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四大发明
孙登开始仔细打量的这一年多的收获。
孙登本人其实不太清楚,造纸的发展,只知道东汉蔡伦造纸,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这和成本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宋才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尤其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竹纸,是非常成熟的方式。同时因为竹子质地坚硬,需要非常高明的造纸术。
三国时期,目前纸已经开始使用了,不过官方的主流还是用竹简,而不是纸,从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纸的发展速度其实很快,目前可以说纸和竹简并行,但是纸张不是主流,不过在晋朝因为三都赋,从而开始了洛阳纸贵的说法,说明这个时候,纸已经渐渐成为主流书写工具。
到了桓玄废晋安帝,自称为帝,即位後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自此不仅日常书信、书法作品用纸张书写,连一直为简牍垄断的官方文书也明确开始用纸张书写了。
最终纸张因价廉物美等特性,最终取代了竹简成为最主要的书写载体并且沿用至今。
所以孙登,只是提前了一百多年而已,改良黄纸而已。
至于恒玄所说的黄纸,孙登猜测极有可能是葛洪发明的黄麻纸。
一种用黄蘗汁染制麻纸而成的古代名纸,由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发明。纸质粗厚,耐久防蛀,以本性麻纸染以黄蘗汁而成。
黄蘗或曰绘呜,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古人取其辟蠹、庄严、便於涂盖再写,尤以写经为多。也有府书写文书者。
唐、宋时期的文书、经卷等多用黄麻纸,因能长期保存。
到了明清,就开始以白纸为上,黄纸为下了。
孙登自然想搞出来黄麻纸,黄蘗,又叫黄柏,要知道,葛洪是东晋人,所以南方一定又这种树。
还好,在孙权的领地内确实找到了这种树。
孙登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勉强制造出来黄纸,同时孙登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古代造纸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有的纸甚至一年都造不出来一批。
孙登需要的,也不是后世写字,作画的宣纸,也不需要有多么好。
孙登在想办法加快进度,但是收效寥寥,还好黄纸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但是距离孙登所想要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孙登几乎每个月都要来造纸坊几趟,就是为了看这些纸的成果。
不过纸,只是基础而已,更重要的是上面记载的文字,所以孙登也自然命令工匠研究印刷术。
印刷术,大致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孙登开始也想要直接搞活字印刷的,结果出来了之后发现,远不如雕版印刷好用。
无它,知识的普及,雕版印刷不需要懂得太多的知识,一个不识字的工匠也可以,但是活字印刷不行,你要是不识字,坏了,印不了,认识的字少了,也不行。
在加上,目前大部分的书,都是先秦两汉所留,远远不想后世明清小说一样。
说句难听点,现在最多的字的书籍,应该就是史记了。
对于这些诸子百家,儒家经典,只需要把雕版印好了,就可以一直快速生产。
要是活字印刷,好家伙,把陆绩找来排版吧!本来老头身体就不好,排不了两本书估计就要躺在印刷厂了。
所以试用几次,孙登暂时就把活字印刷放弃了,还是雕版印刷吧!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孙登看完了几本成品书,有“诗经”“周易”“乐经”“尚书”等等。
就连孙登的作品也有,看完了印刷精美的“千字文”,孙登点了点头。
确实不错,虽然跟唐宋事情的书籍还有所差距,但是最少已经超越南北朝了,不说领先三百年吧!但是二百年也是有了。
离开纸张印刷处,孙登又去往下一个场所,司南居。
司南,也就是最早的指南针,中国在四千多年前的炎黄时期就有指南车的传说,指南针对于军事、航海等有很大的作用。
不过很可惜,到了三国的时候指南车就已经失传了,还好被马钧给复原出来了,不过很可惜,马钧在魏国,而且现在孙登估计,马钧应该还在洛阳。
还好,孙登不需要复原什么指南车,只要指南针,孙登只是提及了一个方向,很快就有工匠打造出来了。
不过可惜,灵敏度非常差,指针并没有轻易的指向南方,孙登研究很长时间,才发现可能跟灵活性有关,将一根充满磁性的细铁针,放在平静的水面上,指针就会指向偏南的方向。
不过专业的指南针确实非常难以制造。
孙登花了很长时间,不知道制作了多少废品,最终一个老工匠,用手磨的指针完成了要求,不过这个样品对环境要求很高,稍有颠簸就会丧失功能。
孙登想了半天,可能是摩擦力过大的缘故,如果能减少指针的轴承的摩擦力,效果应该会不错,在减少外界的干扰,做到相对的精细,应该会不错。
指南针的制作,孙登从不着急,大海上,才是指南针的归途。
有了指南针,孙权还会想历史上一样找不到日本吗?
当然,这时候的日本有好几十个小国家,而且科技水平地下。
看过指南针,就来到了最后一个地方,也是最最核心的技术,那就是火药。
不过接下来的实验就交给其他工匠了,同时因为火药非常危险,孙登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火药测试流程,务必保证安全。
同时因为火药容易爆炸,所以孙登就把黑火药,改进成了颗粒火药,因为硝石、木炭、硫磺的属性不一样,所以当13-14世的的欧洲人在战场前线把装着火药的大木桶启封时,他们却惊讶地发现,本该是三种原料混合的火药再度“离散”,变成了上层木炭、下层硫磺和硝石的样子。
而在前线士兵晾晒火药,尝试重新混合粉末的过程中,粉末和空气充分混合,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粉尘爆炸。这种事故在那个时代的火药工坊中同样普遍。
所以欧洲人想办法把火药浸湿,浸润干结后的火药不仅形成了结构和配比都很稳定的颗粒,颗粒内部干裂形成的缝隙更让火药的燃烧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几乎可以称之为“爆燃”。
孙登直接就把火药变成了颗粒,而且很难让人发现配方,运输也方便了。
孙登这一年里,确实干了不少,不过终究是小打小闹的研发性,而不是产业化,孙登终究没有真的掌权,不过孙登知道,科技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太提前了也不行。
孙登的举措,其实孙权也清楚,但是纸张能推广吗?还不够成熟,不过快了,天下越来越乱了。
孙登视察了一遍,之后就回到寝宫了。
很快,孙权又出动大军攻打合肥了,孙登没有前去,待在建业,但是孙登知道,这就是引子,一场关键战役的影子。
襄樊之战,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