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情商的奋斗者:终身成长的63个砝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牌专业还是王牌学校

好友小董来咨询我,进修学习选什么专业好。她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准备读在职研究生,犹豫该选择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还是工商管理硕士。

而同时,她也面临学校的选择。有专业顶尖但综合排名不强的学校,也有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都靠前的学校,还有出国这条路可以选择。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高中保送上大学的经历。那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去外语类的大学,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可以选择综合类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如果去外语类学校,可以选择非外语专业,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法学专业等,但是如果选择综合类大学,大概率的情况是被安排学习外语专业,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可以选择非外语专业,如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又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而且,如果进入这些综合大学,能学英语都是难得的机会,多数学生只能选择小语种,若是德语、法语还好,还有些不得不学朝鲜语、阿拉伯语、菲律宾语等小众的外语专业。

那时候,同学们时常凑在一起商讨保送报名的情况,到底是选择综合类大学的外语专业,还是外语类大学的非外语专业。这成为很多同学的困扰,在选择时感到纠结,因为保送机会只有一次,一个人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如果考不上,失利了,就还得面临高考。顶尖大学如北大、清华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外语类大学名额多,所以成功的概率相对大。

多年后再回首,我虽然为当年放弃北大、清华稍感遗憾,却也并不后悔。因为如果选择了北大,要学小语种,英语没得学;如果是清华大学,要去人文社科实验班,学习文史哲,毕业后可能还要换个专业再攻读研究生。但是,当年去北大学习菲律宾语的同学,本科毕业后读了哲学的硕士、博士,如今在一所大学任教,而且找了北大的女朋友,听说是某个省的理科状元。当年选择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的同学,研究生阶段学习了法学,后来在一家地产公司做法务工作。还有一个朋友保送到清华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去了香港,后来又到美国的一所名校攻读博士,如今在美国一所高校任教。

因为当年的选择,每个人有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但也都成就了自己。有次和一个校友交流,她说虽然我们现在走了不同的道路,但她相信殊途同归。是的,尽管当年选择的专业不同,但如今经过硕士、博士的几重历练,专业发生了很多再选择,甚至换到与当初所选专业完全不同的行业。

想来,这也难免。毕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业的变化,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且随着成熟定型,很多潜质才会渐渐浮现。了解自己是很难的,我不否认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人生的方向,不迷茫。但是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是在大学毕业很多年以后,才逐渐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性格,而这又是经过很多次尝试和波折之后才逐渐清晰的。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我给她的建议是,国内的专业硕士如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都非常好,值得一读,也能在就业的时候成为一笔资历;但是如果经济实力允许,去英国留学,用一年的时间读出硕士,也许是更划算的选择。在留学过程中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而且有机会接触到异域文化,对自己的见识积累和视野开阔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结交一些真正的朋友,对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当然,要努力申请好学校,因为国外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名校聚集的还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

她听了我的建议,去准备雅思了。面对她的最后一个问题,我给的答案是,抓住最有把握、最可能成功的那一个选择。她的问题是,选择教育学专业,还是选择新闻学或公共管理?我说如果是我,会选择教育学。因为她明确了自己的理想,是读完硕士再读博士,之后进高校做教师。那么,教育学无疑可以帮助她积累知识和素养,而且与新闻学的前置专业要求相比,教育学对本科专业的要求更宽松,本科学英语的她,更容易申请到这个专业的硕士。同时,教育学的内容与新闻学、公共管理等相比,相对简单,更容易拿到学位(当然,这是针对她的个性和能力),先迈上硕士这个台阶,再读博士,如果那时发现更感兴趣的专业,再调整方向也未尝不可。

王牌学校还是王牌专业?有人选择王牌学校的冷门专业,却走出辉煌的道路;有人选择一般学校的热门专业,发展却遇到白热化的竞争。当年看上去的热门与冷门,未必决定未来的走向。在我看来,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都独一无二。名校可以带给人更多的资源,好专业能带来就业时的机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起点的刻度会渐渐弱化,最终帮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是内心永不磨灭的信念,是追求理想与希望的火种,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善于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是日复一日永不停歇的进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停下了脚步,而有些人还在不停奔跑。于是,很多年后,他们的处境已截然不同。

成长砝码

在名校和好专业之间,我们常常难以兼得,面临选择。如果能读好学校的好专业自然是最理想的,如果只能择其一,好学校带给人更多的见识,接触到的人和参加的社团都是顶尖的,而专业知识的课本内容大抵相似,好学校的老师带来的是更多的见闻与思索。在名校,如果专业不理想,可以通过选修第二专业等方式学到相关知识。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的当下,专业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考虑,我们更要考虑资源的丰富程度、成长的机会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