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拙著试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中,通过对流行歌曲进行文化解读和审美分析,对流行歌曲与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化心理的互动进行考察,来透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文化规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有时也称通俗音乐,是一种音乐体裁的总称。根据上述文献综述中的分析可以看到,流行音乐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差异。本文主要参考桐木在《关于流行音乐的概念界定》[1]中的说法,将流行音乐视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在现代娱乐工业中产生的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娱乐性的文化样式,是一种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性、通俗性、大众化音乐。流行音乐有“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型,前者一般称为“轻音乐”,后者就是“流行歌曲”(Pop Song)。
因此,由上述流行音乐的定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流行歌曲进行界定,将其视为在工业社会出现后,以表现普通人的自我感觉和心理体验活动为主要内容,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覆盖面广,内容通俗易懂,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善于感知和表达一定的社会情绪,注重娱乐性、商品性、流行性的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流行歌曲还是一种备受争议的小众型音乐,但它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契机,不断丰富自身的美学意蕴,最终走向大众,为人们所接受,并形成了多种类型风格。这即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拙著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起点,梳理中国流行歌曲的发生、发展的文化轨迹,试图揭示流行歌曲抒情主体的演变,对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文化结构与审美张力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流行歌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在研究中,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文本细读法来进行历史的梳理和问题的论证。通过已有文献的收集与归纳,从丰富的资料中了解中国四十年来流行音乐的相关史实,整理已有理论成果,从中汲取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判断并舍取。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比较分析流行音乐的抒情主体的演变、发展与变迁的文化轨迹、艺术形式及审美特征等的变化,从而揭示流行音乐流行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流行歌曲的歌词和乐谱进行细致解读,探讨流行歌曲歌词文本所具有的阐释张力,并将其与时代语境联系起来,研究流行音乐的审美影响与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书总体框架如下:
第一章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发展的角度,根据外部文化空间的变化,梳理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文化轨迹,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寻根,消费社会的到来,新世纪的娱乐至上。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外部文化空间的变化息息相关,这一章正是基于由外而内的视角,来探讨流行音乐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整体特征。第二章主要是由内而外的视角,来探讨流行歌曲抒情主体与文化内涵的演变,重点从歌词抒情主体的形象、精神姿态、文化意识三个层面,来透视流行歌曲如何呈现社会文化精神的变迁,由之折射抒情主体在集体与个人、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土等多重文化与精神空间中的困惑、迷茫与成长,并进一步探寻歌词中所折射的文化症候。与这种文化轨迹相似,四十年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也发生着审美流变,因此论文在第三章中以上述两章的文化轨迹为宏观视域,对四十年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进行审美文化解读,从类型、意象与曲式三个层面,来把握流行歌曲内在的形式流变,并与前两者构成一种既独立又交互的多重论证。第一章到第三章是从纵向的历史线索,梳理内在的审美、艺术和文化的流变,第四章则从横向的互动视域,透过当代文化结构和环境的变化,来分析其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张力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并力图从更高的层面上来探索流行歌曲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