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基金经理学投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在这一宏观叙事背后,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些微观的变化,从基础设施到产业结构、从生产到消费、从硬科技到软环境、从企业到家庭,无一不在呈现着日新月异的面貌。通过“后视镜”看资产更是令人慨叹,不知不觉间一些新产业崛起,一些行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公司变成头部或者顶尖,受到一二级市场资金热捧。或许在无数个不经意的细节中,我们都曾与它们相关的线索擦肩而过,只不过“当时只道是寻常”。

往未来看,中国经济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中高增速增长?我对此持相对积极的看法。尽管面临种种结构性问题,但中国经济依然有一些明显的要素优势:一是偏高的国民储蓄率,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45%,几乎是目前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倍。也就是说,国人更习惯于把勤奋挥洒在现在,投资明天,把享乐后延到未来;二是处于释放期的“工程师红利”,无论是高等教育人口数量、Nature index,还是PCT专利,都能映射出中国经济越来越高的研发密度;三是依然比较显著的市场化空间,只要有决心拓宽市场边界,就能看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全球产业分工来看,我认为制造业两个最大的“α”也是在亚洲:一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二是东南亚的低成本替代。

接下来的问题是,A股能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一点基于直觉可能见仁见智,但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粗略估算,从2005年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算起,2005—2021年中国名义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而同期Wind全A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7%。这意味着拉到中长期维度,市场仍是高度有效的,中国资产可以取得名义GDP增速附近的回报。

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能不能跑赢A股?同样从数据看,2005年以来,Wind基金指数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17.5%,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1%,均高于同期Wind全A指数的年均复合增长。这意味着拉长时间,机构投资者可以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共同成长,至少历史数据显示它曾提供一定程度的超额回报。

机构投资的特点是什么?我理解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资产配置,“鸡蛋”要在一个科学算法之下放在多个“篮子”里;二是长线投资,需要在投资纪律的配合下放置好“篮子”、耐得住寂寞;三是基本面研究,既包括基于宏观、政策、流动性基本面“自上而下”合理择时,也包括基于产业、行业、公司基本面“自下而上”合理定价资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把“篮子”备好、把“鸡蛋”选好。在这套方法之下,投资不仅包括对收益率的追求,还包括对夏普比率的追求。

这套东西能不能学?当然是可以的。投资本来就应该是一套可复制、可检验的方法论体系。机构投资的方法论既包括对经济学、金融学基本原理的有效应用,也包括来自一线“真刀真枪”投资实践的经验总结,还包括一套成熟的投研体系、市场体系、风控体系的有效辅助。简单来说,它是理论、实践、机制的结合。

创金合信基金编写的这本书非常及时,它系统性地介绍了机构投资主流的框架、方法、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可以让你学着和基金经理一样去思考。这对于个人投资者理解中国经济、理解产业特征、理解资本市场、理解如何投资理财来说是不无裨益的,所以创金合信基金邀请我为这本书写序,我也欣然提笔。一本有用的书可以让我们的知识边界得到延展。各位读者选择本书实际上也是绕开纷繁浮躁,投资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力资本,我相信只要是看懂吃透,你的这一远见一定会给你带来收获。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