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谎言的每日相遇:测谎师办案的52堂实务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范式创新:小心翼翼的过程

现代测谎技术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测谎范式。通过不断的发展,它们逐渐为测谎师广泛使用,来解决不同情境中会面对的各种问题。

每一种测谎范式,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学的实验范式。

每一种测谎范式,实践中都是测谎师“装备箱”中的一件得力“工具”。

应当说,成熟的测谎范式,是测谎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保证。但有时,随着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愈加熟练与得心应手,测谎师也会冒出这样一些想法:

“在正式测谎之前,如果我使用另一种指导语,会不会更有利于唤醒作案人的犯罪心理痕迹?”

“如果我将这几个问题的发问顺序做一下调整,会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现在,我把这两种测谎范式糅合为一种范式,是不是能一举两得?”

……

简单来说,在测谎实践中,测谎师有时会基于自身的经验,来尝试对一些固定化的成熟测谎范式进行修改。

假设,在某次办理测谎案件的过程中,测谎师依据对案情的综合研判,使用经过自己修改的测谎范式对被测人进行测谎,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那么,这名测谎师很可能在之后办理测谎案件的过程中,继续使用这种经过自己修改的测谎范式。

因为,测谎师想要再次验证,这种修改后的测试范式的成功究竟是否出于偶然。

应当说,这种对测谎范式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测谎师在认真思考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对测谎范式所进行的一种创新。

这种对测谎范式的创新无疑是好的,也是推动测谎技术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但对测谎范式进行创新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过程。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践中各式各样的测谎范式本质上是一个个心理学实验范式。而对于这个心理学实验的设计者(测谎师)来说,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实验误差的控制和消除。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无论实验结果如何,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事实上,心理学领域中经典的实验范式之所以会被研究者们广泛采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实验范式的精巧设计,能够实现各类实验误差的最小化。

测谎自然也是如此。那些被测谎师广泛使用的测谎范式,也都是一些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误差的精巧实验设计。

回顾测谎范式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发明之初,这些测谎范式在设计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它们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实践—修正—再实践—再修正的反复过程之后,才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而如果对一些固定化的成熟测谎范式进行过分随意的创新,则可能会因为过于寻求某一方面的“突破”,而导致新的实验误差出现。

对于测谎来说,这是致命的,因为测谎是一个操作精密的心理学实验。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新的实验误差往往以一种极其隐秘的方式出现,并对测谎结果产生影响。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作为主试的测谎师也许并不能轻易地发现新误差的存在,更不能及时觉察到新误差对测谎结果产生的影响。

回顾现代测谎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

每一种成熟的测谎范式,都有着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式的精细完备;

每一种成熟的测谎范式,都是从实验心理学中脱胎演化而来,并非“灵光乍现”式的横空出世;

每一种成熟的测谎范式,都是在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漫长争论之中逐渐完备,并非“一帆风顺”式地被所有人广泛认可。

当然,我并没有说,测谎应当墨守成规,不求变化。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测谎师要对一些成熟的测谎范式进行大胆创新时,必须是小心翼翼的。

有时,测谎师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所办理的多起测谎案件的结果均已证明,经过自己创新后的测谎范式,是更加准确实用的。

即便如此,测谎师也不应轻易下结论。

这是因为,我们认知上存在的“证实性偏误”,极可能会误导我们对那些与自己假设和期望不一致的证据进行选择性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