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简史:人类和脂肪绵延2000年的纠葛与缠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FOREWORD

2018年炎夏,女团“火箭少女101”在国产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中推出了单曲《卡路里》,歌中细数为了变瘦而作出的努力,在高潮部分女孩们近乎嘶喊地高唱“卡路里我的天敌”。洗脑式的旋律搭配剧情中荒诞的“脂肪险”,一路将该电影推向了票房榜首。

在价值观空前繁复的互联网世界,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自我怀疑和强烈反应,文中将“不要过于肥胖”作为第一条戒律,给中年发福的人们带来了因为肥胖而被社会否定的恐慌,“中年男的油腻感首先来自体重”“我们要像厌恶谎言、专制、谬误、无趣、低俗、庸众一样厌恶我们的肚腩”“朝见肚腩,夕可死”“一胖不除,何以除邪魔”。

成千上万的中年人一边在各平台发声抗议作者“贴标签”的行为,一边暗暗地忍受着节食带来的饥饿感,前赴后继地走进健身房、走上运动场,开始与脂肪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反肥胖”成为一场社会运动,在人民生活日渐富裕的华夏大地愈演愈烈。

与现代人相反,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正围坐在山洞里温暖的篝火旁,分食炙烤的野猪肉。在长时间的饥肠辘辘和同野兽激烈的搏斗之后,这样的美餐着实来之不易。野猪丰厚的皮下脂肪在火焰的烘烤中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油脂萦绕唇齿间的美妙感受让人们陶醉不已,它深深印刻在祖先的记忆中,印刻在基因的深处,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繁衍被传递到了现代社会。

2009年,人们在德国南部发现了一尊用猛犸象牙雕刻的“维纳斯”的雕像。研究者声称,这尊雕像年代之久远已经达到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无法准确测定的程度,据推测,这尊雕像雕刻于35 000年前,是世界上已发掘的最早的雕像之一。饱满的乳房、硕大的臀部,这些凸起的性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肥胖有助于繁衍后代的普遍认知。在人类早期的绘画、雕塑、语言中,对于肥胖人体的描绘并不鲜见,人们将对于脂肪的喜爱毫无保留地表现在艺术作品当中。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直接把美人称作“硕人”,如《卫风·硕人》赞美了一位卫国的美丽贵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意思是:这是一位又高大又肥胖的美女,她的双手像初生的茅草幼芽一样白嫩,肌肤像凝结的油脂一样光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一样又长又白,牙齿像葫芦籽一样洁白整齐,额头像蝉一样宽广方正,双眉像蚕蛾一样细长弯曲……

崇尚肢体线条美的现代人看到这样的赞美不免发笑,然而从对脂肪的趋之若鹜到避之不及,人类都经历了哪些曲折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