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滤镜
滤镜是风光摄影特有的器材,可以帮我们处理拍摄环境中时常遇到的玻璃反光和户外光比过大的问题,也能辅助得到慢门长曝的效果。所以,学会正确且合理地使用滤镜,是成为专业风光摄影师的必备技能。
滤镜的分类
目前常用的滤镜分为偏振镜、减光镜和渐变镜,其功能和用法如下。
图17
1.偏振镜
偏振镜的主要功能是消除玻璃和水面等的反光,从而净化画面,这也是目前无法被后期处理所替代的一种滤镜。
图18是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记录的拍摄环境,在这里可以拍摄城市夜景,现在很多观景台都有类似的玻璃,在保护安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反光,干扰拍摄。
图18
加装偏振镜后,旋转到某个特定角度,可以通过背屏明显观察到玻璃反光被消除到最少,接近肉眼完全看不到的水平。此时,我们就能开始正常的夜景拍摄了,图19是最终成片。
图19
图20是我站在日本东京百合鸥旅游专线的最后一节车厢完成的创意摄影。当时面对车窗玻璃的反光,我同样使用了偏振镜来让画面变得更加干净,与此同时抓住时机,在列车经过东京大桥的弯道时进行长曝光,让画面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
图20
值得注意的是,偏振镜对曝光时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转动角度的不同,快门速度会被增加2~4倍。
2.减光镜
减光镜的作用顾名思义,是通过黑色镀膜来减少进光量,从而实现延长曝光时间的目的。不同挡位的减光镜意味着延长曝光时间倍数的不同,一般根据挡位系数做乘法即可。
图21
举例,原本曝光时间为1秒,那么:
添加ND 8挡位减光镜,则新的曝光时间为:1×8=8秒;
添加ND 64挡位减光镜,则新的曝光时间为:1×64=64秒。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添加专门的滤镜来实现长曝光呢?主要目的在于得到海水拉丝、慢门倒影和过滤行人的效果。
图22是我在广西涠洲拍的大海作品。海水冲击速度很快,而为了得到冷暖对比的色彩,现场又必须正对太阳拍摄,自然条件下曝光时间大约为1/16秒。那么,添加一块ND16挡位的滤镜,就可以将曝光时间控制在1秒,奔腾的浪花就可以变成右图这样的拉丝效果,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也能成为连接全图的引导线。
图22
图23是我拍摄于俄罗斯莫斯科的作品——晨曦中的克里姆林宫。水中的倒影经常会被风或过往船只造成波纹破坏,如果添加一块ND64挡位的滤镜,将曝光时间延长到2分钟,水面就会显得平静很多。
图23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滤行人。图24是我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拍摄的作品,虽然现场人流较多,但是我添加了ND1000挡位的滤镜,曝光时间达到了15分钟,移动的行人都会消失,而保持固定的建筑内景则不会受到影响。
图24
3.渐变镜
渐变镜主要用来应对光比较大和照相机单张拍摄宽容度不足的情况,利用局部存在的黑色镀膜对过亮区域进行针对性压暗,而原本较暗的地方则不会受到影响。基于需要处理的高光分布位置不同,又衍生出了硬渐变镜、反向渐变镜和软渐变镜。从实战经验来看,后面两种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本文也主要结合实拍的样图来阐述这两种滤镜的用法。
图25
反向渐变滤镜的黑色镀膜主要集中在中间地带,下方为普通透明材料,上方的镀膜浓度逐渐降低,可以用于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的拍摄环境。如图26所示的海上日落,此时的高光也在画面中间的位置。
图26
软渐变滤镜则是黑色镀膜从上到下逐渐消失,用于处理天空与地面的光比较大和没有明显明暗分界线的情况。如图27所示的城市日落,由于建筑高矮不一,所以软渐变滤镜可以避免画面出现不真实的亮度突变。
图27
滤镜的使用经验
在介绍完滤镜的主要分类之后,这里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分享一些自己的使用经验。
1.圆片滤镜与支架和方片滤镜组合
很多影友接触滤镜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选择圆片滤镜还是支架和方片滤镜组合。一般来说,圆片滤镜安装较为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缺点是多块叠加时会出现暗角。此外,圆形的渐变滤镜使用颇为不便,无法像方片滤镜那样依托支架进行上下调整,以达到精确压暗高光区域的目的。
图28
反之,方片滤镜需要搭配专门的支架,安装比较麻烦,价格也贵一些,但是它支持多片滤镜叠加(一般最多3片),也能更加方便地调整渐变滤镜。
读者可以根据预算和对画质细节的要求来选择。此外,像尼康14-24mm 2.8G这样的灯泡镜头必须结合支架才能使用滤镜。
2.学会预判曝光时间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难度。我们拍摄风光大多是在日出或日落的黄金时间,短短的一两分钟内光线的强度就会有很大变化,那么添加减光镜后的曝光时间就要在理论值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调整。举个例子,在日落的时候,原本的曝光时间为1秒,添加了ND64挡位的滤镜后,计算出的曝光时间就是64秒。但是实际上,考虑到这个时间内光线强度也在快速减弱,那么曝光64秒的结果几乎一定会欠曝,因此要提前预判,大约设置80~100秒的曝光才是合理的。
同理,如果是日出的时候,添加了ND64挡位减光镜,由于光线强度在增加,那么实际的曝光时间则会小于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