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刘邓大军和戚家军共同的原则:打破原有建制
企业家、经理人或许也会想到自己的团队,其“不听话”,其“没法办”,是否时而让人感到绝望?事实上,不论在何种所有制下,不打破原有组织框架,就很难推动一场变革。
废钢铁是炼钢的优质材料,但废组织(失败的组织)却是打造新组织的最大障碍。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改造敌军士兵很成功,却并不是一开始就业绩辉煌的。战争初期,它改造起义部队(如高树勋部)就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可是,为什么后来,按说改造抵抗过自己的俘虏兵更加麻烦,反倒创造了王克勤那样的战斗英雄?
后人评论道,一条原因是整编改造未打破原有建制,不易深入。但改造俘虏兵不仅打破了原有建制,还结合了诉苦运动等一系列手段,更易激发改造对象在思想上、作风上,甚至精神上的转变。(5)
其实,自古名将向来不主张把既有团队全盘接收,或随便搜罗社会人员,而都是力求按照高标准物色新人、组建新军的。当戚继光26岁时被调往浙江领兵平倭,刚开始也是感到力不从心。后发现浙江义乌等地人民“尤事血气,一战之外,犹能再奋”,于是决定起用新人(西方企业叫做吸收“新血”),组建新军。日后“戚家军”的中坚力量就是从那里募集的4千浙南健儿。(6)
中国经典兵书向来看重规模相对较小但战斗力较强的精英化部队。这样的部队也可被视为现代特种部队的前身。戚继光治军,军心赤诚,军纪严明,军机诡秘——其标准之高,从他的马背诗篇中也领略得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这首题为《望阙台》,即是将军率部从浙江追剿倭寇初到福建时作的。望阙台,就是他与部下登高遥望京师的地方。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7)
——这首《晓征》前两句写部队奔袭,悄无声息;后两句写投入战斗,笳鼓喧天,连长年山居的老僧都未曾察觉一场大战的到来。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写这一首《督兵过潮州渡》时,戚家军已横扫整个福建沿海,不露声色地开进广东境内新辟战场了。“一片浮云”云云,既表现了作为职业指挥员的他对官场博名的淡漠,连同上句,也表现了他对战场制胜的自信。
企业家、经理人或许也会想到自己的团队,其“不听话”,其“没法办”,是否时而让人感到绝望?事实上,不论在何种所有制下,不打破原有组织框架,就很难推动一场变革。无论国内国外,企业并购后两支团队顺利整编、融合的例子仍少之又少。有时,人们还看到有些企业为了完成刻不容缓的业务,竟然在原有体制之外,按照新的标准另选干部,另组团队,全用“新血”,不用“老人”。
与此同时,也有些新建企业和组织,在业务超常发展阶段,不加选择、不加培训地从同行业的老国企和老事业单位里招聘雇员,不知不觉中竟使自己的企业被那些人从老单位带来的风气、文化所腐蚀、同化。某硬件庞大的私立学校,曾高薪从公立学校聘请管理干部,结果这些人为了跟现有教育体制“接轨”,一再加重学生负担,两年下来就把私立学校办得跟公立学校一样沉闷,当初承诺的特色服务却没有实现。
这样的例子,是不是有点像“俘虏”改造了“我军”,而不是“我军”改造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