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前后写了五年,终成稿付梓。
过去五年是以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爆炸性增长的一段关键时期。在本书写作期间,“深度学习三巨头”Yoshua Bengio、Geoffrey Hinton和Yann LeCun共同获得了图灵奖,更是把本轮人工智能浪潮推向了巅峰。可以说,我们大家都在见证,并将在未来几十年里持续见证人工智能的各种突破性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产业界各个角落的落地开花。
那么,本轮人工智能(不论以何种分支为载体)的兴起,真的可以如人类已经经历的几次工业革命一样,给整个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吗?
提出这种疑问的人,可能对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十年的“风雨飘摇”还记忆犹新。
人工智能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除了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测试”外,还有几个重要事件,比如: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建造;1956年在美国Dartmouth College召开的会议上,人们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术语,并将其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智能实验室,即MIT AI LAB的建立等。
随后的二十年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次高峰,人们认为只需要较短的时间,机器就会取代人类完成很多工作。然而事实证明,当时的这个观点显然过于乐观了——由于AI研究长期的“雷声大雨点小”,于是1973年一份著名的《莱特希尔报告》(Lighthill Report)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将AI逼进了第一个寒冬(1974—1980年)。
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完全浇灭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希望之火”——果然,几年后的1980年,AI又以“专家系统”重出江湖了,而且这一次还是伴随着商业机遇出现的(据悉1985年AI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级别)。人们在看到新希望的同时,也催生了AI的再次繁荣。
然而好景不长,AI的再次复出仍然没有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于是,伴随着LISP机(LISP machine)市场的萎缩,AI又迅速地成了一个“弃儿”(1987—1993年)。
至此,AI实际上已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了。人们常说“四十不惑”,或许AI在经历了这样曲折的“人生阅历”后,也可以逐步成熟稳重起来。事实证明,AI也确实在“凤凰涅槃”,1993年之后的它逐步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拳脚,并且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以及大数据的繁荣使得AI“内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于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多年的理论沉淀后终于得以“厚积薄发”。毫不夸张地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最具热度的一个研究方向之一。业界预判AI将是激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性技术,如图1所示。
图1 业界预判AI将是激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性技术
(材料引用自:华为2018年全联接大会keynote)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进入下一个“寒冬”,或者说它在本轮热潮中还可以走多远呢?
相信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毕竟我们谁也不可能预知未来。但是,这并不应该成为大家对它热爱与否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相信:
人工智能必将取得全面成功。
或许还需要1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与其去纠结人工智能寒冬是否会到来,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AI技术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还在继续,而我们这一代人则有幸正在参与它的谱写过程。这也是本书的创作目的之一,希望通过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来带领更多的AI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AI的发展“添砖加瓦”。
致谢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你们的专业态度和处理问题的人性化,是所有作者的“福音”。
感谢我的家人林进跃、张建山、林美玉、杨惠萍、林惠忠、林月明,没有你们的鼓励与理解,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
感谢我的妻子张白杨的默默付出,是你工作之外还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我们可爱的宝宝,才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作。
感谢所有读者的支持,是你们赋予了我写作的动力。
编者
2021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