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优而仕,金声玉振
到九月份,毕书就要入小学了,因此毕玉向母亲建议让他自己一个人睡。每晚临睡前,毕玉都会给弟弟读经典、讲故事。
二楼旋转楼梯右侧第一间是毕书的房间,右侧第二间是客房,左侧大套房是毕父毕母的房间。二楼、三楼布局一样,每层有三间卧室。每间卧室都是带有一厅一卫的套房。后来,毕父把三楼毕玉的客厅改成了书房,她的卧室从套房变成了单间。自从大姐毕颜嫁人之后,她的房间一直空着。毕母觉得毕玉的房间不够大,让她搬到毕颜的房间去,可毕玉不愿搬,她喜欢站在阳台上欣赏荷花盛开的美景。如果搬到对面,房间是宽敞了点,但无阳台伸出,看不到屋外荷花的亭亭净植。
毕玉把睡眼蒙胧的毕书轻轻放在床上,盖上空调被,调好冷气,蹑手蹑脚转身离开时,毕书惊醒。他立刻坐了起来,叫住毕玉:“三姐,您还没有讲故事呢。”
毕玉无奈地笑了笑:“好吧,讲故事。弟弟不听姐姐读故事就睡不着,是不是?”
毕书点了点头,拿起床头柜上的彩绘版《中华上下五千年》递给毕玉。毕玉接过他手中的书,放回原处,拿起注音版《三字经》与他并排靠在床头:“蒙以养正,先读国学经典,再读中华故事。”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昨晚学了第一章,还记不记得,能背给三姐听听吗?”毕玉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毕书一口气背完第一章。
“小弟,好棒。可以学第二章了。三姐读一遍,你跟尾读一遍,然后自己读两遍。”毕玉打开手上的《三字经》。
“子不学,非所宜。”毕玉抑扬顿挫。
“子不学,非所宜。”毕书朗朗上口。
毕玉:“幼不学,老何为?”
毕书:“幼不学,老何为?”
毕玉:“玉不琢,不成器。”
毕书:“玉不琢,不成器。”
毕玉:“人不学,不知义。”
毕书:“人不学,不知义。”
毕玉读完一遍就不读了,毕书自己读,毕玉心无旁骛地听。如毕书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毕玉便教他拼读其注音。
学唐诗宋词,毕玉则是先用普通话读一遍,再用粤语读一遍,毕书很疑惑:“三姐,读《论语》、《孟子》,你只用普通话读,为什么读唐诗宋词要用粤语读?”“因为粤语保留入声,唐诗宋词是韵文,要押韵。用粤语吟诵唐诗宋词就特别有韵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两句话是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毕玉指着书本上的这两句话,耐心地解释。毕书点点头。
“欧阳修的《悔学》说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毕玉说。
“听不懂。三姐,什么意思?”毕书问。
“欧阳修说,玉不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雕刻制成器物,也还是玉,不会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善良是人性的根本,是生命的土壤。善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后天不同的环境与经历,它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怎么变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善良决定着人格特质的形成。”
“三姐,我还是听不懂。”毕书摇摇头。
“先把《三字经》背下来,慢慢领悟,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它讲什么道理了。”毕玉轻轻地掐了掐弟弟圆圆的脸蛋,笑着说。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说,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从小不好好学习,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就会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毕玉说。
“三姐,那你是君子吗?毕玉,不是玉吗?”毕书问。
“小弟,看不出你这么醒目。你二姐如花,三姐我似玉,当然是谦谦君子。不是君子,怎会每晚陪你读经典、讲故事?”毕玉笑靥如花。
“孔子说:君子如玉。《诗经》说文采风流的君子,如同象牙经切磋,如同美玉经琢磨,矜持庄严貌威武,光明正大胸磊落。三姐希望你将来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谦谦君子。”毕玉满面春风。
“三姐是君子,我也要成为君子,不做小人。”毕书郑重其事。
毕玉合上《三字经》,放到床头柜上,拿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翻开目录问:“昨晚读到哪?”
“读到《董源画江南》,五代的故事读完了,三姐。”
“哦,小弟的记性真好。那今晚开始读宋朝的历史故事,《黄袍加身》。我读一句,你跟尾读一句。”
“好的,三姐。”
毕玉翻到《黄袍加身》,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周恭帝刚即位时,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这时京城里传出谣言,说赵匡胤有夺取皇位的野心。
赵匡胤原来是周世宗手下的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周世宗在世时,很信任赵匡胤,让他做殿前都点检,统帅禁军。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赵匡胤得令后,立刻调兵遣将,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他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也一同出征。
当天晚上,大军开出京城二十里后,到了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
没多久,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亮。
赵匡胤起床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高呼“万岁”。
到了汴京,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控制了京城。
将领们把范质、王溥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
范质、王溥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我们没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
范质、王溥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拜。
随后,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这样一来,经过50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就结束了。
读完《黄袍加身》,毕玉如品了一壶龙井茶,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小弟,《黄袍加身》这个历史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陈桥兵变。知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懂历史?”毕玉问。
“不知道。”毕书答。
“那你想不想知道?”毕玉又问。
“想。”毕书答。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都遵循了五行相克的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毕玉柔声细语。
“三姐,什么是五行相克?”毕书十分好奇。
“想不想知道?”
“十分想。”
“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于战国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五帝配五方,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序来解说朝代更替。”
“三姐,什么是五帝?”毕书问。
毕玉认为弟弟善于提问、开动脑筋,说明他很聪明,教化他必须斗智,不能斗勇。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
“我们古人相信上古的五位帝王死后会成天神,就是东方青帝太昊、西方白帝少昊、南方赤帝神农、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古人认为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这五位天帝轮流下凡而生的。所以天子祭天的同时也要祭祀与自己一朝相应的天帝。”
“比如说夏朝,大禹治水,土克水,夏是土,华夏就是中土,我们祭皇天后土,就是指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毕玉说完,毕书点点头:“阿爸经常说,男子汉要顶天立地,做人不能忘本。”
“商是木,夏是土,木克土,所以商汤灭夏桀。”
“周是金,商是木,金克木,所以周西伯灭商纣王。”
“秦是火,周是金,火克金,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是水,秦是火,水克火,所以第一轮五行循环完成。”
“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过往的事件无不折射出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我们读历史是要汲取教训,以史为鉴。懂历史,懂世道人心,才能妙用无穷。”
“小弟,到点睡觉了。”
“三姐,我不困,不想睡觉,我也想懂历史。您再讲一个故事,我就睡。”毕书撅起小嘴,讨价还价。
“好吧,我给你背首《劝学诗》,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写的。你不是最喜欢去二姐房间看碟片《包青天》吗?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毕玉即兴唱起电视主题曲《包青天》。
“我最喜欢南侠展昭。”一提到《包青天》,毕书站起来,在床上翻了个筋斗,差点掉到地板上。毕玉吓了一跳。
“小弟,这么调皮,不听话,三姐不讲故事了。”毕玉佯怒斥责。
“三姐,我错了。请您继续讲。”毕书温顺地挨近毕玉,背靠床头。
“还记得狸猫换太子的刘太后吗?”毕玉问。
“记得。”毕书答。
“皇上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的父皇就是宋真宗赵恒,刘太后的丈夫。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就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宋仁宋下来是宋英宗赵曙,仁宋无子,赵曙是养子,只在位四年,因病驾崩了。英宗长子赵顼继位,也就是宋神宗。发明烤生蚝的苏东坡就在神宗时期。”
“三姐,我想吃东坡生蚝。”
“明天,烤给你吃。傍晚我们去沙滩玩时,四叔送来二十斤生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是宋真宗赵恒写的《劝学诗》。”
“宋真宗作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寒门和平民去读书,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做官。”
“三姐,什么是寒门?”
“寒门是指士族以外的中小地主,也叫庶族,但不是贫民。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士族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魏晋之后出现了科举制度,士族衰落,寒门崛起。”
“三姐,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是指古代读书人通过考试,考取功名,就可以做官了。科举制度是古代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平民只要勤奋读书,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入朝为官。”
“三姐,阿爸总叫我努力读书,是不是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毕书突然一问。
“我觉得阿爸是希望你识字明理,将来有出息,荣宗耀祖。”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应该研究学问,求学有余力,就应该去做官。”
“唐朝与宋朝初期,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到宋英宗时,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神宗把《孟子》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士是指读书人,现在叫作知识分子。”
“以前的读书人一定要懂得道理才有资格称作读书人。现在的知识分子只懂技术,懂得专业,但不懂得道理。所以读书人与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
“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靠的是士——读书人。”
“学而优则仕,是历代士子们心中最正统的人生之路。但圣人做官却不求升官发财,而是为国为民,对违背仁义、丧失尊严的做官坚持不就。孟子说,孔子是为官之道的集大成者,识时务,知进也知退。有机会出任官职就专心把该做的事务处理好。没有机会做官也不怨天尤人,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学些才艺,对自己一定有益。”
“知道什么是集大成者吗?”毕玉问。
“不知道。”毕书搓了搓眼睛,昏昏欲睡,他的身体从床头向下滑,从靠变成躺。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说,所谓集大成的人,就像奏乐时以钟声起音、以磬声收尾一样。以钟声起音,是使节奏有序地开始;以磬声收尾,是使节奏有序地终结。有序地开始在于智能,有序地终结在于圣明。智能好比技巧,圣明好比气力。就像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靠的是气力,而要射中,靠的就不全是气力了。”
“三姐,我困了。”
“那睡吧。”毕玉有节奏地拍毕书的后背。
不一会儿,毕书就酣然入梦了。毕玉帮他盖好被子,走出房间,关上房门,上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