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的70年:青海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青海70年教育事业结构升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新中国成立起,党中央就对青海省的教育事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回顾青海70年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起步和艰难发展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全面快速发展大好时期;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和民族教育发展不断进步等伟大成就。

2.4.1 青海70年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2.4.1.1 改革开放前的起步和艰难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青海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教育基础设施一片空白,文盲半文盲人数众多,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90%以上。青海的解放开辟了全省教育的新纪元,其重要的标志是通过对旧学校的接管、整顿和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各种管理办法。1950—1952年的三年经济恢复期间,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的实施不仅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对旧学校的接管和改造,而且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青海教育事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奠定了青海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基础。然而,在接下来的“二五”计划至改革开放期间,青海的教育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思想严重阻碍了青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1960年下半年至1963年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使青海教育的布局和发展速度渐趋合理。到1965年,全省使教育事业回到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总体而言,“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里,尽管在工作中出现过些许失误,但是这一时期的成就还是很大的。但紧接着的“文化大革命”使青海教育事业再一次遭到重创。1978年4月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整顿、整理和充实了全省大学、中学、小学的领导班子,迅速扭转了十年动乱造成的混乱局面,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恢复和发展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4.1.2 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此后青海省教育事业获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成效的发展,迎来了全省教育发展史上真正的“黄金时期”。尤其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指出要深化改革,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尤其要重点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抓紧普及义务教育。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着力改善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在地广人稀的牧区和山区办好寄宿制学校。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入学率。

“十一五”时期,青海重点抓好“两基”攻坚,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校舍建设、设施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加强职业教育,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高水平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把职业教育与扫盲、科技推广、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发展特色学科,力争一批重点学科、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青海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健全体制富有活力、能力显著提升、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调整优化中小学结构布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加大异地办学力度,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高等教育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产学研结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牧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十三五”规划提倡实施发展教育脱贫,同时指出要加快构建育人为本、公平普及、注重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力争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其他阶段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如表2-5所示:

表2-5 青海“十三五”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资料来源:青海经济信息网.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2-17)[2019-06-08]. http://www.qhei.org.cn/ghyfz/wngh/201602/t20160217_638555.shtml.

2.4.2 青海70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青海教育事业发展尽管曲折,但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同样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期”,教育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民族教育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等方面。

2.4.2.1 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前,青海教育事业缓慢曲折发展,依然取得了伟大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没有一所高等学校,仅有8所中等学校,717所小学,2所幼儿园。如表2-6所示,1952年,青海全省依然还没有高等学校,仅有7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和1065所普通小学,每万人口中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在校人数分别只有10人、8人和547人。到1957年,青海已有1所普通高校、18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普通中学和1441所普通小学,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58.1% ,每万人口中的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在校人数分别提高到0.9人、30人、46人和749人。到1980年,青海已建成6所高等学校、33所中等职业学校、582所普通中学和5207所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小学数量分别增加了568所和3766所,每万人口中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在校人数分别提高到11人、25人、529人和1525人,小学和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提高到92.6%和49.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2.4%。期间,全省教育发展也遭受到“大跃进”赶超冒进的影响,在1958—1965年出现高速增长又突然下滑等大起大落的现象,从1966年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全省教育发展整体呈现缓慢平稳发展的状况。

表2-6 1952—2018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青海历年统计年鉴整理,其中2018年数据来自2018年青海统计公报。

注:“[ ]”为2017年数据;“—”表示数据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教育事业持续稳步改善。如表2-6所示,到2017年,全省拥有12所高等学校、39所中等职业学校、371所普通中学和758所普通小学,与1980年相比,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都增加了6所,全省每万人口中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在校人数分别由1980年的11人、25人、529人提高到2017年的132.4人、125.4人和551人,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成效显著。同期,全省初中和小学毕业升学率以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由1980年40.2%、86.9%和82.4%提高到2017年的93.1%、96.8%和99.8%。到201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普通初中毛入学率为111.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0%。城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加速提升了青海人力资本积累,为实施科教兴青提供了有力支撑。

2.4.2.2 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居民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全省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90%以上。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6),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8479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有586714人,具有初中学历的有1427738人,具有小学学历的有1984287人(1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学历的由330人上升为862人,具有高中学历的仍为1043人,具有初中学历的由2166人上升为2537人,具有小学学历的由3094人上升为3527人。另外,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即15岁及以上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共有773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58510人,文盲率(18)由18.03%下降到0.23%,下降了7.8个百分点,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省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9.63%(见表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将近5个百分点,但低于本省2016年的13.45%,其中男性占5.84%,女性占13.63%。从受教育程度来看,2017年,青海6岁及以上未上过学人口占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为10.5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将近5个百分点,但比本省2016年的13.21%降低将近3个百分点;小学、普通中学、中职及高等教育所占比重依次为39.26%、35.73%、2.84%和11.65%,只有小学占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7 2017年青海和民族八省区主要受教育情况概览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相关资料整理和相关数据简单计算所得。

2.4.2.3 民族教育发展不断进步

民族教育是青海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省委、省政府就制定并采取设立专项补助、适当提高寄校生助学金标准、高考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降分录取,及在牧区巩固发展寄宿制中小学、农业区兴办回族、撒拉族女中和女童班、普通大中专院校和西宁市重点中学举办民族班等措施,民族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到1998年底,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0.43%,已接近少数民族人口比例(19)。21世纪初,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已达84%左右。

一直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始终把握特殊性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积极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发达地区对青海省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扩大教育合作与交流;根据国家正在实施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创办三江源移民子女班;积极、稳妥地试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组织实施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共1170所,在校生共56.06万人,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数比2005年增加10.97万人。全省民族自治州、县学龄儿童和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38%和97.02%。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新建、改扩建了一批“硬件达标、管理规范、质量合格”的适合农牧区教育发展的寄宿制学校(20)。2018年底,全省民族中小学共534所,占全省中小学学校总数的48.5%。其中:民族小学共412所,占小学学校数的56.36%;民族中学共122所,占普通中学学校数的32.97%。小学和初中少数民族净入学率、毛入学率分别达106.92%和112.28%。民族高校共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共657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2.23%。全省少数民族学生共718460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58.94%。其中:学前教育少数民族在园幼儿共123181人,占学前教育在园人数的57.38%;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共451490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63.69%;特殊教育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共4604人,占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的69.4%;高中阶段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共98412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8.32%;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共40773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7.94%(21)

2.4.3 青海教育事业发展展望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快速发展,青海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在内,具有藏族地域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目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还与全国其他地区差距很大。2017年,全省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高达9.63%(见表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5个百分点,且高居全国第3。6岁及以上未上学人口比重为10.52%,居全国第2。另外,目前青海仅有高等院校12所,仅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0.46%。青海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有待继续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正在深入人心,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科教兴省、兴州、兴县的认识正在深化,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改善。青海的“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育人为本、公平普及、注重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强化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确保到2020年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另一方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创新性,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省内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到2020年理工类等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