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述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诗方法

我一边上张老师的课,苦苦思索李商隐的心境,一边就把自己作的诗送请老师指正。他并不径为我改订,而是大肆批抹删削了一通后还给我,说:“就所标识未臻妥洽处,更推敲之。古人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子归而求之,有余师焉。自行改定后,仍盼送阅!”

事实上,当时我的诗太差了,根本不是改几个字就能起死回生的。所以老师批语每云“太率”“率”“屡失粘”“不对称”“此等语最忌”“古体不可如此纤仄”等等。待我细加砻冶之后,他才又替我调整字词、改换思路、指点方法。例如他说:

昔李越缦谓湘绮但粗解腔拍而已。文人相轻,虽往往而然,然腔拍实古体极重要者,体段、节奏、音调、辞采,胥于此寻之。熟读古人名作,为不二法门,舍此更无他途。意古、气古、辞古,先求不落唐以下韵调。摹古能运掉自如以后,再放,初桄不能不窄也。划杠处,皆失古意者。选体诗甚重要,无论将来是否取径于此。凡学诗者,皆不能不于此下一段工夫,老杜云“精熟文选理”,须细考。

腔拍,其实就是种语感。五古跟五绝、五律之不同,就在这种语感,否则都是五言句,何以别之?我当时虽做着谢宣城诗研究,但对六朝诗之语感掌握仍很差,故老师云云。师又说:

古体今体,句法不同,决不能杂律句。换韵、转韵,需多熟读昔贤名作,细心参会,不宜遽尔学步。空灵飘渺,一结邈然,是五古高境;然偶失分寸,便即颠踬,自来作者不敢轻试。改笔接缀数语,恒蹊熟水,自落凡近,但能与起笔及中幅呼应,机局亦可圆紧,亦非悉是蛇足凫腔之类。飞行绝迹,非一蹴可几,初学不能不熟于常法也。目前须注重之点:一、体段,二、字面(含句法),三、声调。

七古,老师说:

七古最难作,每每气力不到。此作宜删减。改甚费,且亦不必于君有益,望自行约缩,总以用心直写实写为是。曾记某杂志载曾虚白先生游天目山一文,亦历述登陟险壁之事,写来惊心动魄,令人有真实感,谱之为韵文,亦自是一奇。如杂凑横堆,便成疥槖驼矣。

这是指我一首游皇帝殿(山名)的七古,他认为啰唆且堆凑,故告诫我“不可拟于不伦”,“不可趁韵强押”,“不可堆字堆典”,“不可多借比”,“此等必须直写实写,乃能长笔力”,“千万不可堆垛”。又说:“山水诗,已是熟题,欲求出色,大难。古人中,谢灵运、韩、苏、李、杜、杨万里,略及陆,此数家路数法门需熟参。”

他讲的是七古需有对景白描的手段,才能写真情、叙实境,不陈陈相因。至于腔调,他倒是觉得我还孺子可教:

音节谐畅,仅数处微哑。此极可贵,有人作诗数十年,七古尚不能入调,所以为才难,勉之!

其实,这不是因我有什么才,是梦机师已教我读过了清朝王渔洋、赵执信、翁方纲、董文焕诸家的声调谱,故我晓得注意罢了。但老师爱护我之情,溢于言表。

律诗,老师说:

律诗贵廉悍。廉谓寡取,悍谓深入,决不贪多,不可杂凑。

不要雕字,不要爱浮响。多读,读整篇,现在不要读散句。可以高调,不可空调。诗,制题须雅洁,今人多不讲求,每每俗冗取厌。

诗不宜太着题,亦不能完全不着题。原作除第二句外,皆自说自话,与寄友人无关。初学扣题需紧,宁失之于拘滞,最要守法度。转折用虚字,不宜多置句首,位置须多变化,初学须能少用转折字:由气、由意以求其转换更易见功。赵吴兴谓诗要做实。少用虚字,似做实之一道。七八气索,青年不宜如此。七律宜有高调。高调自难,勉求其无衰薾蹇窘之态,则宜时时有此用心也。高调非以客气为浮响之谓,其说可参《石遗室诗话》。此书究心宋诗者宜一读,尤以上半部为佳。元遗山云诗要字字作,寸步松懈不得。此最精要语,须深会。

这里讲制题、讲高调都很重要,廉悍一语尤为秘钥。转折语,则是诗中用“稍从”“只教”“特地”“坐知”等语来转意的。老师虽是宋诗一路,但对此却不以为然,故引赵孟頫语以纠之。赵语在明代被谢榛等七子派奉为圭臬,视为唐宋之分,师转用之,却足以药学宋诗者之病。

但实字也须讲究,老师说:“偶寻纤仄之境亦自不妨,但不可耽溺受病耳。中四句用实字须错综,位置齐同,便成滞相。表颜色字亦不宜太多。”

章法方面,则师云:“第六句跌宕作承启关键,此虽旧法,不可不熟,特用之须灵活,不可落窠臼。”又说:“时、地、事、人均不可歧互。惟纯粹抒情或借为象喻者可打破文法或逻辑之规律。此作为叙事,决不容彼此冲突。”“凡属象喻,宜求若显若隐,使人似有意脉可寻,过隔过晦,则将渺不知其所指矣。此惟深参玉溪涪翁两家方能深入自得,吾子勉之!”

绝句,老师同样强调制题要简洁,说:“坡诗长题与题序,非有严别,殆不尽可从。杜诗题序,亦不必效,语甚蹇涩也。有清诸名家,制题俱简古有法,渔洋尤雅饬。”

又说:“定庵绝句,别具一种趣味,但不可轻学。”“字要炼,但必须力避诡异。出人意表而自在意中,乃为佳耳。炼字又不如炼意,意思贵曲折深邃,但字面不可使人费解。今体诗不宜用冷字、僻典。随园有句云‘偷将冷字骗商人’,意虽伧俚,亦为可戒也。”

如何胎息古人?老师说,“龚定庵诗‘瓶花妥帖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甚可味也。盖亦胎息‘青灯有味忆儿时’句也”,建议我某些诗境可由回忆童年入想。某些诗境,例如春夜遥闻溪声,可由唐人诗“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涉想。形容山中柏气,可参考东坡诗:“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香螺晓黡来相伴,能结缥缈风中云。”煮茶,可用八指头陀诗意,说“自买灵芽带月烹”等。又说:“自觉不稳,即可不用,作诗不可强求使事。”

一题数诗的作法:“一题数诗须特别注意各诗之联系关系,即须数诗为一通体。讲求章法,决不可杂乱无序。且诸作意蕴不明,更宜先求醒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