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达国家跨境直接投资理论
二战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占据全球经济统治地位,资本流动方向也主要体现为历史宗主国与殖民国之间的流动。因此,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多数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王海军,2014)。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特定优势理论,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早的理论。这一理论由海默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化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特定优势,从而在国外生产可以赚取更多利润。这种特定优势包括:产品市场优势,如产品的差异化性能、商标、营销策略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优势,如组织管理优势、筹资能力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及规模经济优势等。这些思想后经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了系统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先驱。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突破了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和完全市场假定,指出了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是如何存在及如何开展的。同时,垄断优势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区分。海默认为,利率差异可以解释借贷资本的国际运动,即国际投资,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要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就必须放弃完全市场竞争假定。垄断理论强调技术等核心优势对跨国经营的重要性,为国际投资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开辟了广阔空间,但是这一理论还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日益增多的现象。
2.内部化优势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来源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海默等人的垄断优势理论已无法对此进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此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在其合作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中系统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作为假设前提,强调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必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难以保证厂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通过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运行把一部分交易内化于企业中则可以节省市场交易成本。当然,只有内部化的成本小于市场交易的成本时,内部化才有意义。内部化的收益至少包括:(1)减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风险;(2)维持获得最大化利润的产品价格;(3)减少企业对特定生产要素的市场依赖;(4)减少信息不对称。交易市场成本则包括价格发现的成本、谈判的成本、赋税的成本及解决争议的成本。企业内部化的实质是将垄断优势保留于企业内部而替代市场交易,这种内部化扩展到国际市场,就形成了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企业内部化的必然发展结果。
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理论首次从企业组织的角度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将跨国公司的内部组织运作与对外直接投资联系起来。但这一理论忽视了国际环境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仅从企业内部寻找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显然是不充足的,包括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及国际政治经济变动显然都会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英国学者邓宁在1976年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中理论探索》,用折中主义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1981年邓宁又出版了《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的核心思想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继承了海默等人的传统垄断优势理论;二是吸收了阿利伯的安全通货和以罗格曼的证券投资分散风险为代表的金融理论,并借鉴了厂商内部化优势理论;三是提出了区位优势理论。由此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及内部化优势。
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投资和投资理论的精华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既肯定了绝对优势对对外直接投资作用,也强调了相对比较优势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维农首次提出。维农通过对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指出了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三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5.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日本学者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小岛清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遵循垄断优势理论,但是这一理论违背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符合日本等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欧美等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最具有优势的产业开始,并且以攫取巨额垄断利润为目标,并不实施技术转让。这种模式的后果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加速产业机构老化,违背了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对投资国还是被投资国的经济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与欧美模式相反,日本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日本将那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的生产基地迁移到国外,从而补充、扩大对外贸易,而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则留在国内继续发展,这样通过对外投资与国际贸易的有机结合,实现国内产业机构的动态调整,使对外投资成为本国产业良性发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