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的银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絮言

开篇首页便拉拉杂杂絮叨一番,较之序言,“絮言”二字似更贴切些。


2007年是我的天命之年。到那时,在英国公司担任高管已有二十几个春秋。岁不我与,当断须断。于是去意渐决。至亲好友无人赞同,“金领宝座啊,放弃太可惜。”我说:“一只蚂蚁没日没夜地往蚁穴里搬食物,够它吃一辈子了,还是永不停息。人总应该比蚂蚁更聪明一点吧?”

一项重大决定常含多重考量,其中之一便是心生厌倦,想换一种活法。人在职场,都要扮演一个角色,说话行事大致要按剧本来。一见就烦的人,你不但要见,还得推杯换盏。退出这个角色,便得以挣脱羁绊,无趣的人不见,有趣的事才做。

伦敦总部见挽留无望,退而求其次,要我在伦敦控股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那是一份闲差,既不上班,也不管事,有面子,没担子。董事会一年四五次,翻翻季报年报,听听述职报告,聊聊行业近况。六位英国董事都住在伦敦,开会如同聚餐,饮茶品酒,高谈阔论,顺便撮一顿外聘厨师掌勺的美味午餐。唯我是个例外,每次要飞十几个小时才能凑上这份热闹。待一天,开个会即回上海过于匆忙,有悖悠闲度日的初衷。于是,既来之则安之,每次会后便多待几天,四处走走看看。借机跑遍了所有欧洲国家,包括游客罕至的科索沃。

独自游荡,有耳根清净之益,少了旅伴,却多了些寂寞和无聊。于是旅途中便胡乱写些文字,既是消遣,也算排遣。这些随笔习作大多在《环球博览》《新民周刊》等刊物上刊登过。偶尔有朋友来电问,是你写的吧?一看就是你平时说话的腔调。也有人鼓动我多写写,凑本书。先是不屑,现在都在看手机,哪有人读书?后来渐渐动心,书店里网站上,林林总总的各色书籍能堆成几座山,多一本又何妨?

于是书稿羞羞答答地爬上了资深编辑谷雨小姐的案头。初次相会,便围绕书稿有了如下对话:


谷:文字简洁,趣事连连,小幽默还不时探头,适合轻松阅读。闲暇时,泡一杯清茶,随手翻开,便可随着你驰骋世界。但是,感觉还是有点淡淡的“凡尔赛”的味道啊!

我:“凡尔赛”?也就是炫耀高雅,却伪装平淡吧。有点冤啊!我独自旅游时,经常坐破旧的大巴,住20欧元一晚的民宿,这哪儿是“凡尔赛”,是“布鲁克林”嘛!

谷:令人向往的风景名胜你只字不提,巴尔干半岛的10个穷困国家,你却几乎一个不漏,为什么?

我:12年间跑了差不多100个国家,不少气势磅礴的自然风光也都看过,但完全没有动笔的念头。读者在手机上点一下视频,画面远胜万言。我还是更喜欢异国百姓的真实生活,感受浓浓的人间烟火,那里的人与事一旦触动心弦,就忍不住要写。

谷:你当年也是从棚户区里走出来的,没有任何靠山和资源,最终进入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公司的董事会。年轻的读者可能更喜欢读到你成功的经历。

我:现今的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和获得的资源,都远胜我们那一代人。但我们这一代其实更为幸运。

“文革”结束时,国家已在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家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这一代人刚刚步入社会。国门初启,时代如同一列停开多年的列车,车厢门打开,车内空无一人,大家蜂拥而上,脑子灵、腿脚快的都抢到了座位,成了社会精英一族。没抢到座位的,也赶上了飞驰前行的时代列车。现如今,列车还是每天到站,但车厢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一座难求。这才有了当下的流行词“内卷”。

当今的成功者大可津津乐道自己的才气、胆略、远见,其实有什么可嘚瑟的?只是在那个时点上,恰好赶上了千年难遇的时运罢了。

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其实,只要努力了,也奋斗过,不管到达哪里,都能算成功。倘若能站上峰顶,可以“一览众山小”;但若止步山腰间,也可有“柳暗花明村”。人生无须辉煌,但求无悔。


这本集子里收录的短文,不宣扬主义,不鼓吹观点,既没有奇人异事,也缺乏卓识明见,只是些个人的所见所思,所闻所感。断断续续留下的文字,有些还算机趣,不少难掩粗鄙,个别还夹杂了一时的怨愤。

以往12年间,游走了百余国家,书中的前三个篇章多为游记,最后一部分则记述了偶遇的人与事。这些人和事并无奇特之处,但当时却为之心弦颤动,至今仍难以忘怀。这些经历,凝聚成本书,呈现给读者,不敢自诩“与读者分享”(什么货色!也拿来分享?),权且充作light reading(轻阅读)的俗物,自忖尚能供人空闲时消遣。当然,借用一句上海俗语:“瘌痢头儿子自家好。”众人看了未必认同,但愿文中不时探头的插科打诨,兴许能给读者带来片刻的愉悦。

有些游记其实也可供出游者参考,聊补网上信息之遗缺。只是有些涂写于多年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阅读时当参照成文年月,才不致有误。

翻阅这些旧文新作,无意间却发现,近些年的记述,尤其归入“品味人与事”的那些随笔,居然多为幸逢巧遇的好人好事,偶有不快,也大多淡然处之。随着年长,人的性情也会日渐宽容,不像年少气盛时,常怀怨愤,还自以为是一腔正义,仿佛一抬头便是满眼的乌云。

感慨之余,想起一句英文谚语:“每一片乌云都有银色的里衬。”(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抬头仰望雨后初霁的天空,仍是一片片乌云,不见云后的太阳,也不见云背面耀眼的银衬,只看到那一片片乌云都镶着深浅不一的银边。

那一道道银边熠熠生辉,既悦目,也暖心,不仅吸引人的目光,也让人感悟到,乌云后面便是灿烂的太阳,乌云散去,阳光依旧暖人。这些好人好事,其实就像“乌云的银边”。于是索性拿来做了书名,给寒碜的习作添上一丝暖意。

2021年2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