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各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

2.1.1 欧美国家和地区

此处主要讨论的欧洲国家为西欧国家,这些国家发展较早并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完成的效果较好。欧美的国家具体还可以分为英国以及其他国家。英国作为最先崛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国家都要早,并且对这些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英国

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直接导致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另外圈地运动后的规模化生产也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失地农民和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来到城市谋求生路。不过,英国圈地运动一开始还是受到法律限制的,因此,圈地的规模并不大,失地农民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也相对较慢。但到了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通过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圈地运动的发展,导致大批的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迫进入城市。除了英国的圈地运动,其他欧洲国家中都有类似的不同规模的田地合并过程,促进了小部分的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开始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和其他非农部门转移。但在工业革命早期,工业尚未发展成熟,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对农民的吸引力其实不大。但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后期,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也开始发展,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同时农村生产率也迅速提高,产生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1751—1780年,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l—1790年,上升到每10年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间,又上升到每10年21.4万人;在1821—1830年,更达到每10年26.7万人。这种转移的速度使农村就业人口迅速减少(李世安,2005)。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段时期,英国的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工业与农业的生产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拉动作用,英国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已接近80%,基本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过程。

(2)西欧其他国家及美国

与英国不同,美国和西欧其他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开始得要晚一些,普遍是从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才起步,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这一进程才得以加速。其与英国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英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圈地运动的强制开始,而后才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开始主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但这些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自发开始的。同时,美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可以使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机器和设备,具备一定的后发赶超优势,因此,这些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相对更快。

德国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发展契机是同时出现的。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而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这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幕。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的机会的共同作用下,德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民有条件进入城市工作,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到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德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束,农业人口稳定发展。

但在19世纪初以前,整个欧洲人口的变化趋势仍然是以农村人口增长为特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人口的增长开始从以农村人口为主转到以城市工业人口为主,英国是较早完成这种转变的唯一国家。

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移的时候,其农业人口数量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人口持续增长。由于工业增长率不足,城市工业只雇用了一小部分劳动力,难以吸收所有增加人口的就业。在大部分西欧国家中,这一阶段在19世纪中期以前结束。第二阶段,农业人口相对稳定。19世纪中期以后,西欧的大部分地区进入这一阶段。第三阶段,农业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但在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农业人口在绝对数上没有明显减少,但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9世纪下半期缓慢下降。进入20世纪,西欧国家农业人口表现出非常明显地减少,这种趋势在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发展最快,随后这种趋势变缓。以上这些变化主要依靠农村以外的地区——城镇或海外——有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

美国与其他西欧国家类似,受到英国的影响并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开始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起初,美国通过来自英国的移民受到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开始工业化进程,劳动力开始缓慢地,近距离地向城市转移。到19世纪末,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美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从1870年以后,美国的人均占有粮食达到1,000公斤,每个农民的供养人数也大大增加。

1910年爆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美国为先导的,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随之带动。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序幕就此拉开。1860年时,美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9.8%,到1920年,已经达到51.2%,基本实现城镇化。

美国与欧洲国家相比,有一点地理上的区别是美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比西欧国家大很多,因此在考虑促进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时也应包括交通因素。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公路、铁路、运河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促进了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幅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迁移成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更加便捷。

(3)欧美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总结

欧美国家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条件,但他们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又有相似之处。

1) 以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为前提

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因为圈地运动被迫产生的,大量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去城市寻找工作。尤其是在1688年英国政局稳定以后,政府立法公开支持圈地运动,产生了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得不来到城市谋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结束,但英国需要重建经济,修复战争留下的创伤,英国则开始主动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鼓励农场扩大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促进农业机械化等。

其他西欧国家比如德国,则是主动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德国在17世纪初废除农奴制后,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且可以买卖土地。后来,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非常重视农业机械的应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些都为后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美国在独立以后其农民就获得了人身自由,但黑人除外。直到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黑人也有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选择去向。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美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成熟的工业体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

从英国和其他国家对比来看,英国在工业化进程还未开始的时候就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而当时城市中又缺少相应的工作机会,从而导致大量的流浪失地农民,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其他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则发生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使得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的需求相契合。因此,除去战争因素,在经济危机之前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的情况,社会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