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死结”
自卑是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它是在心理上的自我否定,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是一种心理障碍。
自卑的人容易将一切失败的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因此自卑的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孤单。又因为缺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从孤单到孤独,他们渐渐地在人际交往中失去信心,形成了社交恐惧。
山东某大学新闻系有个来自广东的新生小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小陆非常不适应山东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这些都还是可以克服的,最难的是他作为一名新闻系的学生,却没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同学们经常取笑他的发音,甚至有时候故意学他的发音来取乐。每当这时,他便觉得非常自卑,于是不敢开口说话,更不敢开口反驳,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同学的笑料。
小陆憧憬的大学生活,离他越来越远:不敢和同学们自由自在地交谈;不敢参加校园的社团活动;不敢和老师多交流;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请教别人。如无必要,小陆必定整日不开口,一切行为都隐藏在沉默中。
虽然小陆刻苦练习发音,可是从小到大的习惯,让他很难一时改正过来。一旦碰到要汇报、陈述、演讲时,他更是手脚冰凉,脸色煞白,说不出话来。渐渐地,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即便顺利毕业,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不是还会继续因此受人嘲笑。
因为自卑,小陆便把自己封闭包裹起来,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怀疑和否定中,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正常的作息。身心俱疲的小陆甚至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自卑的情形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产生,几乎所有人都存在自卑的心理,只是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成功者常常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失败者则多受自卑控制,难以摆脱。
小陆因为自卑,不敢跟同学交往,怀疑自己,孤立自己,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完全受自卑控制,认为人生晦暗无光了。这种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调节,是会危害终生的。
其实,自卑的普遍性也说明了自卑并不可怕,只要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完全可以逐渐克服自卑,无视自卑,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具体可以参考以下五点自查自省。
1.正确认识自己,不要担心自己不够好。
认识自己,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从多个角度看待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全面辩证地评价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出身、家庭、相貌、身高等,不论多优越,也总有比上不足的时候,不论多卑微,也总有比下有余的时候,完全不必自惭形秽。
2.选择性对比,无须事事与他人比高下。
自卑的人往往很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而且习惯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然而这样不仅不能激发起自己奋起直追的勇气,反而会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
事实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恰当的参照对象,对比才有意义,才能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
3.积极的自我鼓励与自我暗示。
自卑的人往往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要学会运用表扬和肯定的方法为自己树立自信心。
在工作和生活上一旦有积极表现和进步时,就应该努力肯定自己,为自己加油鼓劲,并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如果遇到一些难度较大,不容易完成的事情时,应该多从自己曾经成功的过往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停暗示自己:以前可以,现在可以,将来更可以。
4.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
合理的目标是指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或者再努力一下便可达到的目标。如果目标设得过高,那不仅不会激励自己,反而会因为难度太大,无法完成而失去争取的信心。就像游戏一样,从易到难,闯过第一关,争取闯过第二关、第三关。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人的信心大增,不知不觉便攻克了所有难关。
5.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加自信。
从来没有毫无长处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正所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却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那扇窗,并为窗外的风景而努力,而不是将目光盯在那扇关闭的门上。