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ACT从何而来
ACT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史蒂文·C. 海斯教授创立,史蒂文的同事凯利·威尔逊(Kelly Wilson)和柯克·斯特罗萨尔(Kirk Strosahl)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从一个被称作“行为分析”的心理学领域发展而来,并以名为“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的一种研究认知行为的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现在,我不知道你有怎样的反应,但是当我第一次发现ACT时,我难以相信这样一种精神上的、人性化的模式会出自行为主义。我曾经以为行为主义者看待人类就像对待机器人或老鼠一样,对想法和感受没有任何兴趣。天呐,我错了!我很快就发现了行为主义有很多不同的流派,而ACT来自一种被称为“功能语境主义”(functional contextualism)(这个词顺着舌尖就滚出来了,是不是?)的流派。而在功能语境主义中(试着快速重复说十遍这个词),我们对人们的想法和感受非常感兴趣!
ACT是所谓的“第三代”行为疗法中的一种,“第三代”行为疗法还有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慈悲聚焦疗法(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CFT)、功能分析心理疗法(functional analytic psychotherapy,FAP)以及其他一些疗法。除了传统的行为干预之外,它们都把接纳、正念和慈悲作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