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文治生平事略(上)
一、出生于清寒士大夫之家
公元1865年12月3日(农历十月十六日),在江苏省太仓直隶州镇洋县(今属江苏省太仓市)岳王市陆氏宅第静观堂,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其时正当中国清朝同治四年,太仓地界刚刚经历过清军与太平天国军队的战争,盼孙心切的祖父唐学韩喜出望外,亲自为男婴命名“文治”,取字“颖侯”,取号“蔚芝”。取名“文治”是依据男婴的父亲唐受祺定子孙名以“文庆孝德为世家祥”八字为序,八世后再定,该男婴为序首;“治”字寓含“通经治国”之义;取字“颖侯”,寓意“聪颖才茂”;取号“蔚芝”,寓意“德馨芝兰”。这个男婴就是本书传主,日后成为中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的唐文治。
太仓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底蕴深厚。唐文治出生在一个诗书传家、授塾为业的清寒士大夫家庭。其高祖唐景星(字范九、号墨池),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童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官府办的太仓州学,成为由州政府提供学费食宿的廪膳生。曾祖唐森阶(字荫来,号尧蓂),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太学生(国子监学生),由皇帝赏八品顶戴,候选按察司知事,诰赠爵号“光禄大夫”(无专职的散官),曾从事商业。祖父唐学韩(1812—1878,字辅周,号翼亭),由吏部议叙(核议定功赏)从九品(准九品)衔,诰赠爵号“荣禄大夫”(文职虚衔,相当于一个荣誉称号)。父亲唐受祺(1841—1925,字若钦),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以童试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太仓州学,成为廪膳生;同治四年(1864年)入选恩贡,获候选复设教谕(县学助教)资格,诰封爵号“荣禄大夫”。从高祖到父亲四代人,虽然未担任有职有权的实质性官职,但都用功读书,考入官府办的州学或太学,成为古代社会阶层中有知识、有爵号的“荣誉”人士。这个家庭没有什么田产,很长时间连住房都是租借别人家的,靠持有秀才、贡士的低微功名(在古代社会,相当于“教师资格证书”)为官宦富裕人家当塾师授课而挣得劳动报酬养活家人、维持生活。这样的家族十分重视自家子弟的学业功名,促使唐文治在青少年时代接受了严格的读经教育。
1902年唐文治父亲唐受祺在北京主持编校、刊刻的《晋阳世谱·金陵迁娄支唐氏族谱》
唐文治的外祖家也是一个诗书传家、授塾为业的清寒知识分子家庭。外祖父胡汝直(字古愚)、外叔祖胡汝(字啸山)都是“邑诸生”,即正式就读于县学的学生,俗称“秀才”。唐文治的母亲胡氏从小跟着父亲识字断文,熟读《孝经》《四书》,能通经史大义。唐文治的两个姨夫姚菉翘(名葆光)、钱宫极(字会甫)也都是“邑诸生”,以塾师为职业,还分别当过少年唐文治的读经老师。还有一位姨夫黄浚之也是“邑诸生”,曾以“县试第一游于庠”(以全县考试第一名进入县学读书),后来介绍唐文治受业于名师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