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实战心理学:精英律师的办案宝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接纳

心理咨询师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心理咨询的性质决定了咨询师必须价值中立,暂时放下道德评判,敞开胸怀接纳来访者,否则咨询师无法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无条件接纳本身就有神奇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到的爱,大部分是“有条件的”,隐含着控制和交换。无条件的爱,让人彻底放松,回归自然状态。外界的压力消失了,人会反观自己的内在,寻找自己的那颗本心。阻碍情感和思维流动的淤泥一旦被清除,汩汩清泉便会自然流淌,洗濯灵魂。

每一朵花都有它盛开的理由:从含苞待放的花蕾,经过精心的捉虫、施肥、浇水,最终才得以绽放。每个人心里也埋藏着一颗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取决于有无适宜的环境。最好的养育环境,就是一个抱持性的环境。

在好的咨询师眼里,来访者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咨询师全身心关注和感受来访者,对来访者一视同仁。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无条件接纳,要超越世俗的偏见,打破自己的定见,的确需要一点圣人的修为。

咨询师应接纳来访者的过去和现在,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逃避和否认,反而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接纳一件事,是面对这件事的起点,接纳一个人,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

咨询师应接纳来访者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背景,这是对来访者的尊重。

接纳是一种全然的信任,不轻易评判别人的对错或好坏,而是看到行为或情绪背后的原因,理解来访者能力上的不足、资源匮乏等各种困难,相信来访者向善的力量、改变的决心、实现自我的潜能。

当父母对子女、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到无条件接纳时,便将负责任的权利和义务交给了子女和来访者。一个被接纳的人,相信“永远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向我敞开”,一个被信任的人,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期待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接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是非标准,面对一些挑战人性底线的恶行,我们的恐惧、愤怒、厌恶甚至仇恨都会被激发。如果咨询师只是强行压抑,潜意识中的这些情绪还是会投射(指的是一个人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出去,被来访者的潜意识接收(即使来访者没有明确意识到)。也就是说,无论表面装得多像都没用,接纳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让对方也发自内心地产生触动。

对那些本能产生的抗拒,咨询师首先要承认和面对,咨询师只有接纳了真实的自己,才可能接纳来访者。做咨询师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用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复杂的世界。

咨询师确实接纳不了的,只能转介给同行。这是对来访者的保护,也是对咨询师自身的保护。我们须承认自己的局限,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接纳不代表认同。接纳并不意味着咨询师赞成来访者的观念和行为,而是理解和寻找来访者的问题的根源,包括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来访者的言行虽然不一定合理,却是可以理解的。

律师和当事人的交流,不像咨询师和来访者那么触及心灵,所以对当事人的接纳,一般限于外在的层面——能够理解和接受当事人的行为和要求。当然,律师对当事人的情绪起伏、想法变化,也要尽量理解,减少内心对当事人的攻击,才能融洽相处,更好地赢得当事人的信任,更好地引导当事人,理性地解决问题。

相对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无条件接纳,律师对当事人应该做到的是“有条件接纳”。律师必须明确告知当事人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对律师提出的要求,违反法律规定、妨害司法秩序、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律师必须坚决拒绝。

延伸阅读

你是我见过的最顽固的当事人

——《法官老爹》影评

电影刻画了一对经典的法律人形象——父亲帕尔默法官和儿子汉克律师。

汉克律师信奉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胜利即正义”。而帕尔默法官则是铁面无私,一身硬骨头。

两人的关系,水火不容。表面上是父子的家庭矛盾,实际上是法官和律师之间的价值取向的差异。

父子多年的心结尚未解开,汉克母亲突然去世,难以承受的剧痛在父子心底撕开长长的伤口。

父亲卷入一宗谋杀案,涉嫌驾车撞死他曾经轻判的马克。儿子汉克为父亲辩护,父亲却百般不配合,横亘的鸿沟变成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辩……

以下我们从律师执业、精神分析两个角度来看一下影片中呈现的特殊的父子关系。

1.从律师执业看父子的关系。父亲与死者之间的恩怨,增大了父亲谋杀的嫌疑。儿子律师的策略是让父亲保持沉默,父亲却决意要坐到证人席上接受质询。

父亲坚决不肯说出自己患病正在服药,记忆力、判断力大受影响的真相。父亲视法官的荣誉为生命,不惜以自由为代价,维护当地百姓对于法律的信任,避免自己做出的判决被推翻。四十二年漫长的法官生涯,让他在当地百姓心中和法律划上了等号。

维持法官和父亲的尊严,是这个日渐衰老、走向死亡的男人最后的倔强。死者母亲吐在车窗上的那口痰,就是有道德洁癖的父亲心底挥之不去的瑕疵。

作为律师,无论在情感上能否与当事人共鸣,在工作中都必须以当事人的利益为第一要旨。

律师当然只能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但是作为儿子,又怎么忍心看着风烛残年的父亲被判入狱呢?

儿子快被逼疯了,如果当事人都这样不听指挥,我行我素,律师如何有用武之地?

电影给律师提出一个难题,如果当事人因疾病、精神状态等原因,不记得自己是否做过被指控的罪行,当事人又不愿意承认这点,律师应该怎么办?答案留给律师同仁思考。

在父亲认罪、被判刑几成定局的生死存亡一刻,儿子挺身而出,用激将法逼父亲承认因为癌症晚期接受化疗、记忆力受到影响的事实。儿子力挽狂澜,绝地反击,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差点儿拯救了父亲一世的英名。是的,就差一点,陪审团还是认定帕尔默法官罪名成立。

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医者不能自医,医生和律师不适合为自己的家人治病、代理。因为关系太密切了,有太多情感的纠葛,甚至父母永远把子女当成孩子,无论子女已经取得多么高的社会成就。

医生在病人面前,律师在当事人面前,必须树立专业的形象,满足对方潜意识的“完美”投射。病人和当事人最大程度地信任医生或者律师的专业能力,觉得自己如有神助,其力量被激发,战胜困难。

2.从精神分析看父子关系。儿子律师汉克的人生是分裂的,表面上他是风光的、成功的刑辩律师,实际上却千疮百孔,他的婚姻岌岌可危,他失去了挚爱的母亲,与父亲形同陌路。他在17岁时驾车肇事,害得哥哥断送大好前程,这是他无法面对的痛点。

汉克的咄咄逼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都是在掩饰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内心。

汉克从小旁听父亲的庭审,父亲是他最早的法律启蒙老师,父亲对被告那些义正辞严的教诲,早已深深印刻在男孩的灵魂深处。

当有人出言侮辱父亲时,儿子冒着被殴打的危险,以犀利的言辞来维护父亲的尊严,充分展示一流的业务能力,更表明父亲在儿子心中的不容亵渎。

但正是因为父亲的极端严谨古板,儿子走向了反面,因为物极必反,在成为好人的路上,儿子无法超越父亲,只能成为了父亲眼中的“痞子”。这是一种反向形成、反向认同。

父亲同样失落、无奈,他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却无法与儿子汉克拥抱,两人陌生而客气地握手。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法官父亲是“超我”,是道德的化身,儿子律师是“本我”,是欲望的化身,父子是一体两面,他们活出了对方压抑的那一面。

父子各执两端,一正一邪,一黑一白。从辩证的角度,两极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八卦图。

怪不得父子是如此相似,都那么骄傲,那么倔强,都不愿意流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软弱……

父子逃避对方,就是在逃避自己,逃避过去,逃避痛苦的回忆,逃避面对四分五裂的亲情。

而父子接纳对方,其实就是整合自己的另一面。如果父子都能理解到这点,那么两人的关系就会大大缓和,直至融合。

两个男人看似水火不容,然而有千丝万缕看不见摸不着的线将他们联结在一起——不可改变的骨肉相连、血脉传承;对同一位逝去女性的热爱与怀念;一家五口共同生活的温馨回忆;同样的法律人特有的气质和思维方式(尽管价值取向不同)。

以汉克的女儿为纽带,父子间的坚冰开始融化——儿子扶起摔倒的父亲,为父亲沐浴更衣,风烛残年的父亲,回归成为一个无助的孩子,需要儿子的照顾;父子在客厅进行的模拟法庭,既是一次高水平的演练,更是亲情修复的开始;父子在睡房中关于“谁是最好的刑辩律师”的讨论,向人们揭示了这个行业的辛酸和危险,父亲又何曾不知道儿子承受的压力。

龙卷风来袭,这个家的旧伤疤被揭开,矛盾如火药桶一触即发,在风雨飘摇中几乎要解体。儿子对父亲的愤怒由来已久,他大声控诉父亲对他的苛刻,将他重判,发配到青少年拘留所里。终其一生,儿子只想得到父亲的一句肯定。父亲控诉儿子的远离,不回家探望母亲。

法庭上,父亲道出当年之所以轻判马克,是因为想起了汉克,两人都一样地叛逆,父亲给了马克一个机会,因为他希望也有人能给汉克一个机会(这是心理学上典型的“移情”)。

那一刻,汉克和父亲真正地和解了。

父亲服刑数月后获得保外就医,与汉克泛舟湖上,溘然长逝。最终父子的和解,兄弟的和解,让父亲的死亡显得不那么哀伤。汉克走进父亲工作了四十二年的法庭,旋转着法官坐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