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非自然地理环境(第二性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

在经济现象的抽象分析中,地理经济学家将“区域的第一性特征”看作一个控制变量,并将区域中无法用“第一性”来解释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异质现象全都归因于“区域的第二性特征”。 区域的第二性特征可以分为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1.2.1 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的内涵

自马歇尔(Marshall, 1890)以来,不少经济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对“第二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不同类型的技术外部性和市场外部性(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强调厂商间生产函数或技术的相互依赖,是一种非市场性的相互作用效应;市场外部性是指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通过供求经济联系而产生的效应。与产出相关的技术外部性在现代城市经济的理论研究中受到了重视,而与不完全竞争相关的市场外部性在空间竞争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很受重视(Rosenthal and Strange, 2004)。

Anas等(1998)指出,技术的外部效应在城市中无处不在。表现在本地生产中,除了本地公共品具有外部性,还存在有益的交流外部性。这些外部效应在管理、行政、研究以及金融工作中都非常重要。知识、创新以及各种信息都可以被看作不完全公共物品,它们可以产生外溢效应,在不同公司和机构中相互传播。当多个经济体分别掌握不同的信息时,可以通过信息交流渠道将它们融合起来,并由此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用技术外部性来解释特定空间上的(如城市和工业区)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是合理的。

但对于一个更大的区域规模,另一种机制就出现了,并且这种机制无法用传统的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地理位置产生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现实中许多的产业集聚现象,如美国制造业区域带的形成,以及西欧不同国家城市通道上形成的经济活动集聚区,一直从英国北部延伸至意大利北部。为了解释这种大范围的集聚现象,经济学家又提出了市场外部性(资金外部性)这一概念。公司、消费者和工人在市场的作用下紧密相连,这就是市场外部性,市场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相联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地理学囊括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理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商品、服务和要素在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的流动,并将产业集聚现象归因于具有循环累积效应的内生机制。

1.2.2 市场外部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强调供给与需求关联所形成的市场外部性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并将其概括为较大地理范围的集聚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也常常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当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时,就会出现生产集中于相对较少的区域的现象。因此本地市场效应是指消费者相对较多的地区是产品净出口区,东道国或核心区占有规模报酬递增部门的厂商数量的比例较大。在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常常通过分析区域间劳动者工资差异与市场接近(市场潜力)的关系来验证本地市场效应是否存在。经济学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的衡量市场接近的方法来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结构模型。第一次对工资调整机制的研究是以Redding和Venables(2004)的研究为基础的,该实证规范研究是建立在Krugman和Venables(1995)研究的基础上的。设i地区的垄断竞争企业向其他n个地区销售其可贸易品。需求函数以固定替代弹性函数(CES)形式给出,工业生产活动以规模报酬递增为特征。如果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i地区的名义工资与其他地区的产品需求、价格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i地区的工资取决于其他地区在贸易品上的总支出以及可贸易品的价格和贸易成本,Redding和Venables(2004)把式(1-1)中称为市场接近(市场潜力),此处实际是指真实的市场潜力,因为它考虑到了价格指数的修正作用。Redding和Venables(2004)以1996年101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式(1-1)中各要素的关系进行估计,发现衡量工资变量的人均GDP与市场接近相关,二者的相关关系在控制了资源禀赋变量之后也同样显著。同样地,Mion(2004)利用意大利数据、De Bruyne(2003)利用比利时数据、Head和Mayer(2006)与Breinlich(2006)利用欧盟数据,得到了同样的估计结果,即市场接近对工资的影响是正向的。

Hanson(2005)遵循Helpman(1998)的方法,同时引入了另一个分散力(不可贸易品房产)。虽然模型中各个区域的真实工资是相等的,但是名义工资是市场接近、房屋存量的函数,具体公式如下:

Hanson(2005)把式(1-2)中称为地区增强的市场潜力,与没有准确反映价格变化的传统方法相区别。Hanson(2005)以1970—1990年美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式(1-2)中各要素的关系进行估计,发现了名义工资和增强的市场潜力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两个研究框架被广泛用于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产出的区域变化情况。Bosker和Garretsen(2012)认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人均GDP和市场接近之间的关系相比发达国家要弱,这可能是因为欠发达的非洲地区的制造业还比较落后。Fally等(2010)利用巴西微观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市场接近和地区工资差异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使在控制个体差异后,这种关系同样成立。Hering和Poncet(2010)对中国的研究发现,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工人工资与市场接近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种关系就弱很多。因此,国家的体制结构会影响工资和市场接近之间的关系。

在工资估计中,式(1-2)是基于工资wi对其他地区支出水平Ej的回归,而这会导致市场接近变量与回归扰动项相关,出现不一致估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找工具变量,但是要找到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变量是很困难的。更有效的方法是设计一个市场接近外生变化的准自然实验。Hanson(1996)最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研究了1985年墨西哥贸易自由化对市场接近的影响,对墨西哥服装行业的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之前,地区工资存在较强的梯度性,距离墨西哥城市越远工资越低,1985年的贸易自由化打破了这一局部格局,服装行业开始在和美国接壤的地区发展。同样,Redding和Sturm(2008)把德国在1945年至1989年之间的分裂看作一个准自然实验,检验市场接近对人口集聚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靠近东德西部城市的人口增长相比其他西部城市而言,经历了大幅的下降。他们得出结论:城市边界的缩小可能完全是由于德国分裂带来的市场潜力的损失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产业结构的差异或战争破坏所形成的发展困难造成的。

当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未“尘埃落定”,这些文献使用的方法各异,这可能是源于对新经济地理学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进行检验时所固有的那些困难。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支持性结论,但同样我们也发现很多结论与理论是相悖的。工资与市场潜力之间的正相关看上去是一个确定的结论,尽管产量对需求的反应肯定是正向的,但其系数并不是永远大于1的。

1.2.3 技术外部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技术外部性又可分为马歇尔—阿罗—罗默技术外部性(Marshall-Arrow-Romer externalities,或称第一类技术外部性)与雅各布斯技术外部性(Jacobs externalities,或称第二类技术外部性)。马歇尔—阿罗—罗默技术外部性主要在同一产业内产生,雅各布斯技术外部性主要在不同产业之间产生。现实经验表明,这两种外部性效应均出现在一些专业化区域并且是区域繁荣的初始阶段。而哪一种效应将起到主导性作用,依赖于该区域的大小以及该产业的自然属性。雅各布斯(Jacobs, 1969)认为都市化经济(第二类技术外部性)的影响是主导性的,而波特(Poter, 1990)认为区域化经济效应(第一类技术外部性)是导致产业集群的原因。

Anas等(1998)研究发现,城市结构日益出现就业分散化和就业集中化的空间特征。有很多经验证据可以证明这种空间特征模式以及凝聚力和分散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产生复杂的多重平衡和动态路径依赖的空间结构。这些力量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运作,其中,产品差异化和内生技术变革的外部效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技术变革的外部效应是我们理解新出现的城市结构形式、产业结构以及区域间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一些空间模型中,这些技术外部效应常常被引入竞争机制。Brock等(2014)将空间溢出效应引入完全理性预期竞争均衡的市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当空间外部性没有被企业内化时,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在此框架中内生出现,这依赖于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与空间外部性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及私人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边际生产率的递增、区位优势的存在没有必然的联系,从社会优化的角度来看,当计划者将空间外部性内化于企业时,生产活动则将均匀分布,所有企业的资本存量收敛于相同的水平,与区位选择无关。

对区位和增长理论的兴趣促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将新增长理论的外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分析框架。在同一地区内部,更有利于经济主体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发生,知识溢出效应随着经济主体间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带有空间维度的新经济地理学局部溢出模型(Baldwin et al.,2001)认为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总的资本存量,而总的资本存量不仅跟地区内部的资本存量有关,也跟区外的资本存量有关,区外的资本存量对本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大小是距离的减函数。Nocco(2005)通过引入地区间存在技术水平差距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认为当初始的地区间技术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时,才有可能导致地区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当贸易成本较低时,现代工业部门既可能集聚,也可能分散,而当贸易成本较高时,将导致现代工业部门的完全集聚。Berliant和Fujita (2007,2008)发展了动态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Two Person model,TP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人与人以及区域之间的知识关联过程,分析了合作创新行为的时间、方式和效率,从而解释了知识创新和扩散如何进行及其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