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九一八(1)
时间来到九月十八日晚,陆遥没睡觉,因为东北从今晚开始即将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将在日军铁蹄下呻吟十四载。
早在明治年代,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等政府大员就提出了“征辅论”,主张将吕宋、台湾、朝鲜、清国、蒙古纳入日本版图。
伊藤博文在任首相时通过甲午海战、日俄战争达成将台湾、朝鲜纳入日本。他知道清国太大,只可缓缓图之。
1927年,田中义一的田中奏折在关东大地震与昭和金融危机后出台。
到了1930年,关东大地震的余波与昭和金融危机未解决的同时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传到了日本,特别是美国史无前例地放弃自由市场,推出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日本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生丝需缴纳25%以上的关税,另一自由市场英联邦也在渥太华会议后玩起了内循环一套,这给日本生丝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丝农纷纷破产。同时,英美两国的玩法也给了日本启发,你们不是搞自己的封闭圈子吗?老子也搞,名字就是——大东亚共荣圈,于是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愈急,昭和男儿从此向“招核”男儿迈进了一大步。
进入1931年,日本连续制造了“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张XL对待这两事件是持对日本蔑视态度的(废话,任谁也不可能对杀父仇人有好脸色),一直在糊弄日本人,日本人很生气。
到了6月,日本陆军制定了《解决满蒙问题方策大纲》,准备在明年对东北诉诸武力,此时开发满蒙(其实就是劫掠)已经成了日本政府的救命稻草,再不干就破产玩完了。
关东军中以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为首的速胜派却反对,觉得应趁“万宝山”与“中村”事件热度未褪去,马上制造事端占领沈阳。日本军部与关东军争论不休,意见一直无法达成。(九一八发生是日本从上至下达成一致共同推动的,没有九一八也会有十一八)
日本军部与关东军纷纷扰扰闹到7月12日,日方窃取到校长给张XL的电报,上面明确要求:“此非对日作战之时”。为什么?因为校长忙着和粤系周旋,忙着围剿红匪。
关东军觉得制造事端占领东北的机会来了,遂派出花谷正回东京与军部相商。经过花谷正锲而不舍地游说,日本军部同意了此方案,并定在9月28日发动。没想到军部口风不紧,日本天皇与内阁在发动前十五天得知此消息,商议后觉得时机不对,应当暂缓,遂派出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前往东北“安抚”关东军,其实就是要求关东军行动暂缓。
可是日本天皇与内阁看错了人,建川美次此人也是个速胜派,他在九月十八日到了关东军大本营后接受了板垣征四郎的招待,天皇与内阁的交代那是一字未提,并喝了个酩酊大醉,一觉睡到天亮,默许了关东军的行动。
于是当晚关东军的独走开始了!
与传说中东北军30万人一枪未放,北大营几万人封枪入库引颈受戮,张XL这个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大败家子窝囊废舍弃了东北四省不同,东北军确实抵抗了,虽说没什么用。
九月十八日,整个沈阳当时驻军只有8000人,大部队20多万人在关内帮校长看场子。而日军在炮击过后,本庄繁马上命令第二师团9000余人进攻沈阳。而待在北大营的东北军是王以哲的第七旅,包括619、620、621三个团,当时抵抗日军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三个团与一部分沈阳警察。
至于后来世说纷纭的“不抵抗命令”,按亲身经历者的回忆来说,张XL确实下过。
可你要说校长冤枉的?那也不至于。
虽说校长是在9月19日才知道九一八事变。可在8月16日,鉴于当时东北的紧张局势,校长曾有一“铣电”致张XL:“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如果说对铣电存疑,校长于9月11日致电张XL则是明确无误的:“避免与日本冲突”。
张XL则在事变当晚开会时曾说过”现在我们既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的问题,我们只应速报中央,听候指示。”可知当时张XL是听命与中央与校长的,张XL及其东北军不过是忠实贯彻执行校长及国民政府的决定而已。
国民政府在接下来几日的急电与通告中无一字言及守土与抵抗,反而是要求张XL辟谣,证明事件不是中国人挑起的。为什么?蒋汪两人还是想着国联出面调停,那当然要做好舆论上的准备功夫,只要证明日本人说谎那国联就会调停,日本人就会撤走,那还需要打什么仗?
9月23日发表的《告全国国民书》更是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这就是不抵抗政策的由来,张XL后来在宋子文的劝说下帮校长顶了这不抵抗的大锅,时国人皆曰可杀。
最后,关东军以伤亡24人拿下了沈阳。沈阳的8000东北军在撤出沈阳城后统计伤亡335人,失踪483人。
九月十八日以后,日本对东北持续增兵。到了12月底,日军在东北已经超过5万人。为什么?因为日军在占领东北的过程中并不顺遂,彼时奉军主力虽在关内,可关外还有十几万武装,其中锦州一直坚持1932年1月才失守。马占山更是在齐齐哈尔大挫日军,给日军造成了2000伤亡。
而此时的东北军大部队呢?为什么张XL不把部队拉回去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因为张XL不敢,换作是中东路事件以前的少帅,张XL肯定二话不说亲自带军莽回去。可被现实教育过的他?不敢!他怕他带部队打回老家时,日本的华北驻军(5000人,主要在天津,九一八后也同时开始增兵)会在自己背后捅一刀子,而中原大战不远,石友三、韩复渠、阎锡山这帮人到时绝对会痛打落水狗,到时自己身家性命都保全不得。
这不是张XL臆测,阎锡山在8月5日秘密潜回山西前就在大连秘密接触了土肥原贤二这个老同学,两人私底下达成什么交易两人从未说过,但联系到见面时间,很难让人无法相信两人没有达成默契,即日本帮阎锡山重掌山西而阎锡山要付出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其他军阀也没闲着。31年5月,宁粤分裂,粤系、桂系和校长分道扬镳,当时的陈济棠和李宗仁都与日本人接触过。
张XL在事变后本想拉着校长一起面对,可是校长此时军队被困在江西和湖南(剿赤党)帮不上忙。等到了12月份,校长下野了,此时锦州遭4万日军进攻,形式岌岌可危。而上台的汪精卫、胡汉民一个个都称病不理事,中央政府对关内东北军无一钱一弹的援助却又要求张XL领军出关增援锦州,而张XL又怎么敢!
最后校长、张XL在应对上非常消极,张XL不敢把关内的东北军全部拉到关外与日军死磕,毕竟一是中东路前事不远,他怯战。并且也是真打不过,山海关外海面上是日军的11艘军舰,锦州城外是4万如狼似虎的日军;二是背后除了日军的华北驻军外还有群名义上的队友在虎视眈眈;这二十多万军队可是张XL接下来的立身之本,他怎么可能就此听汪、胡两人这借刀杀人的命令?所以他回答汪精卫:“如果蒋先生,军事委员会给我下命令,那我没法子,我就打,我非服从不可。但要我自己动,我不干。”(此时上台的粤系逮住机会就想剪掉校长的翅膀)所以千禧年后,张XL接收采访时才敢说自己没有不抵抗。唉,其实就是惜身怕死。
校长与张XL的应对是把希望放在国际介入上面,就像当年三国干涉还辽一样。所以事变前校长指示不必惊慌,有九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万一日本进攻,也不可抵抗,结果两人都低估了日军的野心与狂妄,日军在东北得手后,马上在淞沪挑起事端。而等淞沪抗战结束,伪满洲国也成立了。
经过九一八,张XL算上中东路已经给校长坑了两回,为了校长的国家大计忍辱求全,身上背着个“不抵抗将军”的骂名,结果校长答应的事一样没办到,少帅心里自然少不得怨愤,也为将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是因为愧疚,西安事变后校长也没杀张少帅,而一起策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就没那么幸运了,全家能逮住的都让校长杀了。
校长在九一八后对日本更是惧怕,1934年在庐山军官训练营他演讲时说:““各位将领一定也知道,不仅是我们现在临时添置武器,整顿国防,已来不及,不能和他抵抗;就是从现在起,大家同心一致,专在这一方面来努力三十年还是不够,到那时候,说我们想靠物质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那还是等于做梦””。
在校长的心里,我们中国即使再努力三十年还是打不过日本,于是将来《何梅协定》等丧权辱国的条约在校长眼里也成了“国民最大之进步”;于是“不抵抗政策”继续在接下来几年里贯彻到底;于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执行得愈急。
殊不知,日军占领东北如此容易,更刺激了日军骄横的心理。后果就是九一八后,日军在中国各地不停挑起事端,从“淞沪抗战”到“卢沟桥事变”掀起全面侵华不过5年时间,而在此过程中,国联屁用也无,现实又狠狠地打了校长几记耳光。
问题是校长在国联身上吃了那么多亏却不长记性,还是矢志不渝地把中国的命运寄托于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