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喜欢上音乐剧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候也并没有人带着,就是从大家最熟悉的《剧院魅影》,一路听到《悲惨世界》,然后顺着前人在上海大自鸣钟(知道这个地方的估计都已经至少35岁了吧)淘来的资源,一张张听下去,体会来自百老汇、伦敦西区、法国、奥地利乃至日本、韩国、以色列、西班牙的喜怒哀乐。
当时市面上关于音乐剧的中文书不是没有。但绝大多数是面向学术的,是学校里的教材,写得比较艰深难懂,对于当时还是初高中生的我来说,难免有点看不下去。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本书,能够把音乐剧的一切都简简单单却又全面细致地讲出来,那该有多好。
我从2015年开始疯狂跑海外看戏,那时候喜欢上音乐剧整10年,第一次有机会去海外看戏,犹记得坐在纽约的出租车上,看到Theater District(剧院区)的绿色路牌,心中的那股兴奋劲儿,就像一只摁不住的兔子,大喊着要跳出胸腔来。
就这样,我连续在全世界“浪”了五年,看剧的票根塞满了两本票根相册。可是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大家都只能坐在家里,早已做好“功课”的桑德海姆论坛、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版《西区故事》,全都泡汤了。我闷闷地躲在家里,这是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感觉到生活方式的变化,仿佛一段人生经历的结束。那时候想,如果能把之前看戏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岂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催生了这本书的前身:2020年春天推出的“程何的极简音乐剧通识课”。
在这个课程中,我给大家介绍了音乐剧的历史、发展、成熟,还介绍了音乐剧创制的背景,当代音乐剧的工作坊与孵化机制,以及世界各国截然不同的音乐剧文化。这几乎是我能想到的了解音乐剧最初需要知道的全部内容。在录制和发布音频课程的同时,我还给大家准备了课程交流群和资料包,让大家尽可能又快又全面地感受到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在课程发布后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居然找到了我!他们问我愿不愿意将这个课程进行一些增补,然后出一本关于音乐剧的入门书。我想起了高中时候自己的愿望,当然是无比愿意!
这就是这本书诞生的前情。
当然,做一个音频课程和做一本用来阅读的书是完全不同的。
做课程的时候,我通常是写一个大纲,然后面对着麦克风,对着大纲自由地讲出自己所想讲的知识和要点。通过我的同事帮忙整理出逐字稿,再放到课程的页面里。所以最终得到的语言是高度口语化的,偶尔还夹杂着我个人的口癖。比如替我整理逐字稿的同事就严厉审问过我,问我怎么在一段不到500字的话里说了十个“然后”。我委屈得要死,我说话就这样能有什么办法嘛!
但出版社似乎很喜欢我这种口语化的风格,建议我不要修改太多。所以在修订稿子的同时,我也努力克服自己的强迫症,尽力保留了一些口语化的词句。希望大家阅读起来感觉舒服吧。
为了能够让书本的内容更加丰满,我翻书本,查论文,问朋友,找资料,补上了一些原本缺失的章节,因此,书中关于音乐剧史和世界音乐剧这一块内容比课程更丰满,工作坊与孵化部分也多了案例。我还遍寻网络,从CC协议的范围内找到了50多张插图,尽量让大家能有图文并茂的体验。希望大家不管听没听过我的课程,都能在阅读此书中有所收获。
音乐剧,要说全面的科普,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音乐剧太过年轻,满打满算到现在,也不到200年。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则更是连100年都不到。它的很多重要的历史见证者,现在不仅在世,而且还精神满满,还在继续参与历史。有时候,就连我们自己也都是历史的参与人。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调笑地提起,在《剧院魅影》25周年的演职人员出入口,如果我们一位朋友没有眼疾手快扶住突然绊了一跤的传奇导演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爷爷,音乐剧历史可能会就此改写——当然这些都是说笑,但环视我们身边,在哪怕疫情这样令人绝望的背景下,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直有那么一群人用自己的力量和爱,坚持打造音乐剧的全新历史。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音乐剧的历史即使到现在也每天都在改变,而这些改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向前。
我们常常调笑自己是用爱发电的一批人,而音乐剧的历史往往就是用爱发电的一批人写就的。阅读这本书的历史板块,可以发现有许多一穷二白的创作者凭着一腔孤勇仅仅是靠一台打字机或者一叠纸一支笔,就书写了音乐剧历史上的全新篇章。阅读这本书的制作板块,更能够体会幕后那些无名英雄们的艰辛付出,尽管他们无法被台下的观众们看见,却是整个历史进程中永远不可或缺的存在。
所以我想,如果通过这样一本非常简单的处处都点到为止的小书,能够让更多人从零开始认识这门艺术或者说这项有意思的娱乐,从纵向的历史到横向的创制,从点状的发源到立体的散花结果,继而有幸有那么几个能够坐到我们总的说来规矩不多快乐更多的观众席里来,更有甚者,能够成为我们用爱发电者的一员,这就是这本小书写就最大的意义吧。
这本书的使用方法,是除了历史部分以外,想看哪儿就看哪儿。对历史部分,还是尽量按照顺序看,不过世界各国音乐剧的部分,也可以想看哪儿就看哪儿。
我希望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手册”(看这本书的厚度大概也更接近一本“手册”吧),是能够人手一册带领大家踏入音乐剧大门的手册。
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下面这些人,如果没有他们给予我的启迪、在文献资料上的帮助和对于内容上的建议,我无法完成这本小书。
以下名字排名不分先后:
胡满洋、徐寇依、倪绮诗、顾丹红、沈熠晖、简艾、屠姝、谢小英、周煜涵、王鱼入、卓璐瑶、张弛、韩艺蕾、徐一枝、贾懿、常宁、王可、胡悦。
一些主要的参考文献列在了附录中,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说不定会有额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