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历史课:刷新三观的悬案八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世民夺嫡篡位之谜

在中国的历史上,“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封建治世的楷模。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在他在位二十二年中,知人善任、轻徭薄赋、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国家一片兴旺,国力非常强盛,政治很清明,社会也很安定,可以说是民殷财阜的气象。

据说唐朝的监狱几乎是空的。贞观四年,全国判死刑的仅仅有二十九人。社会秩序很稳定,几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人旅客来往于各地,不用自带干粮,路上随时可以得到供应。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可以说是国富民强。

贞观时期的国家版图很大。太宗灭掉了东西突厥,稳定了对大西北的统治,扫除外族侵扰之害。他把文成公主嫁到吐番,嫁给松赞干布,以巩固西南边疆。那时候与中国通使的国家就已经有七十多个了,强大的唐朝成了亚、非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传说中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如此一位文治武功都能彪炳千秋的君王,却是经过一场腥风血雨的“玄武门之变”才登基。

一日凌晨,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一行九人带兵埋伏在玄武门内,守玄武门的主将是常何,他也已经被李世民收买了。李世民在这里等著,是想将前来上早朝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杀死。天刚亮,李建成和李元吉就上朝,等走到临湖殿时,感觉到气氛有些反常,正当他们要拨马回府时,突然李世民带领著一行人马狂奔过来,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死。李元吉也不幸被尉迟敬德射中,当场就死了。随后,李世民一行人提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赶到了东宫和齐王府,两家不管大小老少,都被全部杀死,以斩草除根。李世民又派尉迟敬德带兵冲进父王李渊的殿堂。李渊不得不下诏书,叫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不要再为了太子和齐王而争仇泄愤,各路兵马交给李世民指挥。两个月后,李渊被迫下诏传位给李世民。

后人认为,太宗李世民惨杀太子,自立为帝是无君无父的行为;而杀死自己的弟弟,更是穷凶极恶,惨无人道。但据相关史料看来,这起凶杀事件并非“蓄谋已久”,而只是临时应变;不是“违反父意”,而正为了合父王之意;不是“夺嫡篡位”,而是合情合理,该登帝位。真是如此吗?

史书中“玄武门之变”的记载

对于玄武门之变,一些史书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年的夏天,突厥兵南下,李渊就派李元吉为元帅,帅兵敌敌。李元吉和李建成商量,先让父王从秦王李世民府里调来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部分精兵,随军作战,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以后再伺机杀李世民。可这个消息被密探得知,李世民无奈,也只好当下铤而走险,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政变。

也有书上称,因李世民屡屡建立战功,李渊本已有意将太子之位传给他,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要联合谋杀李世民,以保住太子之位。有例证,在武德七年时,趁著李渊在外地避暑的机会,李建成留守在长安,策划兵变,但兵变未能成功,李建成还受了到责罚;又例如,同年的七月,李渊在城南校猎,让建成、元吉和李世民三人比赛骑射之术,建成、元吉故意让李世民骑一匹劣马。因为李世民很机灵,跳离了马背,才得以躲过一劫;再例如,武德九年时,建成、元吉合谋,在李世民的酒中下毒。李世民酒后,竟然吐血数升,差点就丢掉了性命。如此种种例证,使人相信李世民发动兵变是不得不做的“自卫”行为。

关于立太子问题,有史书说,李渊曾经多次想要立世民为太子的,但李世民没有当太子的想法,没有接受。《资治通鉴》记载,李渊在晋阳起兵,其实是李世民的主意。那时李渊对李世民许诺,成功后一定立他为太子。但李世民坚决不接受。也就是说,李世民从来就没有过想将李建成的之位取而代之,从来就没想过要夺权。

唐太宗是否真的谋权篡位?

还是那句话,历史是胜利者所写,也就难免会粉饰李世民,而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栽赃诬陷。但仍旧可以在史书中找到李世民曾经预谋夺权的丝丝痕迹,有如下几个例子:

第一:在武德四年时,李世民听一位道士说他会作太平天子,要好好珍惜。李世民很是得意,对此念念不忘。若是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又何必对皇位如此倾心?

第二:李世民曾经设无策府,网罗了很多谋臣,一天到晚一起研讨经义,纵横得失。若是没有想当天子的意愿,又何必下如此大的功夫?

第三:他一面坚持不要太子之封,另一面又广结死党,处心积虑作兵变准备。他把妻子安排到皇宫父王的身边,虽然名义上是“孝事文王”,但实际上是要刺探内情;他还收买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人,私下结交玄武门的主将常何,以方便控制宫廷。若是这些不是为夺权,又能有何目的?

第四:分析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把皇位让给李世民并不是自愿。因为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的想法从未没动摇,对李世民却不放心。在起义初时,他就让建成去统率左三统军,而让李世民统率右三统军。封为唐王以后,他又让建作“世子”,只是封李世民为“秦王”。在称帝之后,他也是一直坚决要立长子李建为太子,觉得李世民独断专行,心地险恶,不再像以前的儿子了。

兵变以前,他就发觉了几个儿子之间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但还是决定让李建成接替皇位。李世民最多就是在洛阳掌管半壁江山,做个不登基的“皇帝”。

由此可见,李渊在“玄武门兵变”后亲自下的诏书,很有可能是被迫的顺水推舟,他退位也是迫不得已。

但要拨开层层的迷雾,还是需要确凿的历史证据,缺乏详细记录,谁也说不清。纵然如王夫之曾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但是李世民当皇帝毕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盛世局面。

相关连结——女皇武则天的墓碑为何无字

唐朝女皇武则天执政以后,透过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及有才能的文人武将,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提拔了一大批能干臣下,如姚崇、狄仁杰、裴行俭、刘仁轨、李昭德等,她还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田制,使国力日益增强。上继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政绩斐然。虽然武则天在夺取帝位时诛杀了一些李姓皇族,但她的历史功绩却不可被埋没。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仅她的生活让人关注,就连她死时立的“无字碑”也引起无数后人的猜测和争论。

传说武则天年近七十时,齿发不衰,丰肌艳态,宛若少女。她除了注重颐养,还欲心转炽,她所宠幸的面首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侯祥、僧人惠范、柳良宾等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因为“阳道壮伟”,而被武则天宠爱的“男妃”;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更是凭借女皇宠爱权倾朝野,骄横无比。

唐神龙元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和崔玄暐、桓彦范等趁武则天年老病危,率左右御林军发动政变,诛张易之、张昌宗于迎仙院,迎中宗李显入朝,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恢复国号“唐”。武则天从长生殿搬进上阳宫。该年的十一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病死。死前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第二年五月,武则天遗体与高宗被合葬在乾陵,并且仅仅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这块儿无字碑与高宗的碑并列在一起,都矗立于乾陵朱雀门外。西面那块是“述圣碑”,是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内容是歌颂了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那块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高大雄浑,矗立在朱雀门外司马道东侧,与西面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述圣碑”比肩而立。

无字碑是由一块完整巨石雕刻而成,高共七点五三公尺、宽二点一公尺、厚是一点四九公尺,总重量有九十八吨多。碑头刻著八条螭龙,互相缠绕,碑的东西两侧各刻著一幅腾飞的“升龙图”,龙高有四公尺、宽有一公尺,扭动的身躯矫健,神态飘飘如仙,线条流畅美丽,可知雕刻人刀法之娴熟。碑的阳面是一幅狮马图,是线刻画,上面的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却是屈蹄俯首,在悠闲进食。整座碑又高大雄浑,雕刻得非常精细,可以称得上是历代石碑的巨制。

令人感到奇怪,当初立此碑时,碑上竟然没有刻一个字。后人试图加上的文字,也都是斑驳陆离,若明若暗,模模糊糊。那么武则天立这块空白石碑,如此异乎寻常,用意是什么呢?这成了千百年来让人们不断猜测、不断探究却又无法找到答案的谜。

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称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自视德高望重,无言可书,千古功德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

第二种说法是说武则天自知罪孽太大,无颜为自己立传。她骗得高宗的信任后,废唐改周,自称则天女皇;为巩固帝位,她又任用酷吏,铲除异己。《隋唐五代史》中,武则天被说成“暴君”,她“使滥刑,任酷吏”。

第三种说法称武则天聪颖过人,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但是一些学者对她评价还是很高,认为唐太宗打下的是盛唐基础,而武则天则巩固了统治基础,使国家得以发展,若没有她统治的五十年,也就很难有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还有一种说法称,虽然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却长期在她的淫威之下惶恐度日,对自己母亲滥施酷刑的行为也是异常憎恨。武则天先毒死太子李弘,后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又逼其自杀。中宗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都因说话不慎被武则天处死了。有这么一番饱受折磨经历,中宗重登皇位之后,虽不公开对母亲发泄憎恨,但是确实也无法违心讲出歌功颂德的话,碑上也就只好一字不刻,为她留下一块“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