植物?”
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 史军
哦,这是两个问题,一是我的方法是什么,二是大家自己的方法是什么。
认识世界,了解自然,这是每一个智人的天性。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从床头的围栏到妈妈的化妆品,从奶奶的锅铲到爸爸的臭袜子,慢慢地我们的探索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从鱼缸里的小金鱼,到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再到非洲草原上的猎豹和大象。这些都会化作美好的记忆,存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然而,植物很难进入我们的观察范围,即便是春天里绚烂的樱花,或者是门前的二月兰,抑或是把博物君都逼到“再问自杀”的结香,这些植物最多只是在特殊季节的问题来源,或者是到此一游照的陪衬。
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蓝色星球的老邻居视而不见?况且,人家植物才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者,植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4.5亿年。我们才是新闯入的房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植物。我们总带着一种上位者的傲慢,总觉得植物仅仅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食物、衣物和药物。然而,事情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打量植物世界,你会惊异地发现,植物的作用让人大吃一惊。如果没有吸引动物的果实,我们就没有水果可吃;如果没有那些赖在穗子上不跌落的小麦和水稻种子,我们就发展不出农业;如果没有蚕豆和它们带来的蚕豆病,地中海的居民也无法对抗疟疾;如果不是要应对坚硬的种子和根茎,我们也不会有智齿这个烦恼。植物远比人类要强大。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超过40万种,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智慧,每一种都在影响人类。如果我们以这种心态再来审视植物,是不是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植物博物馆》这本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类群,按照从原始到进步的演化顺序进行介绍。图书的第一章采用生命树的方式,将植物的亲缘关系及发展进程展现出来,更加直观、明了。《植物博物馆》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在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科学思考方式。
《植物博物馆》一书以植物的演化为主题,根据生物分类法,介绍了四大类型植物——有胚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及双子叶植物,对每类中更加细分的小类也进行了介绍。在行文上也是用讲故事的口吻来与读者沟通。在树种,苔藓因为其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作植物界的“勇士和先锋”;蕨类植物因其喜阴的特征被称为“阴凉处的女王”;北方抗寒的针叶树……这本书还配有生动的插图,图片与文字联系紧密,图片按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来绘制,植物微小的细节全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让儿童能够准确识别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你真的了解吗?植物的起源如何?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化过程?相似的植物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小读者们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丰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