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关注课外阅读,语文课就是“半截子”的12
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偏重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能忘了,还有同样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教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是不完整的。
我们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这一问题如何论述。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又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和“语文实践”,自然都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课标》是从“语文生活”的角度来讲课程性质的。
这让我们想起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的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实我们国内的语文学界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等。《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是开放的,面向生活实践的,这种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当伸展到课外,伸展到整个生活。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
《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一节专门说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里所说的“大量”,主要就是指课外阅读,而不是现在常见的反复做题,也不限于课堂教学。要注意,《课标》在课程设计上例举了九条原则,第一条就是指强调“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课标》还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说到底,兴趣是前提,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就好办。在课内要注意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外他们就会主动找书来看,慢慢形成读书的习惯。语文课程改革,的确应当给课外阅读更多的空间,在这方面采取一些更切实的措施。
这几年也见到不少学校都在朝这一方向努力,比如选修课的设置,以及综合性学习,都力图拓展课外阅读的空间,虽然效果不见得都很好,但这一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一节,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大家要格外重视,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这里说的主要也是课外阅读。特别是“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有现实针对性。“少做题”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不可能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反而会扼杀学习兴趣;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上就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好的办法就是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这就会“多读书,好读书”,培养起阅读的习惯;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大量接触网络,这当然也是一种阅读,但容易浮光掠影,导致思维碎片化、浅化,所以提倡多读书,还要加上“读整本的书”,这还可以磨磨性子,养成好的习惯与学风。
现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最近有关调查表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情况尚好,特别是初一、初二,是课外阅读的“峰值”阶段。不过,小学与初中的阅读大都是老师要求和指定的,学生并没有多少自己的选择。到了初三,特别是高中,就每况愈下。因为要应对中考与高考,课外阅读会受到限制,学生终日面对应考,读书全都是功利性的,兴趣就大幅衰减,除了教材与教辅,很少有学生完整地读过几本课外书。无可否认,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仍然面临很大困扰,在这大环境中,老师们有时也很无奈。但大家不能忘了,语文教学完全指向中考与高考,是很枯燥、很累人、很摧残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我们尽管花了大量心血,但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即使从“功利”角度考虑,让我们的语文课有些活力,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失去学习兴趣,那我们也必须想办法“平衡”一下,让学生多一点自主选择读书的机会。
课外阅读都说重要,但在教学中却难于落实。因此必须有一些措施,关键是教学评价方面要有体现。《课标》就在教学评价上提出这样一种思路: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如认可这一思路,各个学校就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在教学评价上设计一些可操作的具体细则。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有些地区的中考或者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有些题出得较活,光是读教材教辅,是难于完成的。这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推动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的要求,《课标》对九年的课外阅读量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的为主。240篇(段)不算多,九年平均每学期也就10多篇(段)。400万字阅读量也不算多,一本《安徒生童话》就10多万字,一本《红岩》就40多万字。《课标》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阅读量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所有学校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应当减少。
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当然,课外阅读很难像课堂教学那样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又必须有一个大致的要求。总之,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读书习惯作为很基本的素养来培育。
《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课外阅读是有具体指导意见的,这里择其要点,分开来学习领会一下。
第一学段,小学低年段,《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这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指导性建议。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的学习,并参照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不要把课外阅读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那样负担就重了,但可以给家长一些建议,提供大致适合低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书目范围,提倡亲子阅读。现在有些学校和家长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学低年段甚至学前班就要孩子们“读经”,是不合适的。在需要童话、寓言的阶段,还是要多读童话、寓言、故事,不能拔苗助长。低年级的学生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允许学生“做梦”。如果在适合“做梦”的年龄没有去做,甚至被剥夺了“做梦”的权利,这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到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课标》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因此,叙事性的作品应该成为这个学段课外阅读的主要部分。还要看到,《课标》对这一学段开始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要求对课外阅读也是适当的。此外,《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也是读书习惯的培养,把课内外打通。《课标》又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这就把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个目标了。当前不少孩子玩网络游戏成瘾,并不利于身心健康,应当把他们往读书方面引导。这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要求更高了,《课标》提到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阅读水平的提升也提出具体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既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引导性意见。
到了初中,也就是第四学段,除了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还特别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以及浅易的文言文。这一学段课外阅读的种类更多样,因为这时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选择性都加强了。教师一方面要“放手”,另一方面要适当指导。《课标》特别提到阅读品位问题,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也是有针对性的。在网络化时代,在影视传媒商品化的时代,经典的、优雅的文化受到冲击,孩子们容易迷恋上各种流行文化,他们周围又往往充斥着粗鄙的读物,所以让学生尽早养成选择品位的眼光,是非常必要的。《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这里特别要说说阅读方法与习惯问题。课外阅读一般都是学生自主性更强的阅读,方法的引导很重要。《课标》提到从小学高年段开始,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现在课堂教学普遍比较注重朗读,特别是集体朗读,而不太有机会让学生默读,也不很重视浏览的训练。其实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而又实用的阅读方法,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应当想办法教学生学会默读与浏览。只有具备默读特别是浏览的能力,才有阅读的速度,也才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课外阅读要得到重视,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阅读量的要求也不行,关键还要有相应的评价。《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评价的建议,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也适合课外阅读。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这里所说“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就包括课外阅读。《课标》还特别提到“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同时也可以再细化为阅读评价的几个维度。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落实这些评价?《课标》建议“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只是一般的建议,具体到教学中,还需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
《课标》在阅读教学上提出了新的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不断拓展阅读空间。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会决定语文素养的高低。光靠做题是不可能提升语文素养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习语文的胃口,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讨厌语文,不喜欢阅读。因受中考与高考的制约,许多家长与老师都不太愿意甚至限制学生课外阅读,他们常常把课外阅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读闲书”。这种偏向是不对的。其实,“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借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现在还不可能取消中考和高考,有些制约也难免。不过,即使从中考或者高考的情况来看,凡是形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他们往往也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那些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也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阔,往往是高分低能。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的爱好与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阅读面宽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反过来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在各种新编教材,都比较注意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老师、家长应当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要意识到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加以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地干涉。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课标》所要求与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