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马克思资本理论及其中国化实践

高淑桂(1)

(上海青浦区委党校)

一、理解马克思资本理论

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中,资本的含义是有变化的,经历了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关系的认识过程。马克思对资本概念的最初阐释集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生产要素。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首次将资本定义为一种生产关系,这种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揭示了资本支配劳动的内在机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和货币有着根本的不同,当货币用于生活消费的时候,仅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流通中介而存在,这个时候不能叫作资本;只有当货币进入生产领域,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时候,才叫作资本。“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2)可以说,资本是一种由货币转化而来的、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赢取价值增殖的经济形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的解读,是从生产关系的视角展开的,他明确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3)。在其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剥削角度揭示了资本的产生源泉、内在构成及特有的运动规律。

(一)资本的产生源泉

资本的产生源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具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力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不仅包括维持他自己衣食住行的费用、养育后代的费用,还包括劳动力商品的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劳动力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多出来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即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一种价值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绝对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一天工作时间的长度不变,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来获取剩余价值。

此外,资本的产生还离不开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资本家拥有能够转化为资本的货币量的最低需求,即刚好能够满足购买生产正常运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货币量。

(二)资本的内在构成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资本构成有所不同,从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带来的价值增殖的角度,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无论以哪种标准对资本进行划分,都有一个共性,即劳动力所属那部分资本产生新增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的运动规律

1.价值增殖规律

价值增殖规律是指资本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会通过产业工人的创造实现价值增殖。从形式上来看,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货币。但是,当货币所购买的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劳动必须是雇佣劳动”时,(4)由于产业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就发生了增殖,这种运动形式可用G-W-G′表示,其中,G′=G+ΔG,这个ΔG就是价值的增殖。资本是如何增殖的?在资本家仅仅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尚未进入生产阶段时,货币依然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中介作用,没有现实地转化为资本(即G-W-G)。货币要转化为资本,需要进入商品的生产过程,在这里,劳动力才会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货币的增殖。马克思揭示资本的增殖性,不但说明资本可以作为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以及资本支配劳动的生产关系。通过对雇佣劳动的支配,资本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保存和增殖。

2.资本积累规律

这种规律是资本在分配领域的差距过大导致的。所谓资本积累,就是把已经取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从而取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动态过程。资本家之所以要把剩余价值再次投入生产,是由资本在无限追求价值增殖过程中的竞争决定的。资本积累的途径有两个: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的过程会伴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一个工人所能驱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同样多的生产资料的情况下,需要的工人就越来越少,也就是机器代替了工人。二是劳动力价值在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中占比越来越小。随着对工人需求量的减少,社会上会出现大量相对过剩人口,过剩的工人形成一支绝对从属于资本、可供资本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的存在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对资本的两极分化规律,马克思总结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5)

3.生产过剩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为资本的生产过剩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果生产仅仅用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那么生产过剩是不会发生的;但是,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是无限的,这必然会生产比消费所需商品多得多的价值出来,而这种价值的实现,受到“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6)的制约,必然会产生生产过剩。

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会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的减弱,二是越来越多商品的积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过剩就表现为经济危机。产品生产的速度越快,社会商品过剩越多,经济危机爆发就越频繁。事实证明,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危机爆发的次数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十年一次增加到后来的五六年一次,见表1。

表1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次数

资料来源:邢涛、纪江红:《世界上下五千年(近现代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是一种相对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过剩,而不是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的过剩。

总之,资本的生产过剩的规律决定了危机是规律的自然形式。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但本质而言,资本的获利来源仍然是实体的产业资本,当金融资本积压了产业资本导致虚拟资本过剩的时候,就会导致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获利,从而出现经济脱实向虚并且无节制膨胀。

资本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彰显了市场经济和资本并非中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论是从资本的本质来看还是从运动规律来看,其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都是相矛盾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

(一)认识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作用,除了体现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进步。资本作为生产力的极大推动者,作为社会财富的追逐者,对社会文明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地发展,必须“创造自己的社会生活条件”(7),而这种社会生活条件的创造过程,就是人类直面资本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人类合规律、合目的地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过程。从生产领域溢出到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8)充分体现。

(二)我国社会主义资本观的历史考察

马克思经典论述中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但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尚不具备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充分发展了的生产力,要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充分发挥,首要条件是发展生产力,而资本驱动“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9)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资本本性相矛盾的公有制,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国,究竟需不需要“资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探索时期。

第二个时期,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如何运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第三个时期,即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是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践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资本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得以深化拓展的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驾驭资本全方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期。

(三)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鼓励商品经济发展,运用资本的增殖性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在这里,我们需要辩证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联系、辩证统一。基于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不可避免性,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的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资本同样会发生增殖,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是因为公有制是其制度基础,这就从根源上决定了资本增殖的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受益,政府是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了保证经济发展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在建立合理经济结构、消除市场失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公有制发挥作用不能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忽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大国这一现实。因此,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以多种形式探索释放资本对生产力的极大促进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两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公有制是主导,市场经济是主体。一方面,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充分释放资本能量,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市场经济在发展导向、发展方式和价值分配上都有所差异,必须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形式下的资本成为服务于人民更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必要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资本的驾驭正迈向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协同发力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激发资本活力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推动了资本元素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部领域的深度参与,而且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布局上,通过包括党和国家机构、意识形态、法治建设等整个社会环境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根本地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驾驭资本实践的全面、精准把握”。(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更好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改革重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探索

在我国经济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时代,全要素生产率亟待提升,超级公司的行业结构需要转换。要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一)我国资本市场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运行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体系是多层次的,既包括股票(股权)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包括涵盖股票、债券、商品在内的期货市场,更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金字塔形结构。

其中,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科创板的定位就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作为金融服务科技的重要抓手,能够提升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改善了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在营收及估值上的未来成长性,提升了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改革的新途径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市场规模小、开放水平低、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各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从而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路径。

第一,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同时,重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各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使各市场之间联通互动,提高资本市场整体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第二,大力发展主板市场,加快健全科创板。结合实践,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优先保障土地供给,建立地块置换绿色通道。同时,在出让和置换时设立回购等约束性条件,企业因经营无法持续从科创板退市后,保障政府享有以约定价格予以优先回购的选择权,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大力支持人才引进,做到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对高级技术人才予以个人奖励,完善对人才落户的配套支持。

三是加强对科创板的其他支持力度,包括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支持申报专利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制度以及定期举办专题培训。


(1) 高淑桂,复旦大学博士,上海青浦区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资本理论及其中国化实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42页。

(6) 《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4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7-928页。

(10) 陈广亮、王娟娟:《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学术界》,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