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长乐的请求,鼓励经商!
而他父皇也是以商人自称。
如此一来,这不是在骂自己吗?
楚河笑道:“不用急着否认。”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的身份确实是最低贱的。”
这可不是楚河瞎说的。
自大唐往前,商人就是低贱的职业。
比工匠和农民都不如。
重农轻商。
这是前人传下来的传统。
而且,在大唐和大唐之前的朝代。
商人是不允许为官和考取科举的。
可以看出,商人到底有多被看不起。
到了李世民这里,也算是开明了不少。
但也因为规矩,没能改变什么。
唐代诗人李白。
诗词一绝,他写的诗词,在后世也是盛为流传。
非常的有名。
可就是这么一位大才,他本身却没有任何功名的记载。
就是因为他的出身。
他出身商人之家,是商人之子。
正因如此,他身上才没有任何功名记载。
可见,商人多么不被看重。
李承乾会这么觉得,他也不意外。
“你不用解释什么。”
楚河摆手道:“我之所以这么问你,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
“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但,大唐想要发展,就需要商人。”
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
楚河继续说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经济。”
“不管是练兵,还是其他,都离不开经济。”
“而经济,自然离不开商人。”
“因此,想要强国,就必须先改变对商人的轻视。”
李承乾听得暗暗点头。
觉得很有道理。
楚河又问道:“你听过一句话,叫做民富而强国吗?”
民富而强国?
李承乾眼睛一亮,好精辟的句子。
楚河道:“百姓们富裕了,国家自然强盛。”
话音一转。
楚河道:“但百姓们想要富裕,单靠赋农是不够的。”
“先不说温饱问题,单单就是各种税务,就够他们头疼了。”
虽然李世民减轻了税务,但自他上任以来,灾难不断。
李世民也是忧心不已。
哪怕有心帮助百姓,也无能为力。
虽然李世民后来开创了盛世,但现在还没做到那个程度。
李承乾暗暗点头。
忍不住发问:“那该如何才好?”
“鼓励经商!”
“商人并不低贱。”
“当然,农业也不能放下。”
楚河缓缓道:“平时百姓们耕种农作物,一般都是一年两熟。”
“除了需要照顾庄稼的时间,他们平时也没什么事做。”
“这时候,就可以做些小生意,来改善生活。”
“久而久之,百姓自然就会富裕起来。”
“还有一句话。”
“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在这点上,目前就做的很好。”
这次的流民事件来的正好。
因为楚河提出以工代赈,也算是有了劳动力。
只要把路修好,商业路线也算建立了起来。
到时候其他地方的商人,也会涌向长安。
李承乾点头。
不得不佩服楚河的长远目光。
让父皇提前修路,恐怕他早有这个想法了吧!
不愧是父皇看重的栋梁之材。
“还有吗?”李承乾继续追问。
楚河却白了他一眼。
道:“天色不早了,今天也累了,去洗洗睡吧!”
“还有,把碗洗了。”
说完,楚河就走了。
李承乾一脸的幽怨。
说话说一半,确实够讨厌的。
......
皇宫。
明德宫。
“丽质,你怎么来了?”
长孙皇后看着眼前的女儿,不解道。
“儿臣是来找母后谈正事的。”
李丽质认真的说道。
正事?
长孙皇后来了兴趣。
问道:“说说,你想和本宫谈什么正事?”
李丽质眼睛一转。
道:“母后不是要和楚大哥合作吗?”
“儿臣想着,这肯定需要一个中间人不是。”
“因此,儿臣打算毛遂自荐,充当中间人。”
怕长孙皇后不愿意。
她又说道:“虽然以楚大哥的为人肯定不会糊弄母后。”
“但既然是和母后合作,自然要亲力亲为才是。”
哦?
长孙皇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夸夸其谈的女儿。
调笑道:“本宫看啊!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她如何看不出。
想要去监督是假,想去找楚河那小子才是真。
“母后?”
李丽质开始撒娇。
“好了好了!”
“本宫答应你就是了。”
最后,长孙皇后还是同意了。
她知道就算自己不答应,李丽质也会找其他的借口出宫。
既然如此,何不答应她?
也省的自己看着心烦。
另一边。
李世民这边刚收到李承乾让人送回来的信。
“好,说的好啊!”
李世民看完了信,忍不住拍案叫绝
。
虽然内容不多,但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鼓励经商,带动经济发展。
因为传统的问题,这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
他自然是有心让大唐成为盛世的。
在后来,也确实做到了。
楚河此举,无非是加快了进度。
只要李世民发布政令,鼓励经商,盛世的进度将会加快。
但很快李世民就皱眉起来。
商人自古就是低贱的职业。
想要鼓励经商,面临的问题很多。
而且,这也急不来,只能缓缓图之。
但楚河的这些话,算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想致富,先修路。
不得不说,楚河这句话很有道理。
其他的城池或是那些小国。
很多特产都非常不错,但因为路线问题,很多东西都被掩埋了。
但如果把路修通,鼓励经商的政令一出。
肯定能带动经济。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情澎湃。
他已经能预见,在自己的带领下,大唐繁荣昌盛的场景。
当下就激动的想要马上去找楚河细细详聊。
但看了看天色,只好打算明天再去。
同时心里也非常欣慰。
房玄龄回来复命的时候。
对李承乾这次的表现夸奖不已。
说他做的很好。
李世民很是沾沾自喜。
让高明跟着楚河是正确的。
小子估计能学到不少东西。
就是有一点让他不爽。
就是堂堂太子,居然被楚河那小子使唤。
但为了大唐的未来,他只能忍了。
甚至他还有了一个念头。
那就是让他其他的儿子,也送去楚河那里学习。
只是为了大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