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融合
认知融合,通常简称为融合,基本意思是我们的认知在以一种自我挫败的或有问题的方式支配我们的行为(外显的和内隐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会对我们的行为和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艰涩难懂的术语
在ACT的独特术语体系中,“认知”一词可以指代任何和所有类别的思维,包括信仰、思想、态度、假设、幻想、记忆、图像和图式,同时还包括情感和情绪的各个方面。许多治疗模型在认知和情绪之间建立了一种人为的区分,就像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实体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探索任何一种情绪:悲伤、愤怒、内疚、恐惧、爱、快乐……凡是你能说出来的,我们就会发现在认知中“饱含”体验,将会有大量的图像、念头、想法、意义、印象或记忆与所有身体的生理冲动、欲望和感觉混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听到我说与“想法和感受”融合。
只有来访者在治疗前已经知道这个术语,我才直接用“融合”这个词。大多数情况下,我会用“被钩住了”——一个涵盖了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有用术语。我们可以谈论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如何“钩住”我们:它们钩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困住我们,摆布我们,拉着我们偏离轨道。
融合出现的两种主要方式
认知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我们的认知以有问题的方式支配身体行为。为了回应我们的认知,我们会说和做一些对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无效的事情。例如,为了回应“没有人喜欢我”的想法,我没有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
2. 我们的认知以有问题的方式支配意识。换句话说,我们被“拉进”或“迷失在”自己的认知中,从而导致意识减弱,不能再以有效的方式分配注意力。例如,我过度“陷入”担忧或思维反刍中,因此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上,于是我开始不停出错。
ACT中的一个普遍共识是,只有当这一心理过程导致了问题行为或自我挫败的行为时,才应该使用“融合”一词。换句话说,如果回应我们的认知,会让我们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变得狭隘、死板或僵化,达到无效行为或自我挫败的程度(例如,长远来看会让生活更糟,损害健康和幸福,让我们远离自己的价值方向),那我们就会使用“融合”一词。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这么说。
例如,如果我“迷失于自己的想法中”会提升生活品质,例如在度假时躺在沙滩上做白日梦,或者为了重要的演讲于适当的时间在心里进行排练,我们称之为“全神贯注”[1]而不是融合。
现在请让我向你介绍一下,我在简要说明融合和认知解离这一对概念时最喜欢的隐喻之一。我打算让你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这项练习,这样你就能亲身感受了。
“把手当作想法和感受”的隐喻
(读者注意:阅读第一段,然后放下这本书来解放你的双手。请像你是正在跟随治疗师指引的来访者一样进行练习。)
治疗师:请花一些时间来想象一下,你的双手就是你的想法和感受。环顾四周,把你看到的东西想象成你生活中重要的一切。然后双手并拢,手掌打开,好像它们是一本打开的书。然后慢慢地、稳定地,大约花5秒钟的时间,对着你的脸抬起双手。继续,直到它们遮住你的眼睛。然后花几秒钟再一次地环顾四周(通过你手指间的缝隙),并注意这种方式如何影响你看世界。
(请在继续阅读之前执行此部分。)
治疗师:那么如果让你整天都保持这种方式,用双手遮住眼睛四处走动会是什么感觉?它会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你?你又会错过多少东西?它会如何降低你回应周围世界的能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被钩住”的意思:我们陷入了想法和感受之中,以致我们错过了生活,并且无法有效行动。
(现在再一次,当你读到本段末尾时,请完成下面这部分练习。)
治疗师:现在再次用双手遮住眼睛,但这一次,非常非常缓慢地从脸上把你的双手移下来。随着手与脸之间距离的增加,注意一下你与周围世界进行联结是多么容易。
(现在请在继续阅读之前进行练习。)
治疗师:这就是我所谓的“脱钩”。现在采取有效行动有多容易?你可以多获取多少信息?你和周围的世界增加了多少联结?
* * *
这个隐喻(Harris,2009a)演示了认知解离的两个主要目的:全情投入到我们的体验中,以及促进有效的行动。(小贴士:认知解离不是为了摆脱不必要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但是认知解离常常能带来这些结果,但正如我们稍后将探讨的那样,在ACT中,我们认为这更像一种红利或副产品,而不是主要目标。)
有关认知融合与认知解离的简单概括
当我们与一种认知融合时,它就像:
- 我们必须遵守、屈从或遵循的某些东西;
- 我们需要避免或摆脱的一种威胁;
- 极为重要的必须占据我们所有注意力的某些事情。
当我们认知解离时,我们可以看到它本来的样子:一组“我们头脑中”的文字或图像。我们可以认识到它:
- 不是我们必须遵守、屈从或遵循的某些东西;
- 绝对不是对我们的一种威胁;
- 可能重要也可能不重要——我们可以选择对它分配多少注意力。
有效性
整个ACT模型依赖于一个关键概念:有效性(workability)。请将有效性这个词刻入你的大脑皮层,因为它是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干预的基础。为了明确有效性,我们会问这个问题:“从长远来看,你现在的行为能否给你想要的生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说这是“有效的”,那就无须改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说它“无效”,此时,我们需要考虑更有效的替代方案。
因此,在ACT中,我们并不关注想法是真是假,而是它是否有效。换句话说,我们想知道一个想法是否有助于来访者走向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为了确定这一点,我们可能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让这个想法指导你的行为,它是否会帮助你打造一种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如果你紧紧抓住这个想法,它对你有帮助吗?能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并做你想做的事情吗?”
在治疗中探讨有效性
以下的逐字稿展示了这个方法:
来访者:但这是真的。我真的很胖,看我。(来访者抓起腹部周围的两大圈脂肪,紧捏着它们以示强调。)
治疗师:好的,我可以分享一些重要的事情吗?在这个房间里,我们永远不会争论你的想法是真是假。在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你的想法是否有用或有帮助,它们是否能帮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当你的头脑开始跟你说“我是个胖子”时,那些想法真的钩住你了,对吗?而一旦你被钩住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来访者:我对自己感到厌恶。
治疗师:好的。然后呢?
来访者:然后我感到抑郁。
治疗师:所以它像滚雪球一样。你会发现所有这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都出现了:抑郁、厌恶、“我是个胖子”,诸如此类。当你被这么多东西钩住时,你可以做什么呢?
来访者:你是什么意思?
治疗师:嗯,如果我正在看一段你在家时的录像,录的是你被那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钩住的时刻,那我会看到什么?我会在那段视频中看到或听到你的哪些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将显示出“啊哈!史蒂夫现在真的被这些东西钩住了”?
来访者:我可能会坐在电视机前吃巧克力或比萨。
治疗师:而这不是你想要做的?
来访者:当然不是!我正在努力减肥!看这个。(他拍了拍他的腹部。)多恶心。
治疗师:所以当你被“我是个胖子”这个想法钩住时,你会做让你远离你想要的生活的那些事情?
来访者:是的,但这是事实!我很胖!
治疗师:嗯,正如我所说,在这种治疗方法中,我们不会考虑一个想法是真还是假。我们想知道的是,它能帮助你走向你想要的生活吗?换句话说,当你被这些想法钩住时,这有助于你锻炼,或健康饮食,或花时间做一些让生活丰富和有益的事情吗?
来访者:不。当然不会,但我控制不了!
治疗师:没错。在这个时间点,你无法控制。那些想法和感受出现了,在你意识到它们之前就马上钩住了你。那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这些呢?你想不想学习一项新技术,即一种“脱钩”的技术,这样,下次你的头脑开始以“我是个胖子”来打击你时,你就可以与它脱钩了?
* * *
当我们使用有效性的基本框架时,我们永远不需要将来访者的行为评价为“好”或“坏”、“正确”或“错误”;相反,我们可以不带评判地、充满关怀地问:“这是否会带给你想要的生活(对于带给你想要的生活,这是否有效)?”同样,我们也绝不需要把想法视为非理性的、功能失调的或消极的,也不需要去争论它们是真是假。相反,我们仅需要提出如下问题:
- 从长远来看,如果你让那个信念/想法/规则贯穿你的生活/决定你做什么/指导你的行动,它是否有效?
- 如果你被这些想法卷进去/钩住,这有助于你做想做的事吗?
- 如果跟着这些想法走,这会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吗?
请注意,在上面的逐字稿中,治疗师不会尝试去改变想法的内容。在ACT中,想法的内容很少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与这种想法的融合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许多心理学教材中,你会发现威廉·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世间本无善恶,思想使然之。”ACT的立场与之有本质性的不同:“想法不会促成任何好事或坏事,但是与你的想法融合会产生问题。”
另外请你注意,你是否注意到当来访者说“但我控制不了”时,治疗师是如何回应的?我们的来访者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尤其是涉及冲动控制、成瘾问题或攻击行为时。当他们这样说时,我们应该确认它,并像这样回应:“没错。在此时此刻,你无法控制。这些想法和感受会立即钩住你,像操控提线木偶一样摆布你。”然后我们可以继续问,“你想改变它吗?”如果来访者回答是,我们就可以邀请他学习一些新技术,如上面的逐字稿后面部分展示的那样。(“这真的很棒,路斯,”我听到你在说,“但是,如果来访者回答‘不是’或者说‘那是不可能的’怎么办?”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探讨这些问题。)
有效性和选择点
如你所知(除非你跳过第1章。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经过专门训练的搜寻犬会追踪你,然后无情地挠你痒痒,直到你承诺再也不会跳过任何一章),我是选择点的忠实粉丝,原因之一是它使得向来访者介绍有效性的概念变得容易起来。让我们重温一下上面的内容,再来看看治疗师如何在选择点上描述有效性。假设治疗师已经介绍了第1章所述的选择点,我们将从上面案例的中间那里开始。
来访者:然后我感到抑郁。
治疗师:好的。所以这看上去就像滚雪球。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处理它,我把这些记下来可以吗?(治疗师可以在他手绘的选择点上书写,或者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使用一个事先打印出来的新工作表,如图2-1所示。)所以你会看到所有这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我很胖”、自我厌恶、抑郁,等等。(治疗师一边说,一边在选择点的底部写上关键词,如下所示。)
图 2-1
治疗师:这些东西会马上把你钩住,对吧?
来访者:当然!
治疗师:所以,如果我看一段你在家里的视频,我看到或者听到你做的什么事情会向我展示出“啊哈!史蒂夫现在真的被这些东西钩住了”?
来访者:我可能会坐在电视机前吃巧克力或比萨。
治疗师:好的。那这是趋向行为还是避开行为?
来访者:呃,你能不能再告诉我一下那些词是什么意思?
治疗师:当然。趋向意味着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做一些有效的事情,让生活变得更好,表现得像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人那样。如果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是成功的,那你将会开始做或更多去做有效的事情。避开则相反:我们做的会带我们避开想要的生活,让我们陷入困境,或者让我们的问题变得更糟。如果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是成功的,你会停止做或者减少去做有效的事情。
来访者:明白了。这绝对是避开行为!
治疗师:好吧,那我就把它写进去。(治疗师将此写在图2-2上,如下所示。)
图 2-2
治疗师:那么当你被这些想法和感受钩住时(指向图的底部),这就是你倾向于做的事情(指向“避开”)?
其余部分与原始版本基本相同,引出学习“脱钩”技术的邀请(即基于正念四大过程中的任何一种技术:认知解离、接纳、灵活注意和以己为景)。请注意,在上面的两份逐字稿中,治疗师所说的话几乎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不是治疗师的语言,而是治疗师通过把选择点作为视觉化工具来澄清和强化讨论的要点。还要注意,有效性是“内置”在选择点中的;避开是无效行为,而趋向是有效行为。
想法和感受不是问题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上面的逐字稿中,治疗师从来没有把想法和感受描述成一个问题?ACT的观点是:想法和感受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当我们以僵化、不灵活的方式,比如融合和回避,来回应它们时,它们才会带来有问题的结果。
在融合和(过度)经验回避的语境下,想法和感受很容易走极端或使生活扭曲。但是,如果我们灵活地用认知解离、接纳、以己为景和灵活注意来回应它们,那么在这个正念的新语境中,同样的想法和感受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当然,它们可能仍然是痛苦的或不愉快的,但它们不再具有损害幸福或生活质量的功能。
治疗师为来访者轻柔地铺平这条转换之路,让来访者通过建设性地使用“被钩住”这个词来自己发现这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因此,当你被这些想法和感受钩住时,你就开始做XYZ。”这种说话方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治疗中,来访者会体验到,他会有那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他可以正念地回应,而不是试图回避或摆脱它们,从而减少它们对自己的影响。
融合的六大基本类型
如果真的想要的话,我们大可以创造一大堆不同种类的融合。但是,生命短暂,我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简单来说,临床上有六大类融合需要探寻:与过去、未来、自我概念、理由、规则和评价的融合。(请记住,这些不是互不相关的类型,它们彼此重叠、相互联结。)
与过去融合。这一类是指所有基于过去的认知类型,包括:
- 思维反刍、后悔和沉浸在痛苦的记忆中(例如,关于失败、伤害和丧失)。
- 对过去事件的抱怨和不满。
- 理想化过去:在XYZ发生之前,我的生活曾经很美好。
与未来融合。这一类是指所有基于未来的认知类型,包括:
- 担忧、灾难化。
- 假设最坏结果、绝望感。
- 对失败、被拒绝、伤害、丧失等的预期。
与自我概念融合。这一类是指所有关于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的认知类型,包括:
- 消极的自我评判:我坏、不可爱、一文不值、肮脏、残缺、一无是处、支离破碎。
- 积极的自我评判:我总是对的,我比你好。
- 过度认同一个标签:我是边缘人,我抑郁了,我是酒鬼。
与理由融合。人类极为擅长“找理由”:关于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不会改变甚至不应该改变的理由随时会浮现出来。这一类包括所有诸如此类的理由。我不能做X(重要行动),因为……
- 我实在太Y(Y = 抑郁、累、焦虑等)。
- Z可能发生(Z = 糟糕的结果,如失败、被拒绝、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等)。
- 这毫无意义,太难了,太可怕了。
- 我是B(B = 边缘人、害羞的、废物或其他自我概念)。
- C说我不应该(C = 父母、宗教、法律、文化信仰、工作场所要求等)。
与规则融合。这一类包括所有我认同的“规则”,是关于我、他人或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规则通常可以通过诸如“应该”“不得不”“必须”“应当”“对”“错”“公平”或“不公平”这样的词来识别。并且它们常常给出限制条件,例如“直到……之前不能……”“不应该……除非……”“绝对不能……因为……”“为了……必须这样”“不能容忍,或不予准许”。下面是一些例子:
- 我绝对不能犯错误。
- 她先改变,我才改变。
- 当我有这种感觉时,我不能去上班。
与评判融合。这一类是指任何类型的评判或评估,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包括对以下方面的评判:
- 过去和未来。
- 自我和他人。
- 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我们的身体、行为、生活。
- 世界、地方、人、物、事以及几乎任何东西。
这六种融合类型相互重叠,很容易交织成一种这样的复杂叙事:因为坏事发生在我身上(过去),我受到了伤害(自我概念、评判),这意味着我不能做X(找理由),否则我就永远无法拥有Y(未来)。记住,虽然这六类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融合类别,但它们确实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最常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