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延安华侨联合会于1940年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延安的活动中心——文化沟。两个土窑洞是由一些热心的华侨青年自己动手挖的。设备虽简陋,但有桌子和板凳,陈列有归侨青年喜欢的海外书报杂志,还有一些乐器和体育器材、棋类和扑克等。每逢星期天,延安文化沟有文联、青联、妇联、体协、科协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歌咏、合唱、球赛、座谈会等活动。许多华侨青年都很喜欢来参加。在延安的华侨,排球和篮球都打得很出色。夏天,在清凉山下举行的游泳比赛,华侨青年更是所向无敌。在延安的华侨青年不仅在文体活动方面很出色,在演讲比赛中也名列前茅。泰国华侨女青年康敏同志就得过奖。泰国华侨青年罗道让在陕北公学宪政辩论会上发言,还受到罗迈校长的称赞。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华侨青年也涌现了不少模范人物。
延安华侨联合会成立后,曾组织广大华侨青年参加延安各界反法西斯大会活动。还组织华侨青年为大会表演东南亚歌舞。有的归侨还为大会担任外语翻译和大会的安全保卫工作。会后,参加大会的同志都分别到附近几个菜饭馆会餐。真巧,我和几个华侨青年及报社同志在西北菜社与朱德总司令同桌吃饭。他热情地同我们拉家常,关心地问我们对这里的生活是否习惯,想不想家?他还风趣地告诉我们,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说他一天要吃一个小孩,问大家信不信?引起大家哈哈大笑。
延安华侨联合会还经常组织报告会,归侨都踊跃参加。当时留在延安的归侨有300多人,绝大多数都来参加。朱德总司令和叶剑英参谋长及邓发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来参加并讲话。朱总司令很关心大家的生活,每次都嘱咐食堂的同志给归侨青年加菜,每10人4大盆猪牛羊肉加1盆番茄鸡蛋汤和煮大米饭(当时延安是很不容易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
1941年中秋节,在延安大学的归侨同学与国内同学联合组织中秋联欢晚会,晚会除唱歌跳舞外,还有红枣、沙果和用小米锅巴加红糖炸的甜月饼及加细盐炸的咸月饼。1943年开展大生产运动后,延安做到了丰衣足食,每人每天都能保证吃5钱油和5钱盐,每月还能吃3斤肉和各种新鲜瓜菜。这年的中秋节,延安三八妇女合作社特别聘请菲律宾归侨厨师杨约同志制作广东月饼。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茶叶,只能用总司令部桃园的桃树叶来代替茶叶。每星期六晚,桃园都举行周末跳舞晚会,主持者是新马归侨何栖同志。朱德和叶剑英等负责同志常来参加,他们利用跳舞同群众拉家常了解民情。为了让乐队休息,他们还弹琴伴奏。
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开会,延安华侨联合会主席李介夫同志代表延安归侨出席了会议。
延安大生产运动前,日常生活是很艰苦的。党政军及学校的领导对延安的归侨青年是多方体贴的,担心他们有困难思乡想家,就经常安排一些同志抓时间同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陕公校长办公室主任李介夫同志,他是马来亚归侨,经常抽时间同一些新来的华侨青年散步谈心。天气冷了,就把窑洞里的木炭盆烧得旺旺的,邀请他们一边烤火一边谈心,使他们感到处处温暖,人人都是亲人。我当时就是经过这样的谈心后,安下心来学习,争取进步的。但是,也有几位华侨青年,由于种种原因坚持要离开延安回海外去,几经说服劝告无效,只好让他们走。走时,边区政府给他们写了路条,发了路费。后来听说他们刚到西安,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集中营去受训,其中有一名越南华侨青年史工,因为不愿受训当特务,在集中营里受刑身亡。其余几名华侨青年,后来在日寇侵犯时乘乱逃跑出来,以后又参加了解放区的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延安的大批归侨同志,随军开赴前方各解放区,开展工作。延安华侨联合会组织欢送会,送他们上前线。这时,留在延安的归侨同志就不到100人了。他们拿出在大生产运动中积蓄下来的钱和物送给开赴前方的同志。泰国归侨青年庄国英同志是个音乐爱好者,离开延安时,还带着他心爱的小提琴。
1946年,延安华侨联合会重新整顿组织,选出新的领导班子。谢生、罗道让、张上明、曾远辉和吴田夫5人当选为理事会理事,我任常务理事兼秘书。
同年,廖承志同志回延安,在新华社主持工作,他很关心华侨工作。延安华侨联合会写了《告海外侨胞一封信》,将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的消息告慰海外侨胞。除用书面印发外,廖承志同志特别指示从新华社电台播出,并请几位归侨青年用粤语和闽语对外广播。
延安华侨联合会组织华侨青年欢迎三五九旅王震部队从中原胜利突围回到延安。三五九旅有十几位华侨青年战士,他们都是大学生。侨联负责同志向朱德总司令汇报了这一情况,他很关心这些华侨青年,特别指示王震同志将他们留下,在延安学习。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胡宗南部队向陕甘宁解放区大举进攻,轰炸延安。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从延安撤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坚持到最后才离开延安。撤离前的工作非常繁重。延安华侨联合会组织留在延安坚持工作的几十个归侨干部开了个座谈会。周恩来、李维汉、廖承志和杨尚昆等中央负责同志都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周恩来和廖承志同志对我们这些从海外不同地区回来的华侨同志,问得很详细,并给我们作了很重要的指示。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历来都很重视华侨工作。广大华侨青年奔向延安,奔向革命,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继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
1987年3月27日
[1]作者现任全国侨联常委、广东省侨联副主席、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