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言情小说:原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4章 噩梦

令狐教授作为东道主带着两家人畅游湖南的名胜古迹,特别让陈家河兴奋的是瞻仰了伟大领袖***故居。正是这个当年从韶山冲走出的山伢子,打败了反动派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站在故居前陈家河思绪万千,听着亲家如数家珍的讲解,陈家河对***有了更多的了解

让家河万分仰视的是***博览群书,特别是历史。更让世人仰慕的是毛诗词造诣。从七律《长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到《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再到《沁园春·长沙》胸怀天下,***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亲家谢谢你啊!这一趟湘江之行收获满满,我们全家非常开心。特别是亲爱的棋艺,让我找到了知音,真想留在这里和你泡在棋中,下个痛快!”陈家河拉着令狐的手由衷地说。

令狐羽杰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每个人,他激动地说:“这都要感谢两个孩子结缘,才有我们的相逢、相知,说好三盘棋现在只能遗憾地一平了。不过也好,留下一局下次来长沙,亲家,我要好好练习提高棋力接受你的挑战。”

“我们完全可以随时杀上一局,马上回家在弈城注册一个号,咱们网上见高低,如何?”

“行。”

徐慧萍和林弦思听着两个棋迷的对话相视一笑,她们为他们感到高兴,更为儿女找到门当户对的姻缘感到开心。

“那就再见了,黎羽你就留下玩几天,多向你叔叔学习。”陈家河作最后告别。

“嗯,最多待一个星期,我们俩就要回BJ了。”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飞机就要起飞了,林弦思提醒家河。陈家河挥手和亲家告别,两家人虽初次相见,但却相见恨晚。

“有空一定要来我们江安玩,江安与淮安毗邻,到时我们去周总理故乡好好逛一逛。”

“我和令狐有朝一日一定会去的。”徐慧萍和林弦思拥抱了一下,弦思跟着陈家河进了候机大厅。

过了安检,陈家河与林弦思坐下来等候。

过完春节,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四月份。这天,陈家河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手机响了,他一看又是二哥陈家海的。好长时间都没来电话,陈家河过得很轻松,可现在二哥又来电话了,不知道又是什么事。

迟疑间,二哥挂了电话,陈家河心想会不会是碰上去了。谁知,手机又响了起来,一看还是二哥的。

“喂,二哥又有什么事?”

“老三,二哥最近西红柿行情看好,我准备再长几个棚。”

“又要从银行贷款啊?”

“邮政储蓄可以做一点,额度不大只有十万。”陈家海分外还嫌少。

“信用社贷款还没到期,都又要我担保啊?”

“老三,这次两个人担保就行了。”陈家海轻描淡写地说道。

“老二,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万一你要还不上,哪个还钱?”陈家河不客气地怼他二哥。

“老三,有个好消息我忘了和你说了。”家海突然话锋一转。

“二哥,现在听到你好消息恐怕要等到太阳从西边出了。”

“老家要拆迁了,明天我就要回去开会。”陈家海兴奋地说,“我那楼房在陈庄首屈一指,拆迁肯定能拆不少。”

陈家河一听二哥这么说,他自然而然又信了陈家海,担保的事他也松了口:“最后一次啊。”

“行,老三你先办手续,后天我来拿。”

老家要拆迁,而且已经要开会。陈家河想想二哥的楼房上下面积二百多平方,二哥真的要发了。

想到担保的事,他走出办公室找他挚友教历史的蒯大鹏,大鹏女儿去年考上了重点中学,物理多亏了陈家河,两个人最近打得特别火热。

“大鹏,出来一下。”陈家河站在政史组办公室门前,他一眼看到大鹏。

正在玩手游的大鹏听到陈主任声音,笑着跑了出来:“领导,什么事?”手里还不停打着游戏。

“晚上,我家私房菜喝酒。”

“OK。”

下午到教育局上班,陈家河把一篇论文收了尾发了出去。一看西铁城手表已经快五点了,他打电话骚扰了一下大鹏,结果没接,应该是在课上。果然这个酒鬼回复一条信息:一下课马上出发。

五点半下班时间一到,陈家河率先进了电梯直奔一楼停车场,骑上摩托直奔美食一条街。

当他到达卿御淮扬私房菜时,大鹏已经在等他,他正品着正宗老淮安辣汤。一边喝一边对家河说:“这辣沁市区一流,这水平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李大厨听说陈家河到了,立即端来一碗辣汤:“女婿,最近忙得不见人影了,快解解馋。”

“妈,工作上事务太多。最近生意好吧?”

“一直不错。”

“家河来啦。”说话间李市长突然从里边走出来,陈家河看到李市长扎个围裙感到很吃惊。

“他现在退居二线,没事他常来转转。”

“怎么,市长还能干一辈子?人人都要生活嘛。”李市长心平气和地说道。

“市长体验生活,难怪小店生意兴隆。”

“你呀。”李市长手指指了指家河又去忙了。

陈家河和李大厨耳语了几句,不一会儿一桌菜摆好了。大鹏看着一桌淮扬菜,早已按捺不住,筷子一拿先品尝钦工肉圆:“地道啊,肥而不腻,色香味俱佳。”

家河举杯,两个开始吃饭喝酒。当大鹏听说家河请他担保的时候当即答应帮忙,两个人越聊越开心……

第三天当陈家海来到光明中学时,两个人的担保材料家河交给了他。陈家海笑呵呵地告诉三弟:“老三拆迁是铁板钉钉了,现在先量各家面积。”

“那好啊,巴不能你拆迁呢。上次蔬菜基地拆迁雷声大雨点小,没戏了吧?”

“暂时确实没消息,镇里边到底怎么想,还真猜不透。”

“我看镇里肯定测算过了,拆迁不划算,所以不拆了呗。”陈家河主观地分析说,“但愿这回别再竹篮打水了。”

“怎么可能呢?”陈家海信誓旦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