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症下药,找出让你困扰的“焦虑源”
压力感:每个人都逃不开的难题
阿力正在读大三,眼看身边的朋友都有各自的打算,有的准备去实习,因此频繁地投简历;有的准备考研,因此天天在图书馆学习;有的准备出国,因此正在准备出国材料……好像只有阿力没有什么计划。一股无形的压力感与焦虑感包围了他,他不禁想到,毕业是不是就等于失业?自己能找到工作吗?
王君是一名自媒体人,运营着两个公众号,每个公众号都有10多万粉丝,因此每个月赚得不少。尽管赚得不少,背后的辛苦却不为外人所知。
因为需要经常对着电脑工作,他有严重的颈椎病。不仅如此,工作性质导致三餐不规律,因此他的胃也不好。
身边的朋友劝他休息,他总是说不行,一停下来就没有安全感,不然每个月的房贷怎么办?而且他还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来呢!
王先生年逾40岁,前两年自己创业,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了公司业绩,他经常通宵改方案,还经常喝酒应酬。他感觉胃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胃窦中度糜烂,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
王先生疲惫地捏了捏眉心,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也想住院治疗,但眼下实在脱不开身,有一个单子正在跟进,公司这个月能否发工资就全靠这个单子了。竞争社会,拼的就是速度。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太快,每天工作都是无尽的焦虑。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似乎每个阶段的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与危机,每个人都是焦虑者。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性压力感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难题。现在人人力争上游,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信息的狂轰滥炸让人们顾此失彼,身心疲惫。不仅如此,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公司小职员,都被时代推动着前进。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基于此,我们该怎样和社会压力相处呢?心理学家认为,面对客观的外界环境,身处其中的我们是很难改变环境的,只能去适应它,提高我们的抗压能力。
1.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倾注热情
什么是你热爱的职业?或者说你的兴趣是什么?我们可以为之不知疲倦地奋斗,继而成为专业的人,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取无限的活力,最终找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你的兴趣,那么心理学家建议,与其去寻找,不如去尝试。去尝试不同的事情,如游泳、练瑜伽、跑马拉松、下棋、跳绳、打羽毛球、写作、弹吉他……只有尝试过,你才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那些没能坚持下去的也会成为我们经历的一部分。总之,告诉自己,行动才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
2.摆脱思维定式,多角度看待问题
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的校长久世浩司认为,当压力来临时,面对压力的反应体现了一个人的思维定式,只有改变这些思维定式,压力才能随之减轻。
他把思维定式分为7种,并称之为“思维定式犬”,分别为:批评犬(内心低语:都怪他们)、正义犬(内心低语:这不公平)、投降犬(内心低语:我没用……)、放弃犬(内心低语:我做不好……)、忧虑犬(内心低语:我不会……)、内疚犬(内心低语:是我不好)、冷漠犬(内心低语:无所谓)。
那么,你的思维定式是哪一种呢?以批评犬为例,这种类型的人遇到压力会下意识地指责别人,认为局面是由于他人的过错造成的。如果意识到内心的批评犬出现了,就应该想办法驯服,如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批评自己,你会发现过一会儿心情会好很多。
总之,每一种思维定式犬都有自己的训练方式,且因人而异,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与自己的思维定式犬相处的方式。如果觉得它是消极的、有害的,就驱逐它;如果觉得它对你有帮助,就接纳它,为你所用;如果觉得它不是特别正确,也不是绝对错误,就驯服它,然后与之和睦相处。
3.目标拆分,逐个攻破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面对压力而不去行动,那么焦虑就会一直存在。如果觉得任务巨大,不妨把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来做。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逐步培养自信心,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4.建立与他人的连接
比如,和他人多交流。尤其是创业者,通过与其他创业者的交流,可能会发现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同样的问题,这无形中会减轻我们的压力,让我们能够坦然地面对现实,降低自我怀疑。
比如,多帮助他人。也许有人会疑惑,我都自身难保,还如何帮助别人?其实,帮助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一次举手之劳,一句熨帖的话,都可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心理学家认为,帮助他人的过程会让我们获得价值感与自我效能感,压力也会随之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