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致富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俾斯麦请求恩赏

馈赠制度在拿破仑时代得到了充分发展,在19世纪普遍盛行。最普遍的情形是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胜利方的军人会得到财物酬劳,在有些情形下,他们会得到超过他们俸禄的特殊年金。

在一些君主专制国家里,得胜的军人有时能够得到一些拿破仑式的恩惠。例如,沙皇尼古拉一世将波斯所付出的8 000万卢布赔款的一部分,用于酬谢征服外高加索的派斯基维契将军。拿破仑三世虽迫切期望恢复法兰西帝国的荣光,不过在酬谢大将方面,却远不如他叔父慷慨。

然而这是完全符合时代精神的,因为通过实行强制兵役的制度已经组建了庞大的全国军队,公众舆论风向也转变了。人们普遍的观念是,在战争的时候,人人都该应召履行义务。既然一个将军所受战争的危险和困苦较少,为什么反而应该得到这样一种特殊的恩惠呢?千万兵士牺牲了他们平民的生活,被武装起来,为什么将军就应该变成一个富翁从战场上回来呢?这种思想开始影响公众舆论,于是馈赠军人财物的制度便渐渐不能跟以前相比了。

此外,还有另一个因素,它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即现在的一些君主和政府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使用金钱了,一国的预算是非常精确地预先制定了的。在大多数国家里,国会对于此项用途有认可和否决的权力。因此,在发放恩赏之时,政府就必须起草立法草案,甚至还要准备应对公众的舆论。这对于实行旧式的厚赠,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这种困难在俾斯麦在位时第一次表现出来。俾斯麦对于他自己的权威固然非常自信,但在银钱问题上,他是一个热诚而保守的普鲁士官僚,非常尊重合法的形式。

1866年,在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后,普鲁士国王便预备酬谢立功的军人,俾斯麦觉得这个问题必须交由国会批准。但这件事使他感到特别不快,因为他当时和国会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执,现在他却需要请求国会批准,况且这是他自己所要接受的一笔馈赠。

俾斯麦戎装像

俾斯麦(1815—1898),德意志帝国第一任首相,其在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通过几次王朝战争,相继战胜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国家,最终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当时全国上下都处于凯旋的兴奋之中,一切进展得很顺利。普鲁士国会批准了150万塔勒(约合37万英镑),任凭国王支配。详细分配情形当时并未公布,直至后来才为人所知。俾斯麦得到40万塔勒,他用这些钱买了四处产业,其余恩赏则分配给了罗恩、莫尔克、弼登菲尔特、斯坦梅支和法尔根斯坦几个将军。

1870年后又有一次同样的安排,不过规模较大。这次分派的数目是400万塔勒。1871年4月,这时条约尚未明确签订,战争赔款也未确定,但俾斯麦向国会提出了恩赏的要求。当时在他的演说中阐明了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德国情形的变迁。他用一种不常用的冗长而热情的格调,设法给他的听众解释这是一个符合他们君主意志的问题——“一个皇帝要求你们同意他宽宏而多多赠予的行为”。

德国军队的普通士卒,虽然像拿破仑时期的军人一样,并没有得到什么,但赠予将军们的数百万塔勒,却被视为一种可以激发普通士兵热情的方式,因为从理论上讲,他们也可以达到将军的级别。在100年之中,的确有少数将军是从低级军官晋升上来的。

俾斯麦进而要求,把这些酬劳作为教育后世的一种手段。他说:“如果一项事业没有完成,而士兵已衰老,他自己时常想着:我还没有达到目的啊!那么他依旧可以希望他的儿子在本国立下一些特殊的功勋,从而得到皇上现在所要求你们批准的恩赏。”

国会答应了俾斯麦动人的请求,他们通过了这笔恩赏,于是德皇威廉一世便把400万塔勒分给了他认为合适的27个将军。这次俾斯麦得到了一笔特殊的报酬,德皇希望把亲王的爵位颁给他,最初他拒绝了,因为他认为他的财力还不足以维持这样的地位。可是他的财产极大地增加了,通过多次处理行政上复杂的事务,他受赐得到了萨克斯森林——一处占地18 000亩的产业,此外还有一座价值700万马克的宫殿。

在俾斯麦时代普鲁士的战争中,有些军人虽然发了财,但通过他们致富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战争利益已经减少了。战争的利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然地落入胜利的军人手里,军人必须用甜言蜜语或是其他方式,从一些负有监督国家财政职能的组织手里取来。军人靠军功发财已经为舆论所不容,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且必须用各种手段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