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从宏观上把控整体效果
得到只有主体对象的透明背景图绝不是抠图的终点,图像合成才是抠图的最终归宿。既然谈到图像合成,新背景的相关内容自然必不可少。抠图得到的主体对象与新背景的融合程度是评判抠图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引出了抠图的另一大方略——从宏观上把控整体效果。
根据新背景灵活制订抠图策略
如果抠图过程中知道新背景是什么样的,就可以“对症下药”。例如,主体对象与背景有相似的边缘,在保证整体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抠取主体对象时粗糙处理,这样能极大地提升抠图效率。
图1-23所示是一位漂亮女生在纯色背景下的照片,现在想在此基础上对这张照片进行小幅修改,例如在保持背景色系不变的前提下,换成颜色更深的背景,如图1-24所示。此时由于新背景与旧背景差别不大,在抠图时,女生的头发、衣服边缘就可以粗糙处理,即使带上一点旧背景也不会影响整体的合成效果。
图1-23
图1-24
图1-25所示为通过“钢笔工具”进行粗糙抠图的效果,从透明背景中可以看出,女生手指、头发边缘都掺杂有旧背景,效果一般。但是将其放在新背景上,由于新旧背景色差别不大,因此头发边缘的旧背景完美融合到新背景中,整体效果依旧出色,如图1-26所示。
图1-25
图1-26
技巧提示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当新旧背景差别不大时,可以进行粗糙化抠图处理,利用简单的抠图工具快速制作出主体对象的选区,节省时间的同时也不会降低图像合成的质量。
对于极难抠的细节,该放弃就放弃
在抠取人物发丝和动物绒毛这类细节极多的对象前,要有一个觉悟——不可能也没必要把人物发丝、动物绒毛一根不落地全部抠取出来。在抠图时,要在时间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对于那些远离主体对象的发丝、绒毛,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放弃。
图1-27所示为一位漂亮女生的湖边摄影图,受到微风的影响,女生的头发有一部分飘散在空中,这部分头发零碎且细小,属于比较难抠的细节,如图1-28所示。
图1-27
图1-28
对于这些细节发丝,有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无伤大雅,要是硬抠,除了需要过硬的基本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挑战自我,提升抠图水平,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放弃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因此,从宏观上把控整体效果的抠图方略,本质上就是追求效率。在实际抠图中,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第1点:如果案例是用于练习的,那么效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此时可以切换为学习模式。通过追求极致,把某个抠图工具或命令研究透彻,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2点:如果案例是用于工作的,那么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它的优先级有时候甚至会高过最终效果,此时就需要切换为工作模式了。在抠图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全局,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为目标,不影响整体效果的细节,可以粗糙处理,也可以直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