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服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象征天地的上衣下裳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天人合一”是中国儒家和道家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古代中国服饰形制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一思想形成于先秦时期,在两大流派中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儒家崇尚乾天、阳刚。道家更崇尚坤地、厚德载物。清末之前中国古代服饰形制一直都是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的两种基本形制,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直接体现。

《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2八卦图中,“乾坤”表示乾天,坤地。天是无形的大象,无边无际。地是有形的,触手可及。事物的瞬息万变是形与象的交替变换。有一种观点认为,伏羲观天、查地、视人,创造了八卦图,开创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即表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世界观。

中国古代服装在造型中更多追求意象。结构为一种抽象的空间形式,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人与空间的关系。上衣下裳既是人们对天地最直接的感受与表述,也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着装习惯。“天人合一”的思想,把服饰作为融合天、地、人的纽带,承载着深远的文化寓意。

中国人认为,衣裳的形制遵循了天地、尊卑、男女、阴阳的秩序。由此而产生的这种服制顺序对中国乃至中国周边国家的服装样式影响颇深,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服饰风格,并以此作为服饰审美标准,成为服装造型变换的要素和规矩。

二、中国最高级礼服——冕服的依据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用包括服饰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来统一人的思想,相关礼仪被反复修订,对各阶层人的规范“由表及里”,为的就是实现“治国安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13,便是最直接的体现。中国服装在成熟造型形成的一开始就被看作是社会文化的仪式道具,衣服的作用从基本穿衣遮体的功能性,上升为文明象征的代表物。(见图4)

图4 周武帝冕服形象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于是,中国从周代便形成了完备的最高礼服——冕服。

冕服是帝王及其王后、高官在祭祀时最高规格的服饰。在重要仪式中都要穿着这种礼服,以此表示对天及众神的敬畏。祭祀是人类对自然界中某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事物由于无法认知,而产生了依赖和恐惧。人们用鲜血甚至牺牲来祭祀,希望用这些看似虔诚的行为来换取上天的赐予,因而服饰形象容不得疏忽。

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物质基础日益丰富,人们不能够再用简陋的方式祭天祭神,取而代之的是以精美讲究的器皿盛放祭品,比如青铜器。祭祀上升为社会行为,因为它关乎社稷。最高统治者为了表示对天、地、众神的敬畏,在仪式中对服饰的样式、颜色、配饰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

冕冠取“敬天”之意。冕服为上衣下裳,其本身即表现为遵守天地秩序。况且冕服多为玄衣而裳,连冕冠的冕板覆布颜色也要上为玄,下为。玄即黑,即暗红,以此来显示: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表示黄昏之地。这样,一身衣服即包括了中国人意识中所有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对冕服文化含义从形式到颜色的最直观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