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森林之歌》满足一切人们对自然写作的期待,它既有科学研究的缜密逻辑、冷峻客观,又在诗意的文字中任想象驰骋。它是对森林智慧与情感的颖悟,也是对自我生命与经历的沉思。“去找一棵树,你的树”,可以找到我们同自然之间最深沉的联系。
——侯深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史
以第一人称话语讲述不一样的森林故事。森林分地上和地下,前者存在的价值多少已经得到公认;后者则是“看不见的森林”,包含四通八达的真菌网络,或者简单点说是连成一片的蘑菇。健康林地不仅仅指平常所见的诸多草木,它是真菌、苔藓、蕨、石松、种子植物、地衣、藻类、动物的巨大共生体。维系整个共同体的健康才是好的举措。不过,单纯背下相关知识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走进森林,切身感知。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在森林中出生和长大的苏珊娜·西马德,从一个伐木工成为世界著名的森林生态学家。因对森林的爱与好奇而生出一段科学探索之旅,发现了森林中树木与真菌之间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如何将地球的土壤织成了一张绵延互助的生命网络,以及森林中的生命如何感知彼此,相互竞争和合作。她的发现和奋斗之旅告诉我们,树木的生存依赖于它们与之联系的土壤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生命的成长源于彼此的给予,人类亦是如此。
——刘红霞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副教授
这本由女性科学家苏珊娜·西马德所著的《森林之歌》深深打动了我,森林中所发生的一切在作者的笔下徐徐道来、跃然纸上,“树维网”“母亲树”这样的词语饱含生命力,她用女性柔和的视角讲述着自然界里树木的竞争与共存,原本严肃、专业的林学知识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动人心弦。
——张乃莉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年研究员、副教授
我和苏珊娜一样出生于寒冷的林区,目睹着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慢慢取代枝繁叶茂但“毫无章法”的天然林;我和她一样习惯从树林中获得安慰,要不时背起沉重的背包徒步进山,独自和树待在一起。在《森林之歌》里,苏珊娜从加拿大伐木工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森林科学家,从吃泥土的女孩变成带女儿一起研究森林的母亲,这本书当然是她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现了她洞悉树与树之间除了竞争亦有互助、庞大的真菌网络支撑起整片森林的整个过程,不可忽视的是,这也是她自己的一部生命史,正是爱与联结——而非竞争和对立——让她走下去,从失去弟弟、婚姻破裂、罹患癌症的痛苦中存活下来。
《森林之歌》毫无遮掩地书写了一位女性科学家所面临的困难,研究成果遭到男性权威的无端驳斥,因亲人和同侪对自己性别的质疑而感到愤怒,上台发言时因哺乳留下的奶渍窘迫难当,为见到两个女儿每周末开车9小时回家……然而,苏珊娜也因女性的经验而在自己奉献一生的森林议题上获得了启示与发现:关于联结,关于复杂性,关于身为母亲如何支持新生并传授营养和经验——她探讨的既是作为森林灵魂的母亲树,也是身为母亲的女人本身。
——冷建国 文化媒体人、中文播客《随机波动》主播
非常诚挚的书写,这种诚挚是她对森林和树木的情感,也是回顾自己人生的坦率。书中苏珊娜·西马德个人的成长、生活与她的科研生涯紧紧交织在一起,青年时代的发现、疑问和好奇心,最终引导她走上一条学术研究之路,而起点是出身于伐木家族、对森林演替的关切。她证实了树木通过地下的菌根网络连接在一起,能够交流和沟通,进行物质的传递,并且达成微妙的平衡和健康。而这个科学探索的过程非常严谨、细致,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结果,一步步抽丝剥茧,也深入浅出。跟随着她的书写,视角也进入森林和树的内部,理解了树木在这个生态之网里如何感知和交流,她让我们重塑了对森林的观念,并且思考树木与土壤的关系、人与森林的关系。
——欧阳婷 自然写作者、博物爱好者,出版有自然随笔集《北方有棵树》
一部与HBO电视剧一样扣人心弦的科学回忆录……就像她挖出带着泥土芳香的蘑菇和最细微的菌丝一样,她以有感染力的简洁打动人心……使科学更人性化是她在书中和她的一生中勇敢的使命,也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之一。
——《观察家报》
这是我们需要听到的故事,是世界迫切需要听到的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它提醒我们倾听更野性烂漫的自我,并谦卑地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复杂性知之甚少。
——《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