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新实践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日等全球领先国家和地区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打造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核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为加速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
一、国际实践篇
为全面提升本国科技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探索建立了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美国政府先后投资建设了1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英国政府近年来创建了11个“弹射中心”;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技术转移源泉之一和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法国“卡诺研究院网络”已成为法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欧洲最重要的应用型科研机构组织体系;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合同研发机构之一。(8)
(一)从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到“美国制造”计划
2012年,美国政府宣布由联邦政府投资10亿美元打造一个由全国范围内相互联系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旨在打通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链条,解决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之间“死亡之谷”问题,提升美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激发美国经济新活力。2014年,“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正式启动,2016年更名为“美国制造”计划(Manufacturing USA)。“美国制造”计划2019年9月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该计划的成员组织多达1 900多个,2018年开展了475个重大研发合作项目,利用1.83亿美元联邦基金吸引了州政府和私人投资3.04亿美元,并对超过20万名工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先进制造知识和技能培训。
1.功能定位
创新中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基础研究和市场化之间的隔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创新中心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区域性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向本地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设施,帮助其开发新技术,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跨领域技术创新。同时,创新中心也作为“教学工厂”提供劳动技能培训。(9)
2.建设进度
从2012年“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实施以来,美国政府成立并运行着1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见表1-1)。
表1-1 14家“美国制造”创新中心
(续)
资料来源: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3.聚焦领域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实施期间,创新中心聚焦于起步阶段到商业化之前的创新活动,已完成实验室原型制造,但还未实现市场化的规模生产。主要聚焦领域包括:一是制造过程,如增材制造、聚合物加工工艺等;二是先进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能发电或集成电路所需新型材料;三是使能技术(使其他工艺能够运行的技术),如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研究;四是产业化环节,如优化医疗设备或材料的工艺过程,低成本新工具、未来汽车或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研究等。(10)
与“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强调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同,“美国制造”计划更强调技术创新的商业化。“美国制造”计划不管是领域选择,还是机构在创新链的布局,均呈现一些新变化、新特点。一是更加强调通过创新实现本土化制造。特朗普政府更强调通过技术创新恢复本土制造能力,带动更多就业。二是更加强调满足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需求。美国先进再生制造创新中心研究的生物组织构建及制造技术,一方面可为负伤士兵制造新皮肤、血液制品和器官,另一方面也可改善民众的健康状况。(11)美国先进功能纤维制造创新中心正在研究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不仅可提高秘密军事行动的安全性和隐蔽性,还可用于民用的建筑物搜索和救援。三是更加强调利用科研机构平台打造创新生态。“美国制造”计划希望构建一个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得创新技术的鉴别和路线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见图1-3)。
图1-3 “美国制造”计划创新生态系统
资料来源: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4.资金来源
创新中心的资金采用联邦政府投入与配套资金(联邦政府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制造企业、研究型大学、社区学校等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联邦政府的投资比重不高于50%。例如,美国制造创新中心获得了联邦政府和非联邦政府机构各5 500万美元的投资;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中心获得了联邦政府7 000万美元和非联邦政府机构1.06亿美元的投资。
联邦政府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创新中心成立初期(7年以内)的实物产品投资,如设备采购和载体购置等。随着创新中心运营逐渐成熟,创新中心将通过收取会费、提供收费服务、提供合同研究或产品试制、收取IP使用费等多种灵活方式来自主筹措资金,实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二)英国“弹射中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低迷的英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主要出路。2010年10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英国政府将投资2亿英镑建立一系列“弹射中心”(Catapult Centres),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自2013年至2019年6月期间,各“弹射中心”累计参与了2 260项学术合作项目和12 379项产业合作项目,管理价值超过10亿英镑的研究项目和示范项目,参与了491项国际项目,支持了4 389家中小企业发展,2019年该计划参与人员达4 100人。
1.功能定位
弹射中心是非营利性机构,拥有先进技术和装备,定位于消除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鸿沟,解决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4~6级进度的问题(见图1-4)。弹射中心通过整合现有创新资源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图1-4 英国基于技术成熟度的弹射中心组织定位
资料来源: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弹射中心承担着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成为世界领先的科研中心;二是促进企业获得世界领先的知识和技术;三是与企业协同研发应用项目,满足企业需求;四是举办创新活动,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需求对接和协同发展;五是提供多层次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和科研机构雇员的技能水平。
2.总体布局
英国弹射中心网络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建设阶段,持续在英国境内布局建设弹射中心。第二阶段要建立知识网络,以每个弹射中心为基点,吸引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跨领域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多维连接的知识网络,形成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第三阶段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一方面是加强弹射中心与其他科研组织、创新中心以及高校的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有效结合,发挥更具影响力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是促进弹射中心与英国现有的创新举措相结合,并积极对接欧盟创新项目。
3.建设进度
弹射中心重点发展新兴技术领域,目前已在9个重点领域30多个城市建立弹射中心,重点领域包括细胞与基因疗法、化合物半导体应用、物联网、数字化、能源系统、高价值制造、医药研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卫星应用等。
弹射中心采用区域协同运行的模式。目前,数字化、精准医疗、卫星应用等三个弹射中心都建立了多处区域中心。其中,数字化弹射中心由位于伦敦、桑德兰、北爱尔兰、布莱顿和约克的5个区域中心组成网络。
4.资金来源
弹射中心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合同收入、公共或私营机构资助的合作研发收入以及政府补助投资,三类资金比重大致相当。企业合同研究资金和合作研发项目资金是竞争性收入,主要用于人力成本和启动项目。政府补助投资的资金主要用于基建和设备购置,每年对每个弹射中心投入500万~1 000万英镑,投资周期不超过10年。
5.运作机制
弹射中心采取“政府+企业”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和设定目标,企业负责独立运营。英国政府机构创新英国(Innovate UK)负责制定各弹射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下设的咨询监督委员会负有监管责任。每个弹射中心都是非营利性独立法人实体,其董事会以及执行管理团队负责自主运营。弹射中心特别重视通过IP转移或授权的形式推动其研发成果产业化。
(三)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成立于1949年,是德国四大主要科研机构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1月,FhG在德国国内拥有72个研究所和独立研究机构和26 60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年度科研经费达26亿欧元。FhG一直是德国和欧洲最活跃的专利申请者之一,2018年申请专利612件,累计申请6 881件,德国授予FhG的专利总数为3 272项。2018年,FhG签署新许可协议384项,有效许可合同总数达到2 515项,年度授权费收入达1.09亿欧元。
1.功能定位
FhG承担着五项主要任务。一是应用技术研发,包括样品的开发和优化、生产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等。二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新技术推广、产品中试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支持。三是提供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四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技术评估、可行性报告、产业发展分析等。五是服务中小企业,包括为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融资服务等。
2.聚焦领域
FhG聚焦健康、安全、能源、通信、交通和环境等六大领域,具体开展ICT、生命科学、微电子、表面科学和光子、产品工艺、材料组件、国防安全等7个学科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3.组织架构
FhG是联盟形式的组织结构,下设7个学部,学部下设算法和科学计算研究所、应用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等74个研究所。
协会管理机构由会员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高层管理者会议等组成。
4.资金来源
与英国弹射中心相似,FhG的资金也主要来自三个渠道,分别是企业合同收入、政府或私营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收入以及德国各级政府赞助。前两个渠道的资金为“竞争性资金”,约占资金总额的70%,主要用于产业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改、产品开发或者生产管理等科研服务。最后一个渠道的资金是“非竞争性资金”,约占30%,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和各州政府按9∶1的比例承担该笔费用,主要用于支持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基础研究。
(四)法国“卡诺研究院网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法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法国政府开始重视推动产学研合作。2006年,法国政府发布《研究法案》(Law for Research)并发起“卡诺计划(Carnot Initiative)”,力图减少公共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隔阂,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卡诺计划”将符合标准的法国公共科研机构纳入体系,逐步形成了卡诺研究院网络。现在,卡诺研究院网络已成为法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欧洲影响力较大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体系。“卡诺计划”官网数据显示,“卡诺计划”汇集了18%的法国公共实验室工作人员(3万名研究人员,9 600名博士),承担了50%的法国公共实验室和工业界之间的合同研发项目。
1.功能定位
卡诺研究院网络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促进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快先进创新成果到企业转化的进程。卡诺研究院网络负有三大任务,一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为企业提供专利申报、成本核算等专业服务,三是形成内部网络结构,便于按企业需求调动跨学科的研发资源。
2.总体布局
卡诺研究院网络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6年到2009年,有33个公共科研机构获得卡诺认证成为卡诺研究院,认证有效期为4年。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共有34家卡诺研究院获得认证,认证有效期调整为5年。第三阶段从2015年开始,共有39家卡诺研究院获得认证。目前卡诺研究院网络就是由法国境内的这39家卡诺研究院组成,它们主要是法国知名的高校实验室和国家科学研究院系统(CNRS)等公共科研机构。
3.聚焦领域
为解决法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公共卫生服务不足和通信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卡诺研究院网络主要聚焦能源和交通、环境、化工、医疗服务和营养健康、信息通信技术以及软科学等应用型领域。
4.资金来源
卡诺研究院网络的研究资金有三大来源渠道。一是来自政府和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的合同收入,2018年的直接合同收入高达7.44亿欧元。二是来自直属上级机构的拨款,卡诺研究院都是来自现有的公共科研机构,因此可以从直属上级部门继续获得资金拨款。三是来自卡诺研究院网络的管理机构——法国科研署的资金支持,每年对整个卡诺研究院网络的支持力度可达上亿欧元。为了鼓励卡诺研究院支持产业发展,法国科研署分配的资金与企业合同收入密切相关,为上一年合同收入的20%,如果合同收入主要来自中小型企业,那么该资金配比最高达到30%。
(五)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
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成立于1932年,是荷兰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组织,也是全球著名的合同研发机构之一。TNO是独立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不属于政府、大学或某个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及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是连接学术与产业的桥梁。目前,TNO拥有约5 000名员工,其中2 600名为科研人员,年度科研经费达6亿欧元。
1.功能定位
TNO的使命是,用知识赋能人民,用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用科技造福社会。其主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二是提供一系列科技服务,如委托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企业孵化、市场信息咨询、项目评估等。三是对政府提供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制定等相关服务和决策支持。四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在技术研发、产业咨询、检测认证等方面加强与外国政府、企业和公共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2.聚焦领域
TNO聚焦于10大社会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国防、安全和防卫,能源传输,工业,建筑、基础设施和海事,循环经济与环境,健康生活,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技术和战略分析与政策等。
3.组织架构
TNO的管理机构由监事会、国防研究委员会和执行董事会组成,负责TNO的日常运营管理。管理机构下设10大业务集团,分别负责10大研究领域的具体业务。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提供政策建议。国防研究委员会负责决策国防研究的相关政策。执行董事会负责TNO日常管理,包括组织的日常运营和事务管理,设有CEO、CFO、COO、CSO等职位。
4.项目运营
TNO接受企业、政府或基金等机构的委托研究项目,也可以与它们开展合作研发。研究项目包括提高产品性能,排除生产故障或提升生产工艺等。
TNO的一部分研发资金来自政府、基金等,另一部分来自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伙伴。
TNO的一项重要业务是技术转让服务。TNO制定了技术转让相关计划,并组建了技术转让团队,该团队人员包括创业、投资、商业许可、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家。为了拉近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距离,TNO建立了企业家和投资人数据库,同时与其他应用技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技术转化项目的广泛合作。
二、国内实践篇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虽然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须在三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自主创新取代技术引进;二是打造新型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创新取代单个技术产品突破;三是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产业跨界协同创新环境的营造取代单一企业局部创新环境的改善。(12)
在总结借鉴国际领先科技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律,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技城市发展模式探索。例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在区域城市协同发展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在创新空间多元化发展方面,推进载体多元化发展,如经开区、高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别园、大学科技园、特色小镇、创新综合体等。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
2016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要求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聚集产业创新资源,发挥已有各类创新载体的作用,瞄准制造业创新链和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及共性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最终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我国制造强国建设。
经过四年时间的探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先后出台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关于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以下简称《升级条件》)等指导性文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1.功能定位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一种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创新,以解决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为目标,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行业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自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创新载体。
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开展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强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二是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三是多种方式培养制造业创新人才。四是为企业提供研发试验、测试认证和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支撑制造业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项目合作,引进高水平技术和团队。(13)
2.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发挥溢出效应,打通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形成制造业创新驱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包括8大重点任务:一是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和共性技术供给瓶颈,支撑产业发展;二是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依托现有或新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四是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探索建立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五是强化标准引领和保障作用,组建标准推进联盟,研制关键技术标准,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六是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用“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速创意孵化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七是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创新人才;八是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信息的跟踪、收集、分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联合研发。(14)
3.建设目标
制造业创新中心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指南》《指导意见》等文件先后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对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求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对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意见》提出在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建成一批省级/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通过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以两级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突破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4.建设布局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求高标准、唯一性,按照要求每个领域内只建设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最大限度汇聚创新资源、瞄准改变行业竞争规则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重点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升级条件》明确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提出了22个未来创新中心重点建设升级的领域,具体如下:一是战略必争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光电子、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及成型技术与装备、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稀土功能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工业信息安全、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二是竞争优势领域,包括智能语音、石墨烯、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三是深化两化融合领域,包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云制造、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四是民生保障领域,包括高性能医疗器械、资源循环利用、医药高端制剂与绿色制药、先进功能纤维等领域。
自2016年第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组建以来,截至2020年5月,工信部已批准成立1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具体名单见表1-2。
表1-2 1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鑫创科技产业研究院整理。
5.组织运行
组织架构方面,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公司+联盟”的形式组建,依托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责权明晰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实现企业化运行。同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建立技术专家委员会作为内部咨询机构。技术专家委员会由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委派的专家组成,负责研判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运行机制方面,制造业创新中心应明确各类主体的责权,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营、成果转移扩散、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等机制,最终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二)区域协同发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准备一年多的京津冀战略顶层规划出炉,并自此进入实质落地时期。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战略在国家层面得以正式确立,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到,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至此,我国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正式建立。
整体来看,五大区域发展战略都有“发展”和“互联互通”等核心主题,“一带一路”更侧重于国际合作,其他四大战略都有“一体化”的核心要求,但又各有侧重。
1.“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在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提出。从国际层面看,“一带一路”将推动亚欧非大陆6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承担更多大国责任义务。从国内层面看,“一带一路”对国内相关区域和城市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分工,与其他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辅相成。(15)从战略意义上看,“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是肩负着推动中国式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截至2019年3月,合作伙伴方面,已有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经贸合作方面,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 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方面,截至2018年底,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联合融资,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投资100多个项目,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支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超过6 000亿美元。
2.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早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2月提出,其主要目的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进入21世纪后,北京市人口激增,交通拥堵严重,城市功能驳杂臃肿。而京津冀三地地理位置相接,人文历史渊源深厚,优势产业互补性强,拥有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根基,由此“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适时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利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又有利于带动环首都区域整体发展。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19个国家级新区中,雄安新区是唯一一个不在直辖市的副省级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聚焦四个方面: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3.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概念。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要求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高速、高质量发展。(16)
长江经济带东起长三角冲积平原,连接东海海岸线,西至云贵高原,与缅、老、越三国交界,跨越中国11个省(直辖市),国土面积205.2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从经济要素禀赋来看,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天然优势和后天基础,都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增长潜力。长江经济带的航运具有运输成本低、运输能力强、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自东向西较均匀地分布着不少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特色突出、科教创新基础良好、城市文化吸引力很强的节点城市。
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过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主要聚焦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三是打造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四是推进一体化市场建设;五是提升区域整体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是粤港澳自贸区的升级版,包括广东的九个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山、佛山、肇庆、江门),连接香港、澳门,区域上看是辐射珠三角,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域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从经济基础看,大湾区覆盖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城市群,不到1%的土地和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经济体量,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战略提出之际便对标三大世界级湾区,增长潜力巨大。目前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在产业升级上,除了目前的优势产业制造业,还将向服务业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迁徙,增长潜力巨大。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侧重开放和国际合作。同时,它也是“创新制度实验区”,为海峡两岸今后的融合发展提供制度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列的世界四大湾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个引领全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个内地与港澳全方位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17)
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990年,民盟在报送中央的《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中首次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一直以来,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地理范围到2018年基本确定为以上海为龙头、以周边34个城市为主体构成的大型城市群。2018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
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东亚地理中心和西太平洋的东亚航线要冲,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区域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对标全球,依然是消费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主要聚焦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符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市格局;二是以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动城市之间的生态共建和环境共治;五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六是建立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创新空间多元化发展
1.经开区和高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经济技术开发区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目前,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经开区达到219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更多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指建立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是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截至目前,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高新区达到168家。
一般而言,一个城市先有“经开区”后有“高新区”,经开区主要承担迅速做大经济总量的任务,而高新区承担的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
但随着中国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如今来看,很难再把两者严格区分,走向融合、走向统筹发展,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自贸区等开放高地日益增多,原来的经开区面临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等新挑战和困难。截至2019年初,全国至少有12个经开区和高新区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并,包括:上海高新区和浦东区合并,广州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四区合一,重庆高新区与经开区(含出口加工区)合并到北部新区,苏州高新区和虎丘区合并,青岛高新区和开发区合并,南京高新区和浦口区合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心商务区合并等。
另外,随着我国持续扩大开发,国际间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一批新型园区——国际产业合作园逐步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营商环境较好的经开区(或高新区)内建立起来。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指以特定的国家和地区为产业合作重点,以特定的外商投资意向和偏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配套,突出国际(地区)特色,实现高端项目聚集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合作园对于区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加快集聚高质量外资项目,深化推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并进一步打响园区品牌影响力。目前,发展较好的国际产业合作园有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中意宁波生态园等。研究这些合作园发现,合作园的建设大都以两国政府或省级政府的合作为基础,在政府国际合作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工作。通过两国政府、园区、企业三层次的合作,在区内实现两国间产能分工合作和高端项目集聚。
2.自贸试验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Pilot Free Trade Zone,PFTZ)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内划出特定区域,提供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从狭义上说,它仅指对进口原料等货物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18)
截至2019年8月,我国先后批准设立了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全国布局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启动了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18个自贸试验区虽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总体上看,各自贸试验区的目标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成果丰富,对周边辐射带动效果明显。
3.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指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提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服务的载体平台。(19)
大学科技园的核心理念是服务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从此,大学科技园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快速发展。1988年,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开启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历程。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社会服务水平,2000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
我国的大学科技园按资质可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区域大学科技园三类。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转化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造就了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集中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其中,清华科技园入园企业已超过1 000家,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多项科技成果在科技园内实现了产业化;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文化科技园,销售收入和利税仅次于清华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西安交大校办产业的“聚集效应”,西安交大的一批集团公司和名牌企业先后入园,发展势头良好。
同时,我国的大学科技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进一步发展。例如,缺乏兼具技术和市场两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风投企业和资金都跟不上发展需求,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够开放、科学,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失等。
4.科技小镇
科技小镇是在特色小镇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特色小镇的一个分类,它的特点是强调科技创新,积极引入前沿科创项目,具有科技创新、科创孵化、未来体验和科技产业化的功能。(20)科技小镇的发展方向是以高科技新兴产业为主导,通过打造集城市会客厅、国际创新综合体、科技应用示范区、高科技产业园区、城市品质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小镇,构建全球协同的创新型产业生态。可以说,科技小镇是以创新创业的理念、包容开放的态度与针对性的企业扶持政策和优美的环境为特色的一个崭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实现城镇一体化的重要实践及创新举措。
科技小镇一般由企业主导调配多方资源,联合政产学研机构共同开发建设运营。纵观我国目前做得较好的科技小镇运营商,其发展模式虽有差异,但普遍都非常重视小镇的产业发展。例如,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在产业规划和产业招商方面都投入重金打造专业的产业规划研究团队和招商团队;招商蛇口依托招商局集团强大的品牌和资源优势,通过先期导入集团内部的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来吸引其他产业资源入驻,从而形成产业集聚;碧桂园选择与产业龙头企业结盟,形成核心产业群,构建高新产业共享平台。(21)相比前三者,鑫创科技则专注于科技城市运营,通过构建“海外创新中心—国内科技加速器—科技城市载体”全链条孵化体系,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速聚合和导入国际优质资本和创新要素,以“基金+基地+产业”的模式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快速实现本地产业化,助力区域实现科技迭代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建设比较成熟的代表性科技小镇主要有上海枫泾科创小镇、杭州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成都菁蓉创客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郑州中原创客小镇等。
(1) 鑫创科技.IOD·创新引领科技城市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2) 李艳.企业创新,仅研发新技术还远远不够[N].科技日报,2018-7-9.
(3) 孙红兵.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能力和绩效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4)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 曾鹏.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 高丽娟.论创新空间的特征及分类[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10):7-8.
(7) 上海科创中心.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Z].2014.
(8) 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9) 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10) 工科所.主要发达国家创新载体运营研究[J].工业科技研究,2017(4).
(11) 朱焕焕,陈志.从“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到“美国制造”[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34(2).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
(13)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14)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Z].2016-8-19.
(15) 和君咨询朱文奇团队.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解读[J].城市开发,2019(20).
(16) 和君咨询朱文奇团队.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解读[J].城市开发,2019(20).
(17) 和君咨询朱文奇团队.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解读[J].城市开发,2019(20).
(18) 唐少清,陈俊荣,谢茜.基于开放经济新体系的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9年中国软科学文集,2020.
(19) 贾宝勤.国家(地区)层面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比较[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1).
(20) 尚学峰,刘小青.建设科技小镇的广东路径[J].广东科技,2017(9).
(21) 廖振峰.“产城融合”新路径:“科技小镇”的大布局[J].房地产导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