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
这一章研究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至第六篇的基本内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是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第二篇是在第一篇商品货币的基础上,阐明货币与资本的区别、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买与卖、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工资的本质和形式等,其核心是剩余价值(2)的源泉。其中第二篇的中心问题是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过程,即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当货币带来剩余价值时就转化为资本。那么,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第三篇到第六篇要讲的中心问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3)剩余价值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基本形式,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所以,第三篇首先研究的既是作为一般的剩余价值生产,也是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本篇共有5章,其中第5章、第6章、第7章、第9章研究的属于一般的剩余价值生产。第5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6章研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第7章研究剩余价值率,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第9章研究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探究剩余价值量变动的规律。第8章《工作日》则属于特殊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此基础上,第四篇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另一种特殊形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三篇是在技术不变从而劳动生产率不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生产剩余价值;第四篇是在工作日不变,资本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本篇共有4章。其中,第10章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中界定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为全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11章、第12章、第13章则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是怎样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劳动对资本是怎样从形式隶属发展到实际隶属的。
在第三篇和第四篇分别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后,第五篇则把这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关系,并在对剩余价值进行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本篇共有3章。其中,第14章从新的角度重新阐明了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第15章从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三个因素,综合考察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变动规律。第16章分析了表现剩余价值相对量即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余额,但是,这种余额被资本主义工资形式掩盖了。因此,要使剩余价值理论真正确立起来,就必须对资本主义工资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篇主要考察的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通过考察,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被资本主义工资形式所掩盖的。本篇共有4章,其中第17章主要考察劳动力价值怎样转化为劳动的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第18章和第19章分别分析了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这两种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第20章考察工资的国民差异,说明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劳动者会有不同的工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