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智猪赛局──弱者照样可以吃掉强者
小猪不劳动更好
赛局课程里面还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叫做“智猪赛局”。这个模型是这样的: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著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一定数量的猪食进槽,两头隔得很远。假设两头猪都是理性的猪,也就是说他们都有著认识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猪。再假设猪每次按动按钮都会有十个数量的饲料进入猪槽,但是并不是白自得到饲料的,猪在按按钮以及跑到食槽要付出的劳动会消耗相当于两个数量单位饲料的能量。
还有就是当一头猪按了按钮之后再跑回食槽的时候吃到的东西比另一头猪要少。也就是说,按按钮的猪不但要消耗两个数量饲料的能量,还比等待的那个猪吃得少。
再来看具体的情况,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等待,大猪能吃到六份饲料,小猪四份,那么大猪消耗掉两份,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四比四;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等待,大猪能吃到九份饲料,小猪一份,那么小猪消耗掉两份,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九比负一;若两头猪同时跑向按钮,那么大猪可以吃到七份饲料,而小猪可以吃到三份饲料,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五比一;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两头猪都不动,那他们当然都吃不到东西,两头猪的收益就为零。
我们可以看到,当采用大猪按按钮,小猪等待的策略时,这个时候,大猪和小猪的净收益都是数量的饲料。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如果小猪主动劳动,那么小猪的收益居然是负一,对于小猪来说,这比都躺在那里还要吃亏,当然小猪是不会做的。
那么就是说,如果是小猪按动按钮,则大猪会在小猪到达食槽前把食物全部吃光,如果是大猪按动按钮,则大猪到达食槽时只能和小猪抢食剩下的一些残羹冷炙。既然小猪劳动不得食。则小猪不会主动按钮,而大猪为了生存,尽管只能吃到一部分,还是会选择劳动(按钮)。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只要搭顺风车就可以了。
对于大猪来说,小猪有了这个选择,那么大猪就只有两种结果了,要么也不动,那么两头猪就等死了,要是自己去按按钮的话还有四份饲料可以吃。所以,对大猪来说,等待是一种劣势的策略。我们已经说过了,假设了大猪和小猪都是理性的智猪,那么当大猪知道小猪不会主动去按按钮的时候,牠亲自去动手总比不动要强,因此,他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动奔走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也就是说,不管大猪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于小猪来说,劳动都是一个劣势而略,因此最开始就可以除掉这种可能。在剔除了小猪的按按钮这种方案以后,大猪就只有两种方按可供选择。在这两种策略里面,等待是一种绝对的劣势策略,所以也被剔除掉。所以在剩下的策略里面就只剩下小猪等待、大猪按按钮这个可以供选择的策略了,这就是智猪赛局的最后均衡。
结论就是:对于小猪来说,如果不仔细思考就开始劳动的话,会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有时候慢一点反倒是好的。
有点不可思议的一个结论是吗?事实就是这样,再来看一个故事,是关于龟兔赛跑的。但不是你熟知的那个版本:
故事中的乌龟和兔子在森林里面比赛,规则是到达目的地,拿到比赛规定的东西就算赢了。但是规则中还有一个就是给定了两条相反的路线,随便凭自己的感觉来挑选一条,而且错误的那条路上有一条河,先到达河的会掉下去,就算输了。只要知道一个赢了或者是输了就不用比赛了。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乌龟究竟要不要拼尽全力去和兔子赛跑呢?
比赛规则知道了,那么兔子和乌龟就要开始思考了,他们的策略有哪些呢?一共就有四种选择,我们假设两个方向为A、B。
1、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A方向;
2、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B方向;
3、兔子选择A方向,乌龟选择B方向;
4、兔子选择B方向,乌龟选择A方向。
我们可以来看,兔子的速度肯定是比乌龟快的,这个不容置疑,还有就是这不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是不会中途睡觉的,那么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案。
如果假设A方向为正确方向。那么第一种方案乌龟是输定了。所以对乌龟来说这个方案是绝对的劣势。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他都输了。
对第二种方案来说,乌龟会赢,因为兔子跑得快,那么兔子就会首先到达河边,这个时候兔子就输了,乌龟不管多慢都赢了。
还有就是如果乌龟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而兔子选择了正确的方向,那么乌龟没有胜算了,这个时候只要等到兔子胜利了,乌龟就不用比赛了。
如果乌龟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兔子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兔子就会很快的到达河边,当兔子掉下去之后兔子就输了。那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乌龟都赢了。
我们来看刚才的四种方案,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理论,就是不管怎么样,乌龟都只要慢慢的爬行就可以了,对牠来说速度再快也赶不上兔子。胜负只在选择的方向上,但是事先又不知道哪个方向的正确性。所以乌龟还是慢慢的爬最好了。总有兔子会在前面给自己探方向的。
而兔子知道乌龟的这种想法之后怎么办呢,牠没有选择,牠要为自己的利益著想,牠就只能为自己的胜负而快速奔跑。
这个故事和智猪赛局的结论异曲同工。小猪只需要舒舒服服躺著等待就行,乌龟只需要慢慢爬就可以。这个赛局理论挑战了我们的某些观念,也许你看这个结论的时候觉得不太能接受,但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从来都不乏这样的事情。而且,现实中的那些“小猪”还不如故事中的“小猪”。故事中的“小猪”之所以躺著不动是因为权衡利弊之后发现,牠劳动的结果比不劳动更糟糕。而现实中的“小猪”不工作就没这么单纯而理性了。
比如:在我们的公司中,往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若干个人去做。这时,“三个和尚”的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骂。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战友们,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若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著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毙。
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
如果我们是那个辛辛苦苦工作的“大猪”,肯定会心理不平衡。积极去做事不能得到很多的好处,相反如果慢一点或者不工作却得到了好处。事实如果真的如此,你就需要运用智慧了。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赛局”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盈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热钱;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赛局”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而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也要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